昨日,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國家稅務總局正在討論,將汽柴油消費稅從(cong) “生產(chan) ”單一環節,變為(wei) “生產(chan) 、批發”雙環節征收。多位專(zhuan) 家表示,假設征收環節發生變化,將有利於(yu) 解決(jue) 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的現金占用問題,但麵臨(lin) 的困難也不小。
事實上,今年5月17日,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解學智在全國稅務係統貨物勞務稅工作視頻會(hui) 議上就專(zhuan) 門提到,要深化成品油稅費改革,研究將成品油消費稅納稅環節後移到批發環節的實施方案,研究製定《成品油消費稅征收管理辦法》。
中國的成品油價(jia) 稅費改革從(cong) 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改革中就涵蓋了對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的提高。其中,汽油消費稅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
實行1年多來,成品油消費稅一直都在生產(chan) 環節征收。“在該環節征收的主要好處在於(yu) ,政府收起來比較方便。”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靳萬(wan) 軍(jun) 也曾解釋,生產(chan) 環節的征收也能保證足額征收,“目前我國90%以上的成品油是由中國石油[10.32 0.78%]和中國石化[8.43 1.44%]生產(chan) 的,納稅人和稅源相對集中,可以降低征納成本。”
在該方案推出之前,中石油等大型石油企業(ye) 的意見仍然是希望從(cong) 消費環節來收取,主要原因在於(yu) 代繳會(hui) 占用企業(ye) 的現金流。
林伯強也告訴記者,當一噸原油加工為(wei) 汽柴油之後,國家稅務部門可能會(hui) 馬上收取這部分消費稅,“假設(政府)是月初收上去的,那麽(me) 中石油等公司必須要等到月底銷售完這批油後,才能夠把這部分消費稅拿到手。從(cong) 這一點看,確實對石油生產(chan) 方帶來一定困難。”
根據國金證券[16.30 6.12%]的測算,中國石油今年上半年的汽油、柴油分別產(chan) 出1097萬(wan) 噸和2624萬(wan) 度噸,為(wei) 消費者代繳了151億(yi) 元、254億(yi) 元的消費稅;中國石化上半年分別產(chan) 出1777萬(wan) 噸和2672萬(wan) 噸的汽柴油,將代繳245億(yi) 元和356億(yi) 元的消費稅。
“從(cong) 生產(chan) 環節收稅,轉變為(wei) ‘生產(chan) 、批發’雙環節,可能也是政府對中石油、中石化現有負擔的一些考量。”林伯強指出。而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和林伯強均提到,批發環節的征收將會(hui) 存在比較多的困難。
首先,批發環節涉及的群體(ti) 更寬。雖然兩(liang) 大石油公司的批發企業(ye) 管理起來較為(wei) 容易,但民營批發商數量並不少。
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石油流通委員會(hui) 的統計顯示,我國的民營石油批發企業(ye) 總共有663家左右。假設對一些批發商的監控不到位,可能會(hui) 流失一部分稅收。
其次,若在“生產(chan) 、批發”兩(liang) 個(ge) 環節征收成品油消費稅,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包括:是否需要將汽油、柴油的1元每升、0.8元每升消費稅的稅額分開征收(如生產(chan) 環節收50%、批發環節收50%);是否會(hui) 考慮在生產(chan) 環節征收汽油消費稅,在批發環節征收柴油消費稅;(稅務部門)是當批發企業(ye) 全部賣出產(chan) 品後征收,還是在剛到批發商手裏就收稅等。而這些問題,可能需要有一個(ge) 更加清晰的、更加完整的政策作為(wei) 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