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衝(chong) 刺、打籃球、練遊泳、聽音樂(le) 、吃綠色食物、睡席夢思,山東(dong) 省章丘市綠澗生態產(chan) 業(ye) 園的小豬們(men) 每天過著運動員式的生活。
7月28日,走進這家占地200畝(mu) 的產(chan) 業(ye) 園,並沒有想象中的刺鼻氣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縷縷清香。頓時,旅途的勞累被吹散了,因炎熱導致的氣悶也暢快了很多。
大門的正前方是一座假山,山上種滿了三葉草和小紅花。沿著盤山小路登上山頂,向北眺望就能看到該產(chan) 業(ye) 園最具特色的窯洞放牧區。
在窯洞放牧區,小豬們(men) 並沒有被限製於(yu) 豬舍內(nei) ,它們(men) 每天都可以通過一個(ge) 個(ge) 小窯洞,跑到放牧區的草地上玩耍。餓了有鮮美的牧草充饑,運氣好則還可以從(cong) 梨樹上拱下一個(ge) 黃金梨解解渴;熱了可以在院子東(dong) 側(ce) 的專(zhuan) 用遊泳池中洗上一個(ge) 涼水澡;累了可以回家躺在鋸末做的“席夢思”大床上,聽著音樂(le) 美美地睡一覺。“席夢思”上還布滿了對小豬生長有益的微生物,以增強其免疫力和抵抗力。
綠澗產(chan) 業(ye) 園的董事長叫李少清,是一名大學生。在她眼裏,她的小豬不再是好吃懶做的代名詞,而是聰明、可愛的寵物,又或者是自己的孩子。
“它們(men) 知道掉在地上的哪個(ge) 梨最甜。也認識同一個(ge) 豬舍的豬友,有陌生豬進來會(hui) 一起把它趕跑。”丈夫王元虎發現,李少清抱著小豬的表情和幾年前第一次抱兒(er) 子時的表情一模一樣。
李少清之所以這麽(me) 喜歡她的小豬,還有一個(ge) 原因,他們(men) 喂養(yang) 的並不是洋品種三元豬,而是本土豬,是通過不斷嚐試雜交而成的優(you) 質本土豬。“土豬肉比普通豬肉肉質、風味、口感都要好,價(jia) 格也要更高。”李少清如此敘述當初選擇土豬的原因。
豬種不同,飼料當然也不一樣。李少清家的豬飼料不是從(cong) 市場上買(mai) 來的全價(jia) 飼料,而是由玉米麵、豆子、麩皮、青草和玉米秸稈打碎混合發酵而成的飼料。“無激素、無藥殘、無重金屬”。而讓小豬們(men) 運動的目的就是把脂肪消耗掉,增加瘦肉率。
也正是這種特殊的養(yang) 殖方式讓綠澗產(chan) 業(ye) 園在上一輪的豬肉大降價(jia) 中免受損失,價(jia) 格一直保持在了80元每公斤左右。
令人奇怪的是,李少清的成功並沒有引來更多的“學步者”,似乎人們(men) 更加願意養(yang) “洋品種”的大白豬。“不僅(jin) 是章丘,在山東(dong) 省乃至全國養(yang) 土豬的人少之又少。在本就不多的養(yang) 殖場中還有不少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李少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