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電力已經經曆了一年以上的恢複期。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力運行平穩,發用電量高速增長,供應能力繼續增加,數據顯示電力行業(ye) 似乎在高歌猛進。但種種跡象表明,下半年,用電需求又將麵臨(lin) 眾(zhong) 多難以確定甚至難以預料的變動因素,全年電力走勢微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1、當前我國用電數據顯示:重工業(ye) 用電一枝獨秀,節能降耗使命艱難
進入重化工業(ye) 階段以來,我國各產(chan) 業(ye) 用電走勢呈現出與(yu) 宏觀經濟周期高度相關(guan) 的波動特點:在進入經濟下降階段時,第二產(chan) 業(ye) 首當其衝(chong) 增速下降,用電占比大幅下滑,第三產(chan) 業(ye) 與(yu) 居民生活用電則相對堅挺,占比不降反升;而回到經濟上升階段後,各類用電均恢複增長,第二產(chan) 業(ye) 增速領跑,占比顯著回升。1997年、2008年兩(liang) 次經濟危機以及其後的恢複過程中,我國各產(chan) 業(ye) 用電走勢基本符合上述規律。
今年以來,第三產(chan) 業(ye) 與(yu) 居民生活用電走勢均過早出現下行勢頭,第三產(chan) 業(ye) 用電量5月低於(yu) 4月,居民生活用電4、5、6月逐月降低,均打破了曆史統計規律,再加上第二產(chan) 業(ye) 中輕工業(ye) 用電自金融危機以來始終恢複不力,可以說,今年以來我國電力需求的恢複與(yu) 增長基本上是依賴重工業(ye) 特別是高耗能行業(ye) ,重工業(ye) 用電一枝獨秀。
用電走勢是社會(hui) 經濟狀況的反映。我國能源效率低下、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國際分工低端、經濟增長粗放的問題沒有在短期內(nei) 發生根本性改變。特別是為(wei) 了抵禦金融危機,我們(men) 的手段依然以大量投資“鐵公基”項目,間接催動高耗能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目前我國第三產(chan) 業(ye) 依然缺乏競爭(zheng) 力,居民消費水平也沒有顯著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高耗能產(chan) 業(ye) 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不匹配存在著內(nei) 在的危機。如果內(nei) 需沒有根本性改善而國際經濟大背景長期缺乏起色,我國經濟增長將失去主要動力。2009年以來宏觀經濟數據短期的良好表現不能代替深層次的改革自新,而僅(jin) 僅(jin) 是提供了一定的緩衝(chong) 時間而已。
不過,也應該看到,我國不均衡的產(chan) 業(ye) 結構,是目前處於(yu) 重化工業(ye) 階段以及城鎮化階段的階段性特點,如果將其看作一個(ge) 問題,它已經積累十餘(yu) 年之久,如果希望人為(wei) 推進其轉變,則恐怕必須經過一定的時間與(yu) 過程才能實現,因此,節能降耗將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使命。
2、下半年用電形勢總體(ti) 走弱,後期增長乏力
電力需求與(yu) 經濟社會(hui) 密切相關(guan) ,在統計數據層麵具有比較顯著的周期性、階段性以及季節性、時段性規律。目前全社會(hui) 用電走勢已經出現下行跡象,而第三季度的後期變動值得關(guan) 注。
以當年1-2月份全社會(hui) 用電量為(wei) 基數,今年6月份的定基曲線已經跌落到了曆史標準曲線以下,這是去年3月份以來的第一次。上半年定基曲線的下行趨勢與(yu) 2008年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值得高度關(guan) 注。
截至6月份,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月度環比曲線已經連續2個(ge) 月低於(yu) 曆史標準曲線。根據以往用電形勢的變動規律來看,如果連續3個(ge) 月以上與(yu) 曆史標準曲線出現單方向的偏差,往往預示著用電形勢乃至社會(hui) 經濟形勢可能出現比較嚴(yan) 重的變化,因此第三季度的用電走勢值得特別關(guan) 注。
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電力消費在2008年底、2009年初一度持續負增長,但自2009年中至今,月度用電量的同比增速已經連續10個(ge) 月超過10%,其中連續7個(ge) 月更是超過了20%。但由於(yu) 電力消費存在季節特性以及經濟周期轉折過程中統計基數的劇烈變化,現階段“同比增速”已經不能準確表現實際的運行狀況。以實際定基曲線對於(yu) 標準曲線的變動幅度作為(wei) “定基指數”,可以比“同比增速”更加接近真實地反映電力走勢。
觀察2009年初以來的定基指數曲線可以發現,在扣除季節變化與(yu) 周期波動因素之後,今年以來我國實際的用電需求增長乏力,近期更出現下行趨勢,目前已經跌到了2009年初以來的最低點。這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出,國際經濟形勢沒有真正轉晴,我國刺激經濟恢複的各項政策措施已經出現效力衰減,後期增長推動乏力。為(wei) 了推動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增長勢頭,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或者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目前處於(yu) 青黃不接的轉折階段。
3、下半年重耗能用電麵臨(lin) 轉折,應慎重把握調控尺度
重工業(ye) 特別是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4大高耗能行業(ye) 的用電走勢對於(yu) 社會(hui) 經濟包括政策的變動比較敏感,電量占比的起伏較大,是我國全社會(hui) 用電形勢的風向標。2008年金融危機過程中,第二產(chan) 業(ye) 、重工業(ye) 與(yu) 4大高耗能行業(ye) 用電量占比下半年比上半年分別下降了2.12個(ge) 、2.04個(ge) 以及3.04個(ge) 百分點;而在回暖階段,從(cong) 月度電量看,2009年初至今第二產(chan) 業(ye) 、重工業(ye) 與(yu) 4大高耗能行業(ye) 占比分別提高了個(ge) 5.17個(ge) 、6.06個(ge) 以及2.74個(ge) 百分點。
截至今年6月底,第二產(chan) 業(ye) 、重工業(ye) 與(yu) 4大高耗能行業(ye) 用電量占比已經再次處於(yu) 相對比較高的水平(分別為(wei) 75.42%、62.22%以及33.49%),與(yu) 2008上半年的形勢頗為(wei) 相似,存在比較大的下行空間。再加上為(wei) 了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今年以來國家對於(yu) 高耗能產(chan) 業(ye) 連續出台了若幹抑製性政策,中西部地區的高耗能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難以延續甚至不排除部分企業(ye) 暫時停產(chan) ,東(dong) 部用電大省也加緊了結構調整,因此,以高耗能行業(ye) 為(wei) 代表的重工業(ye) 用電形勢麵臨(lin) 轉折。而由於(yu) 前述目前我國用電增長主要依賴重工業(ye) 特別是高耗能行業(ye) 的結構性特點,下半年重工業(ye) 用電形勢的轉折很可能帶動全社會(hui) 用電出現新的比較顯著的下行走勢。
從(cong) 電力看經濟,一方麵從(cong) 前一階段重工業(ye) 特別是高耗能行業(ye) 用電一枝獨秀的情況,結合2008年曆史經驗判斷,上遊大宗高耗能產(chan) 品目前恐多處於(yu) 高庫存階段,在一定意義(yi) 上為(wei) 下半年加大結構調整、力推節能降耗提供了物質基礎與(yu) 政策空間,此時即使用電大幅走低一般也不會(hui) 直接帶動GDP過度下挫(200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從(cong) 14.8%急劇下降到5.2%,而GDP增速僅(jin) 僅(jin) 從(cong) 13%下降到9%);但另一方麵,不論全社會(hui) 總用電量,還是第三產(chan) 業(ye) 以及居民用電,近期均已經出現了下行跡象,預示著經濟總體(ti) 形勢並不樂(le) 觀,在政策層麵需要把握好力度,找準調整結構節能降耗的合適切入點,同時注意完善相關(guan) 配套措施,並充分考慮出現不同情況下的應對措施與(yu) 應急預案。
4、用電形勢下行空間相對可控,須加強監測深化改革
種種跡象表明,下半年我國用電走勢可能出現轉折。根據曆史統計規律來分析,這種下行走勢是符合邏輯的,而且電力需求下降的空間是相對可控的,全年用電水平依然會(hui) 顯著高於(yu) 去年,總體(ti) 向好的大局尚未根本轉變。
在應對1997年亞(ya) 洲金融[3.20 0.00%]危機期間,我國主要采取了以深化相關(guan) 改革來間接拉動內(nei) 需的方式,經曆了大約5年左右時間第二產(chan) 業(ye) 用電占比才回到危機之前的高水平;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采取了大量投資“鐵公基”項目等更強有力的直接拉動內(nei) 需的方式,取得了比1997年遠為(wei) 快速有效的成果,僅(jin) 僅(jin) 2年左右時間就已經達到了上一周期5年的效果。顯然,這是一付糾偏過正的猛藥,即使作為(wei) 一個(ge) 經濟短周期來看時間也過於(yu) 短暫(一般認為(wei) 基欽周期平均波長為(wei) 3—4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短期的回調以及同步開展相關(guan) 的改革與(yu) 調整,是一種張弛有道、標本兼顧的節奏與(yu) 調子。
我國上、下半年累計用電量具有比較穩定的結構比例關(guan) 係(46.5%/53.5%),正常年份波動幅度非常小(在0.30個(ge) 百分點以內(nei) )。在經濟形勢急劇變化的2008年,下半年用電量占比比標準比例下降了2.7個(ge) 百分點;而在經濟回暖的2009年,下半年用電量占比則比標準比例提高了1.3個(ge) 百分點。
由此作為(wei) 對比,即使今年下半年我國用電走勢可能出現轉折,但引起這種變化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國際金融危機那樣強烈的外來打擊,而更多是為(wei) 了實現節能降耗、改進經濟發展方式而主動進行結構調整的內(nei) 部政策安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將是相對可控的,對於(yu) 社會(hui) 經濟包括用電走勢的影響預計不會(hui) 超過2008下半年,即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比較低。
具體(ti) 來說,2010下半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受到重工業(ye) 特別是高耗能行業(ye) 的影響,在全年用電量中的占比可能再次顯著低於(yu) 曆史標準比例(53.5%),但下降程度預計不會(hui) 超過2008下半年(即占比低於(yu) 50.8%)。如果按照51%估算,則全年用電量依然可達41000億(yi) 千瓦時左右,全年平均的同比增速依然達到12.5%左右,顯著高與(yu) 去年6%的水平。其中,下半年用電量20900億(yi) 千瓦時左右,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僅(jin) 增長4.3%左右。
受國際、國內(nei) 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勢確實並不明朗,本次短期回調的幅度、方式與(yu) 持續時間均難以確定,但電力運行與(yu) 社會(hui) 經濟運行均有自身的客觀規律,包括一定程度上的“慣性”,突破曆史統計規律需要特別的動力才行。而且政府作為(wei) 市場經濟體(ti) 係中的一部分,其宏觀調控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絕大多數政策措施發揮出效力也都有一個(ge) 傳(chuan) 導發酵的過程乃至不可避免的變形衰減。
因此,不論“GDP增速”還是“單位GDP能耗”等經濟指標的改善,其實都不必過度追求短期效果,更不能過分依賴關(guan) 廠停產(chan) 等簡單粗暴的非市場手段,完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與(yu) 治理資源用於(yu) 技術進步、製度創新等長效機製的建設。隻有決(jue) 策者真正擺脫機會(hui) 主義(yi) 的思維方式,經濟社會(hui) 發展才可能徹底走出大起大落的老路。
總之,第三季度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關(guan) 鍵期,也可能是宏觀經濟走勢的轉折期,在用電走勢上也將出現相應的信號。應高度關(guan) 注經濟形勢以及用電走勢的變動趨勢,加強監測預警工作,密切跟蹤高耗能產(chan) 業(ye) 的消長態勢。堅持節能降耗與(yu) 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政方針,同時注意加強市場機製建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從(cong) 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實現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與(yu) 節能降耗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