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石油供油東明石化 衝擊山東地煉格局

  近日,中油燃料油與(yu) 山東(dong) 東(dong) 明石化簽訂協議,雙方的合作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根據協議,中石油未來將通過共同修建的原油輸送管道向東(dong) 明石化供應原油。

  中石油挾原油資源強勢介入,再次衝(chong) 擊了山東(dong) 地煉的現有產(chan) 業(ye) 格局。

  8月4日,一家山東(dong) 地煉企業(ye) 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通過和中石油的合作,東(dong) 明石化將能夠解決(jue) 原料油難題。但我們(men) 仍然受這個(ge) 問題的困擾,正在多方尋求合作,希望拓寬原料油的渠道。”

  原料油難題中石油與(yu) 東(dong) 明石化的合作,早在2009年年底就已確定。

  去年11月28日,中石油與(yu) 東(dong) 明石化合資成立的“中石油山東(dong) 輸油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該注冊(ce) 資本7.62億(yi) 元。根據協議,中石油占該公司注冊(ce) 資本的70%,其餘(yu) 為(wei) 東(dong) 明石化持有。

  這家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建設和運營計劃於(yu) 2011年6月底建成投產(chan) 的日照—東(dong) 明原油管道。

  這條管道的確定,解決(jue) 了東(dong) 明石化董事長李湘平的一大難題——原料油瓶頸。

  這個(ge) 瓶頸亦是整個(ge) 山東(dong) 地煉行業(ye) 的瓶頸。正如山東(dong) 省石油與(yu) 化工協會(hui) 會(hui) 長劉愛英曾向記者形容的那樣,整個(ge) 山東(dong) 地煉行業(ye) 都“吃不飽”,東(dong) 明石化也概莫能外。

  山東(dong) 地煉一直是國有石油巨頭之外的重要成品油補充來源。截至2008年底,山東(dong) 地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500萬(wan) 噸/年。

  但據劉愛英介紹,整個(ge) 山東(dong) 地煉的國家原油配置指標每年不到200萬(wan) 噸,地煉企業(ye) 不得不從(cong) 海外進口燃料油作為(wei) 原料。

  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難題,李湘平曾經全球找油,一些外資石油巨頭也被其納入考察範圍。

  2009年時,道達爾與(yu) 東(dong) 明石化即將合作的傳(chuan) 言一度喧囂塵上,但最終仍不了了之。在此情況下,中石油成為(wei) 了東(dong) 明石化的最終選擇。

  劉愛英表示,東(dong) 明石化目前的年加工原油能力是500萬(wan) 噸,該原油管道工程完工後,將使其年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wan) 噸。同時,新引進的原油還將引發連鎖反應,帶動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這些下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和東(dong) 明石化一樣,其它山東(dong) 地煉企業(ye) 們(men) 也在積極尋油,但目前尚未獲得突破性進展。

  一位山東(dong) 地煉企業(ye) 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積極申請石油商業(ye) 儲(chu) 備資格,希望能借助這一渠道,獲得穩定原油供應,最好能拿到原油進口資質。”三個(ge) 月前,這家企業(ye) 就曾參加過利用社會(hui) 庫容存儲(chu) 國儲(chu) 油資格的招標。

  格局變化對中石油而言,和東(dong) 明石化共建原油管道並供應原油,能夠讓其控製力和影響力自然延伸至地煉行業(ye) 。但這隻是第一步。作為(wei) 國有石油巨頭,中石油看重的是整個(ge) 山東(dong) 市場。

  早在去年年底,出席合資公司揭牌儀(yi) 式的中石油副總經理廖永遠就表示,“日東(dong) 原油管道工程是中石油和山東(dong) 省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的重點項目,對進一步完善我國原油骨幹管網、推進國內(nei) 煉化布局結構調整大有裨益,可進一步增強中石油服務山東(dong) 及周邊地區成品油市場的能力。”

  一周前,中石油與(yu) 山東(dong) 省政府正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油氣管網、煉油、成品油銷售網絡、城市燃氣、包括港口和碼頭在內(nei) 的油氣儲(chu) 運項目等方麵展開全麵合作。

  蔣潔敏明確表示,中石油將把山東(dong) 作為(wei) 下一步發展的重點,為(wei) 山東(dong) 提供優(you) 質的石油、清潔的天然氣,促進山東(dong)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石油的強勢介入,再次衝(chong) 擊了山東(dong) 地煉的現有格局。

  金融危機之後,山東(dong) 省曾有意以21家地煉企業(ye) 為(wei) 基礎,組建山東(dong) 省石油化工集團,但這個(ge) 山東(dong) 地煉航母卻始終未能浮出水麵。它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山東(dong) 地煉未能獲得新的原油指標外,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也是原因之一。

  在21家地煉企業(ye) 裏,中石化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勝利油田石化總廠原本就屬於(yu) 中石化集團。同時,由於(yu) 中海油、中化工等央企近些年的收購,現在山東(dong) 地煉的成色和10年前已大不相同。

  和中石油類似,中海油也是憑借資源優(you) 勢介入山東(dong) 地煉,但其布局時間更早。

  2002年,中海油聯合濱化等5家公司聯合組建了中海瀝青股份有限公司,在山東(dong) 建立了自己的首個(ge) 石化基地。之後,中海油又控股了山東(dong) 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另一方麵,中國化工集團在山東(dong) 省整體(ti) 收購、重組或控股的有濟南石化集團、濟南長城煉油廠(即藍星石化)、正和集團、華星石化、昌邑石化、青島安邦石化和山東(dong) 日升等7家地煉企業(ye) 。

  記者了解到,中化工已計劃在今年繼續完成對銷售係統的整合,並打造輻射全國的成品油銷售渠道。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