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免稅額昨起調整 境外代購麵臨洗牌

海關(guan) 總署調整進出境個(ge) 人郵寄物品管理的新規,昨日起正式實施,個(ge) 人郵寄物品應征進口稅免稅額,從(cong) 原來的400元和500元,調整為(wei) 50元。

四五百元門檻調至50元

之前,寄自或寄往港澳地區的個(ge) 人物品,限值為(wei) 800元,免稅額為(wei) 400元;寄自或寄往其他地區的個(ge) 人物品限值為(wei) 1000元,免稅額為(wei) 500元。從(cong) 昨天起,800和1000元的限值沒有變,但是進口稅額的起征點發生了明顯變化。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guan) 予以免征,超過50元人民幣的一律按商品價(jia) 值全額征稅。

據悉,當個(ge) 人郵寄的物品超過限值,就不能以個(ge) 人物品方式通關(guan) ,須辦理退運或按貨物報關(guan) 。

北京海關(guan) 昨日發布的谘詢意見表示,就郵包是否需要繳納關(guan) 稅,海關(guan) 會(hui) 委托郵局將領取物品通知單郵寄送達收件人處,收件人持通知單和本人身份證件,到通知單所列海關(guan) 監管現場繳納關(guan) 稅,領取包裹,也可委托郵局代為(wei) 繳納。

北京海關(guan) 還明確,這一新規的實行時間9月1日,是指物品到港時間。

這一7月初出台的新規,已對代購行業(ye) 產(chan) 生影響。不少消費者和客商紛紛提前囤貨,不少代購商家紛紛在上月提升了商品價(jia) 格,並表示新規實施後價(jia) 格還將上漲。

昨日,淘寶網一位從(cong) 荷蘭(lan) 代購奶粉的商家稱,價(jia) 格已進行調整,已付款的訂單將根據最終價(jia) 格補差價(jia) ,買(mai) 家如果無法接受新價(jia) 格,可申請退款。

目前,代購行業(ye) 的規模達數十億(yi) 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認為(wei) ,新規將對海外代購形成較大衝(chong) 擊,代購成本可能會(hui) 因此增加三成。

海關(guan) 稱代購牟利該納稅

除了代購,上海海關(guan) 也在近日再次明確,個(ge) 人網購屬於(yu) 商業(ye) 行為(wei) ,不屬於(yu) 個(ge) 人郵遞物品,建議按照貨物報關(guan) 。屬於(yu) 貨物範疇的,須委托進出口公司辦理貨物報關(guan) 進口手續。

大幅度調整起征點,意在從(cong) 嚴(yan) 監管。上月9日,海關(guan) 總署相關(guan) 負責人稱,近年網購、郵購、海外代購等業(ye) 務發展迅速,有不法分子企圖將所經營的進口貨物,拆分成多票,偽(wei) 報為(wei) 個(ge) 人物品,利用個(ge) 人物品免稅額優(you) 惠規定,通過郵遞、快件渠道進境,逃避監管。

該負責人說,海外代購的商品具有牟利性,不是物品,而是貨物,本來就該照章納稅。

- 釋疑

奶粉本屬於(yu) 不免稅商品

據稱“三聚氰胺”事件後,部分海關(guan) 郵遞免稅標準放寬到8罐左右

國家規定20種商品不予以減免稅,其中包括奶粉。根據規定,郵遞奶粉限值應在1000元和800元以下,且都要征稅,其稅率為(wei) 10%。但在執行中也有不同,部分地方的海關(guan) 之前放寬了奶粉免稅的限製。

新規實施前,重慶海關(guan) 郵局辦事處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奶粉無論購買(mai) 多少都應該繳稅,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後,海關(guan) 對於(yu) 郵遞免稅標準放寬到8罐左右,9月1日新規實施後,到底怎麽(me) 執行仍還不清楚。

在回應海關(guan) 總署官網的谘詢問題時,重慶海關(guan) 稱,“按照海關(guan) 總署規定,奶粉進口從(cong) 今年9月1日起,郵寄2罐以上(900克/罐)將繳納關(guan) 稅。”

- 調查

奶粉代購商8月份遇搶購

有買(mai) 家一次性購買(mai) 數十罐,部分商家斷貨休店

剛做了2個(ge) 月媽媽的趙女士,上個(ge) 月從(cong) 網上訂購了12罐奶粉,因為(wei) 從(cong) 荷蘭(lan) 幫她代購的商家說,從(cong) 9月1日起,海關(guan) 執行新政策了,奶粉的價(jia) 格要漲30%左右。

上個(ge) 月,在淘寶一家名為(wei) “奶貓代購”商鋪網站上,一款奶粉售出了571罐。隨著9月1日的臨(lin) 近,買(mai) 家一次性購買(mai) 的數量有增無減,有買(mai) 家一次性購買(mai) 多達24罐。

同時,商家銷售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也開始水漲船高。某款產(chan) 品價(jia) 格從(cong) 7月26日的140元,上漲到145元,之後又上漲到了8月23日的149元。商家表示,9月份仍會(hui) 漲價(jia) 。但這比國內(nei) 動輒每罐200元以上的價(jia) 格還是便宜了不少。

一家名為(wei) “加州寶貝”的商家發通知說,受海關(guan) 新政策影響,近期奶粉入關(guan) 難度加大,現貨供應緊張,9月1日以後海關(guan) 將進一步嚴(yan) 格控製,屆時或將導致境外代購奶粉漲價(jia) 和斷貨。

記者谘詢的幾個(ge) 淘寶奶粉代購商家都表示從(cong) 9月1日起將提高價(jia) 格。有的8月份就已漲價(jia) 20%。

由於(yu) 受到政策限製,很多代購商家難以為(wei) 繼。在淘寶網站上,海外代購奶粉中,暢銷的一款產(chan) 品,在一個(ge) 月內(nei) 銷售了345罐。但是,銷售在8月16日就停止了。

該“小熊媽咪荷蘭(lan) 代購”商家在商鋪網站上發通知說,“開始店休”,由於(yu) 奶粉無法順利通關(guan) ,原定8月15日到的奶粉預計要8月底到,無法確定準確時間。

網店“一一代溝”也發布通知說,所有的奶粉都很難報關(guan) 進入,店裏奶粉基本已無現貨,一個(ge) 月了,期間花了很高的代價(jia) 小批量的到了一些貨,且規格不齊全。

- 影響

“‘螞蟻搬家’式代購商麵臨(lin) 淘汰”

分析認為(wei) ,代購業(ye) 受到衝(chong) 擊,成本或增加三成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表示,這一政策出台將對海外代購形成較大衝(chong) 擊,代購的成本可能會(hui) 因此增加三成。如果沒有這一新規,代購行業(ye) 規模會(hui) 比預測的“2010年底達到110.3億(yi) 元”更大。

據了解,由於(yu) 此前代購,不少商家在郵寄的物品上標明為(wei) “禮品”,以及拆分成不同的小包裝,以此來逃稅。方盈芝表示,新規之下,一次郵寄的東(dong) 西量很少就要繳稅,所以之前部分代購商家,通過“螞蟻搬家”的方式,就行不通了。要麽(me) 按照貨物來繳稅,要麽(me) 承擔分裝之後的高昂運費,利潤空間會(hui) 降低。

據記者調查,以化妝品為(wei) 例,按《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ge) 人郵遞物品完稅價(jia) 格表》,香水、乳液、粉底等化妝品的完稅價(jia) (即稅基)都是每件100元,稅率為(wei) 50%。按照之前的規定,從(cong) 香港等地郵遞最高上限為(wei) 800元,免稅額為(wei) 400元,也就是郵寄8件(完稅價(jia) 格在800元,按照50%的稅率為(wei) 400元)及之內(nei) 都可以免稅。記者近日谘詢北京海關(guan) 得知,從(cong) 9月1日起,化妝品買(mai) 兩(liang) 件就要繳納進口稅了,因為(wei) 每件化妝品的稅收,就已經達到了50元免稅額的標準。

如果代購商家將每件化妝品單獨打包郵遞,無疑會(hui) 大大增加郵寄成本。如果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麽(me) 海外代購的價(jia) 格就會(hui) 降低吸引力。

方盈芝分析,由於(yu) 商家利潤空間減少,那麽(me) 一些類似“螞蟻搬家”式的代購商家就麵臨(lin) 被淘汰,一些專(zhuan) 業(ye) 代購商家可能因此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 疑難

郵遞物品商用或自用難界定

研究人員稱,通過一定限額區分更具操作性

針對海外代購,即把商品分銷給他人的行為(wei) ,海關(guan) 明確按照貨物報關(guan) 處理。海關(guan) 表示要加強監管,但如何加強仍存在難題,如何判斷郵寄的是貨物還是物品很困難。如果賣家在海外通過個(ge) 人對個(ge) 人的郵寄方式銷售,海關(guan) 難以勘察。同時,也催生了網購如何界定的難題。

廣州海關(guan) 在海關(guan) 總署網站的谘詢中明晰,“網上代購屬於(yu) 商業(ye) 行為(wei) ,應按進口貨物辦理報關(guan) 征稅手續。”但是針對網購、郵購,即個(ge) 人從(cong) 境外商家購買(mai) 產(chan) 品自用的行為(wei) ,具體(ti) 是否應該定性為(wei) 商業(ye) 行為(wei)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地海關(guan) 說法不一。

在7月文件下發後,針對網購,在海關(guan) 總署所列的谘詢問題中,有消費者提問,如果個(ge) 人從(cong) 外國購物網站購買(mai) 一件商品,回來自用,屬於(yu) 個(ge) 人郵遞物品還是商業(ye) 行為(wei) ?

上海海關(guan) 給予回複稱,“網購屬於(yu) 商業(ye) 行為(wei) ,按進口貨物報關(guan) ,個(ge) 人郵遞物品的範圍要求收寄件人的主體(ti) 均為(wei) 自然人,通過網絡購物支付取得的物品不屬於(yu) 個(ge) 人郵遞物品。”

由於(yu) 難以界定郵遞的物品是商業(ye) 屬性還是自用,部分海關(guan) 表示通過執行限額標準解決(jue) 這一問題。

記者谘詢北京海關(guan) 了解到,針對郵寄的物品,到底是自己用,還是再轉銷,海關(guan) 很難看出,因此將遵循港澳“800元”和其他地區“1000元”的上限標準,超過上限之後酌情按照貨物處理。重慶海關(guan) 、深圳海關(guan) 也表示遵循這一方式。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室主任張斌建議,如何界定轉銷還是自用,在全世界都是難題,通過一定限額來區分更具操作性。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