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普京一紙關(guan) 於(yu) 糧食及糧食產(chan) 品出口的禁令,煽動起一場波及全球的糧食漲價(jia) 颶風。小麥首當其衝(chong) 。
俄羅斯將從(cong) 8月15日至12月31日禁止糧食及糧食產(chan) 品出口。禁令涉及小麥、混合麥、大麥、黑麥、玉米、小麥麵粉、小麥和黑麥混合製麵粉。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價(jia) 5日以每蒲式耳7.8575美元的漲停價(jia) 報收,創下23個(ge) 月以來的新高。在歐洲市場,小麥期價(jia) 也上漲11%,超過每噸230歐元。
而這一消息也讓河北一家大型麵粉加工企業(ye) 的負責人惴惴不安:“(對國內(nei) 小麥價(jia) 格)肯定有影響!”此前,國內(nei) 小麥已經一路走高,加工企業(ye) 成本壓力大增。“現在,我們(men) 被內(nei) 外夾擊。”
在中國社科院農(nong) 業(ye) 發展研究所李國祥看來,“這對中國小麥,甚至其他糧食品種上漲帶來更大壓力。對管理通貨膨脹預期帶來難度。”
小麥凶猛
炎熱天氣席卷俄羅斯,造成1000萬(wan) 公頃即20%的耕地麵臨(lin) 絕收,導致今年俄羅斯小麥產(chan) 量預期從(cong) 去年的6200萬(wan) 噸下降27%至4500萬(wan) 噸。
荷蘭(lan) 合作銀行上海分行食品及農(nong) 業(ye) 研究部分析師江川介紹,一直以來,俄羅斯小麥出口僅(jin) 次於(yu) 美國和加拿大,位居第三。而今年烏(wu) 克蘭(lan) 、哈薩克斯坦、加拿大等國產(chan) 量都有所減少,整個(ge) 歐盟區小麥也有減產(chan) 。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已下調了對2010年全球小麥產(chan) 量預測,預測產(chan) 量為(wei) 6.51億(yi) 噸,較上年減少2500萬(wan) 噸。而荷蘭(lan) 合作銀行也在近日發布報告預計2010/11年度全球小麥產(chan) 量為(wei) 6.442億(yi) 噸,比上年減少3560萬(wan) 噸,也比6月份預測的6.6億(yi) 噸減少了1600萬(wan) 噸,降幅為(wei) 2.4%。
正是因為(wei) 減產(chan) 預期,帶來了小麥價(jia) 格瘋漲。
事實上,今年6月,國際小麥價(jia) 格還處於(yu) 9個(ge) 月以來低點,較年初更是跌幅高達20%多。而目前,小麥價(jia) 格已經較年初漲28%,比起6月低點更是高達90%,7月單月漲幅創1959年以來新高。
東(dong) 方艾格糧食分析師馬文峰認為(wei) ,除了供需缺口外,貨幣因素影響也不可忽略。在近期金融市場上,資金對於(yu) 糧食產(chan) 品追捧正熱。不光小麥,玉米、稻穀、大豆等價(jia) 格都因為(wei) 遊資的炒作價(jia) 格一路走高。
他同時認為(wei) ,由於(yu) 前兩(liang) 年金融危機導致小麥價(jia) 格回落幅度很大,今年小麥價(jia) 格的上漲也是一次回調的過程。事實上,目前小麥價(jia) 格“還沒有漲到曆史最高點”,僅(jin) 為(wei) 2008年最高點每蒲式耳13美元的一半。
中國幸免?
俄羅斯出口禁令讓一些國家感到壓力。埃及貿易部長拉希德在8月9日稱,這可能在20101/11財年給埃及帶來至多40億(yi) 埃及鎊(7.05億(yi) 美元)的額外預算支出。
埃及為(wei) 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每年進口600萬(wan) 噸小麥,其中300萬(wan) 噸來自俄羅斯。
江川表示,小麥價(jia) 格的飆升,對世界其他以麵粉為(wei) 主食的國家來說,影響嚴(yan) 重,特別是貧困國家,因為(wei) 買(mai) 不起食品,會(hui) 導致饑餓人口增多。
不過,小麥全球範圍的減產(chan) 和價(jia) 格變動對中國影響甚微。“就小麥而言,中國是相對封閉的市場,沒有太多的進出口貿易,而且今年產(chan) 量和去年基本持平,庫存充足,沒有太大問題。”馬文峰說。
但全球小麥價(jia) 格上漲對中國影響也不可忽視。因為(wei) 目前國內(nei) 小麥市場供求偏緊,導致對國際市場依賴有所提高。
根據荷蘭(lan) 銀行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小麥為(wei) 84萬(wan) 噸,盡管相對今年產(chan) 量(預計1.14億(yi) 噸)所占份額很小,但是這一數字已經是去年全年進口小麥的總和。也就是說,今年小麥進口量增加了一倍。
李國祥同時認為(wei) ,國際市場價(jia) 格對中國小麥,甚至其他糧食品種的價(jia) 格上漲帶來更大的壓力。“小麥帶動國內(nei) 麵粉和饅頭等食品價(jia) 格上漲,政府現在對這個(ge) 事情高度關(guan) 注。國際市場現在指望不上了。”
中國小麥價(jia) 格在今年麥收前已經顯露出上漲的跡象,小麥一開秤,便突破了國內(nei) 最低的收購保護價(jia) ,節節走高。
“基本事實是,誰擁有小麥,誰就賺錢。所以價(jia) 格上漲的預期非常強烈,農(nong) 民也看漲,所以惜售。不僅(jin) 中糧和中儲(chu) 糧,很多當地的經銷商也加入到搶購小麥的行列中。”李國祥說。
盡管馬文峰認為(wei) 國際糧價(jia) 的波動對中國影響不大,但他也認為(wei) ,國內(nei) 小麥價(jia) 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而主要原因在於(yu) 通貨膨脹的壓力,所有供需存在缺口的產(chan) 品,都會(hui) 漲勢凶猛。這包括糧食、礦產(chan) 品等。
花旗8月9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wei) ,在亞(ya) 洲各主要經濟體(ti) 中,中國、越南與(yu) 斯裏蘭(lan) 卡的通脹率更易受小麥價(jia) 格波動的影響。在亞(ya) 洲地區,小麥價(jia) 格上漲與(yu) CPI值上升的關(guan) 聯度很高,並且往往在三個(ge) 月之後反映到當地的CPI數值上;相比之下,大米價(jia) 格上漲與(yu) CPI的關(guan) 聯度要低很多。
價(jia) 格難抑
事實上,一個(ge) 月前,小麥直接下遊產(chan) 品——麵粉,已經紛紛上調了出廠價(jia) 格。他們(men) 的解釋是,原料價(jia) 格上漲以及無料加工。
江川認為(wei) ,國內(nei) 市場小麥價(jia) 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yu) ,渠道不通暢。從(cong) 做倉(cang) 儲(chu) 到拍賣,再到順利拿到小麥很難。
也正因為(wei) 此,包括發改委等部門近期開始在小麥拍賣等一係列的環節上需要有調整。7月20日,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和農(nong) 發行等部門聯合發文,於(yu) 7月23日舉(ju) 辦麵粉加工企業(ye) ,投放量為(wei) 500萬(wan) 噸的托市小麥專(zhuan) 場交易會(hui) 。
與(yu) 此前拍賣相比,此次拍賣對及時出庫等做了嚴(yan) 格的規定,並要求加工企業(ye) 競拍後在30天內(nei) 完成提貨。
但結果顯示,此次500萬(wan) 噸最低收購價(jia) 小麥成交僅(jin) 50.8萬(wan) 噸,成交率約10%。
同時,為(wei) 穩定小麥價(jia) 格定期舉(ju) 行的最低收購價(jia) 小麥專(zhuan) 場交易會(hui) ,也未改變遇冷的態勢。8月6日最近一場交易會(hui) 上,計劃交易小麥160.06萬(wan) 噸,實際成交8.36萬(wan) 噸,成交率5.22%。
在上述加工企業(ye) 負責人看來,這些調控價(jia) 格的措施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關(guan) 鍵問題還是出庫難!”
據他介紹,該企業(ye) 在7月23日的專(zhuan) 場交易會(hui) 上拍了2萬(wan) 噸小麥,但半個(ge) 月已過,一點出庫的苗頭都沒有。而企業(ye) 曾撥通了專(zhuan) 門的舉(ju) 報電話,但最後也沒有人出麵管理。
“出庫問題不真正解決(jue) ,小麥難以流通,價(jia) 格就不會(hui) 下來!”他預計,到8月底9月初,小麥價(jia) 格還會(hui) 麵臨(lin) 新一輪瘋漲。原因是,托市小麥收購已經基本結束,大部分小麥集中於(yu) 中儲(chu) 糧等手中,市麵上流通小麥將更加稀少。
而在穩定小麥價(jia) 格的間隙,小麥價(jia) 格上漲對其他糧食作物的波及效應已經開始顯現。李國祥稱,調查顯示,早稻已經出現了農(nong) 民惜售現象,上漲預期很大。
而花旗稱,盡管迄今亞(ya) 洲地區的大米價(jia) 格並未明顯跟漲,上周累計漲幅僅(jin) 4%。但大米與(yu) 小麥價(jia) 格波動是存在著關(guan) 聯的,通常在小麥價(jia) 格變動3個(ge) 月之後,大米價(jia) 格也開始跟隨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