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乳品新國標被指一夜倒退25年 菌落數比歐美高20倍

別讓低標準帶來惡性循環

今年6月1號起,由衛生部批準公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其中共包括66項具體(ti) 標準,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製品。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有關(guan) 部門對1986年頒布的乳品標準進行的一次重大修訂,因此也被稱為(wei) 乳品新國標。然而,正是這個(ge) 新國標卻在行業(ye) 內(nei) 外引發了一場激烈爭(zheng) 論。

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有關(guan) 部門對乳液新標準進行的一次重大修訂。然而,新國標從(cong) 標準正式發布到實施,引發無數爭(zheng) 論。爭(zheng) 論焦點之一是蛋白質含量,新國標中,蛋白含量每100克含2.8克,這個(ge) 數字低於(yu) 國際標準3.0克,也低於(yu) 1986年舊國標的2.95克;爭(zheng) 論焦點之二是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新標準由原來的50萬(wan) 上升到了200萬(wan) ,比美國、歐盟10萬(wan) 的標準高出20倍,被業(ye) 界驚呼為(wei) 一夜倒退25年。更有輿論指出,這個(ge) 乳業(ye) 新國標讓“中國原奶質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

新國標製定專(zhuan) 家起草組組長 國家疾控中心營養(yang) 與(yu) 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王竹天

王竹天:這個(ge) 標準是適合於(yu) 我們(men) 國家現在的這種養(yang) 殖方式下的一個(ge) 標準

中國畜產(chan) 品加工研究會(hui) 名譽會(hui) 長農(nong) 業(ye) 部(奶類)顧問 駱承庠

駱承庠:中國的乳品工業(ye) 恐怕要完了。

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乳品工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衛生部原乳品訂標組副組長副組長 曾壽瀛

曾壽瀛:不能像某些領導所講的,這個(ge) 標準是相互協調,相互照顧,這樣的一個(ge) 產(chan) 物。

圍繞乳品新國標,我們(men) 聽到了兩(liang) 種針鋒相對的聲音。爭(zheng) 論第一大焦點就是1986年頒布的生鮮牛乳收購標準和2003年衛生部的鮮乳衛生標準,都要求蛋白質含量為(wei) 2.95%,新國標卻把蛋白質含量降低為(wei) 2.8%。那麽(me) ,這項標準究竟是怎麽(me) 定下來的?能否保證今後原奶的質量呢?我們(men) 再來看看專(zhuan) 家的分析。

中國農(nong) 科院北京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副所長 王加啟

王加啟:不是說這個(ge) 蛋白質的含量從(cong) 2.95降到2.8以後,這個(ge) 牛奶就不能喝了,

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乳品工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 全國乳與(yu) 乳製品訂標組 副組長 曾壽瀛

曾壽瀛:國際上沒有一個(ge) 標準,原料奶、生奶是2.8的,沒有。

對於(yu) 蛋白質標準,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記者注意到,我國1986年的“國標”2.95與(yu) 國際標準已有明顯差距,2010年的標準在其基礎上為(wei) 何又降到了2.8呢?參與(yu) 這次國標製定的中國農(nong) 科院北京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副所長王加啟告訴記者,影響奶蛋白含量的因素很多,飼料是其中最關(guan) 鍵的一個(ge) 因素,而目前中國奶業(ye) 有76%都是散戶養(yang) 殖,在精飼料投入不足,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奶蛋白含量。1986年製定標準時,我國以國營農(nong) 場為(wei) 主,奶牛數量少,都是集中養(yang) 殖,2.95的指標就當時的情況來說並不高。而現在的情況已經大不一樣了。

中國農(nong) 科院北京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 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副理事長 王加啟

王加啟:分散飼養(yang) 、多種模式飼養(yang) 的這麽(me) 一個(ge) 奶業(ye) 發展的局麵,那麽(me) 這就導致了奶牛的品種,飼養(yang) 的水平,管理的水平和飼養(yang) 的環境參差不齊。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李勝利教授是國家奶牛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他告訴我們(men) ,新國標中,蛋白質含量的標準,是根據檢測部門長期監測得出的數據確定的。此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在全國設立了24個(ge) 試驗站,150個(ge) 輻射點收集信息,相當一部分企業(ye) 的奶蛋白含量實際上達不到2.95。這是工作人員在黑龍江省一個(ge) 國內(nei) 大型乳製品生產(chan) 企業(ye) 監測的數據,我們(men) 看到,這家企業(ye) 在東(dong) 北地區奶蛋白含量達到2.95以上的比例是75.1%,中南地區是63.7%,西北地區僅(jin) 為(wei) 23.6%。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 國家奶牛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 李勝利

李勝利:超過2.95的你看隻有多少,它基本上有接近一半都活不了,你算吧。

記者:這也是一個(ge) 很大的企業(ye) 嗎?

李勝利:很大的企業(ye) 。

對於(yu) 新國標把奶蛋白含量標準最終定為(wei) 2.8, 86歲高齡的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顧問曾壽瀛則有不同的觀點。

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顧問 曾壽瀛

曾壽瀛:我看到材料上介紹的,內(nei) 蒙、黑龍江有6%和10%的奶牛達不到2.95,隻能達到2.8,那麽(me) 這些地方的是不是應該分析一下,他為(wei) 什麽(me) 達不到。

從(cong) 1985年開始,曾壽瀛老人作為(wei) 主要標準製定者和起草人,參與(yu) 了《消毒牛奶》《酸牛奶》《全脂奶粉》等8項目乳品衛生標準的製定,參與(yu) 並見證了1986年的乳業(ye) 國標製定。

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乳品工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 全國乳與(yu) 乳製品訂標組 副組長 曾壽瀛

曾壽瀛:以前過去中國那時候有一個(ge) 叫北方奶牛一宗族,中國南方奶牛一宗族,那個(ge) 資料都充分地顯示,都是收購的牛奶在2.95,或者接近2.95,或者高於(yu) 2.95,2.8是三級品,是等外品,2.95才是正品,現在是次品變正品.

曾壽瀛認為(wei) 規範養(yang) 殖和科學飼喂,達到2.95以上並不困難。他給記者拿出了一組數據。這是位於(yu) 福建南平的一家大型乳製品生產(chan) 企業(ye) ,從(cong) 2007年到2009年生鮮牛乳主要指標中,記者看到,除了個(ge) 別月份乳蛋白的含量在2.96以上,其他均在3.0以上,2009年4月份的最高數值達到了3.08。

對於(yu) 目前的乳業(ye) 生產(chan) 狀況,兩(liang) 方給出了不同的數據,那個(ge) 數據更接近真實的情況呢?記者選擇了雙方提供的兩(liang) 個(ge) 奶牛養(yang) 殖基地進行了調研,一個(ge) 位於(yu) 江蘇省常州市,一個(ge) 位於(yu) 黑龍江哈爾濱南崗區.

在黑龍江哈爾濱南崗區的紅旗滿族鄉(xiang) ,在這兒(er) 呢,奶牛養(yang) 殖是當地的支柱產(chan) 業(ye) ,同時也是農(nong) 民的主要收入,據了解當地農(nong) 戶都是分散式的小規模養(yang) 殖,而且每戶養(yang) 殖八到十頭,能占到90%以上的比例。

在村子裏,我們(men) 碰到了幾位在路邊放牛的奶牛養(yang) 殖戶。他們(men) 告訴記者,家裏的玉米秸稈喂完了,暫時把牛栓在路上補充些青草。

黑龍江紅旗滿族鄉(xiang) 農(nong) 民 付明禹

付明禹:現在苞米秸稈一塊錢一捆,你算算,啥都是錢,現在工錢都沒有,我們(men) 倆(lia) 的工錢都沒有。

記者:我們(men) 養(yang) 牛不賺錢嗎?

付明禹:賺啥錢,多少年沒賺錢,四五年沒賺錢了。

養(yang) 了20多年牛的農(nong) 戶付明禹告訴記者,飼料的連年上漲,奶牛養(yang) 殖戶的利潤越來越小。跟去年比,今年的玉米價(jia) 格,每公斤上漲了四毛多,豆餅每噸上漲了三四百元,配合飼料每噸也上漲了500元,飼養(yang) 一頭牛每月的飼料成本直接增加200多元,而現在每公斤奶的價(jia) 格是2.7元,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養(yang) 牛不掙錢,養(yang) 殖戶都喂不起精飼料。

付明禹:要是有盈利了就多給點,沒有盈利就少給點,我還沒有吃飯錢,得給我對付點吃飯錢。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