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提升寬帶業(ye) 務辦理門檻,中國移動正努力擺脫“以價(jia) 換量”的低效競爭(zheng) 模式。10月17日,媒體(ti)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移動悄然提高了寬帶套餐業(ye) 務辦理的價(jia) 格門檻,即便是手機套餐免費贈送的寬帶,用戶也需要繳納100元的一次性綜合工料費和300元的預存款。入局某一領域初期,價(jia) 格戰或許可以成為(wei) 打擊對手、搶奪用戶的有效手段,但同時也會(hui) 加大成本負擔,最終可能會(hui) 出現“雙輸”的局麵。對於(yu) 需要長期穩定經營的運營商來說,擺脫價(jia) 格戰,回歸理性、提升服務,才是正道。
套餐政策調整
10月17日,在東(dong) 城區一家中國移動營業(ye) 廳內(nei) ,媒體(ti) 記者發現,中國移動已悄然提高寬帶業(ye) 務的辦理門檻。該營業(ye) 廳工作人員表示,“如果用戶現在辦理58元/月的手機套餐,可以免費獲得50M寬帶,承諾試用期為(wei) 兩(liang) 年,但用戶需要為(wei) 此繳納300元的預存款(分24個(ge) 月返還)和100元的寬帶安裝一次性綜合工料費,這兩(liang) 項收費都是最近才有的”。
中國移動客服人員也向媒體(ti) 記者表示,原先新裝寬帶並沒有上述收費項目,但自9月底以來,中國移動的寬帶業(ye) 務政策出現了調整,用戶需支付的100元寬帶安裝費,由安裝人員上門裝機時收取。
與(yu) 此同時,媒體(ti) 記者還注意到,中國移動也已經停售“達量限速”套餐,改為(wei) “達量不限速”套餐。以88元/月的套餐為(wei) 例,套餐內(nei) 包含30分鍾語音時長和20GB國內(nei) 流量,套餐外流量每1GB需花費5元,用滿3G後,每1GB費用為(wei) 3元。這一套餐外流量單價(jia) ,既高於(yu) 中國移動旗下移動王卡套餐的流量1元/GB,也高於(yu)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多數互聯網套餐的流量單價(jia) 。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移動采取上述舉(ju) 動早有消息。近期,一份據稱是中國移動內(nei) 部文件在網上流出,這份網傳(chuan) 文件主題為(wei) “進一步規範市場競爭(zheng) 行為(wei) ,確保高質量發展”,正文對移動單品、寬帶、副卡、樂(le) 播產(chan) 品、融合套餐的資費體(ti) 係均提出了要求,限定了不少套餐的最低單價(jia) 。
上述文件提出,融合套餐最低門檻在58元,套餐內(nei) 包含的寬帶,不得使用“免費贈送”、“0元贈送”等宣傳(chuan) 用語;套內(nei) 流量不足20GB的套餐,套外流量單價(jia) 不低於(yu) 5元/GB;套內(nei) 流量大於(yu) 20GB的套餐,套外流量單價(jia) 不低於(yu) 5元/GB。
業(ye) 績壓力倒逼
作為(wei) 三大運營商中最晚獲得固網牌照的一家,中國移動於(yu) 2013年才入局寬帶市場,但迅速實現了後來居上。起初,在沿海地區,中國移動的寬帶價(jia) 格不僅(jin) 隻有中國電信同類型寬帶的1/3,也低於(yu) 長城寬帶等企業(ye) 。2018年後,中國移動更是開始陸續在國內(nei) 部分省市推廣“免費送寬帶”活動,此舉(ju) 吸引到了不少新用戶。
借助價(jia) 格等方麵的優(you) 勢,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規模在2016年10月超越中國聯通,又在2018年9月超越中國電信(不包含中國電信母公司的寬帶用戶)。到了2019年7月底,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的客戶總數達到1.78億(yi) 戶,首次超過中國電信(包含中國電信母公司的寬帶用戶)的寬帶用戶總數,行業(ye) 排名正式升為(wei) 第一。
雖然中國移動在用戶規模上坐穩了寬帶市場霸主的位置,但寬帶業(ye) 務的收入能力在三大運營商中卻處於(yu) 墊底位置。根據財報,中國移動2018年寬帶業(ye) 務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為(wei) 34.4元,中國電信2018年寬帶業(ye) 務ARPU為(wei) 44.3元,而中國聯通寬帶業(ye) 務ARPU為(wei) 44.6元。
2019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營運收入實現3894億(yi) 元,同比下降0.6%,股東(dong) 應占利潤為(wei) 561億(yi) 元,同比下降14.6%。由此,中國移動成為(wei) 上半年國內(nei) 唯一一家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的基礎運營商。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財報中表示,“隨著傳(chuan) 統通信業(ye) 務市場趨於(yu) 飽和,流量紅利快速消退,簡單依靠傳(chuan) 統要素投入來推動業(ye) 績增長難以為(wei) 繼,行業(ye) 整體(ti) 呈現負增長,公司的收入和盈利也承受較大壓力”。顯然,中國移動已經意識到,簡單依靠低價(jia) 刺激來拉動收入增長的策略是不可持續的。
資深通信專(zhuan) 家馬繼華也表示,“前幾年,包括中國移動在內(nei) 的各家運營商為(wei) 了發展用戶瘋狂降價(jia) ,推出很多並未顧及成本和自身承受能力的套餐,結果短期內(nei) 雖然發展了一些用戶,但後期卻出現了嚴(yan) 重的後遺症”。
聚焦優(you) 質用戶
“提高資費門檻也是為(wei) 了貫徹上級有關(guan) 部門的要求,有關(guan) 部門希望包括中國移動在內(nei) 的三大運營商都能避免陷入惡性的價(jia) 格戰。”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三大運營商應該避免單一且過度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但仍應在其他方麵保持適當競爭(zheng) 。
目前,隨著用戶規模和收入增長觸頂,電信行業(ye) 已經進入競爭(zheng) 激烈的存量市場,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19年8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e) 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6億(yi) 戶,較7月末僅(jin) 增加491萬(wan) 戶。三大運營商移動通信業(ye) 務收入6081億(yi) 元,同比下降3.9%。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對於(yu) 中國移動而言,與(yu) 其費盡心力低價(jia) 去爭(zheng) 奪對手的用戶,不如將現有用戶發展成為(wei) 高價(jia) 值的優(you) 質用戶,通過服務存量用戶獲取更多收益。馬繼華表示,“現在很多用戶都是多機或多卡用戶,運營商已經開始學習(xi) 銀行思維,在用戶層麵共存”。
事實上,在這一方麵,中國移動的競爭(zheng) 對手已經開始搶跑。為(wei) 增加高價(jia) 值用戶黏性,中國聯通近期高調啟動了一項“五星特權計劃”——中國聯通五星級用戶可以免費享受定製專(zhuan) 席人工客服、營業(ye) 廳業(ye) 務優(you) 先辦理、尊享權益日選好禮等一係列“特權”服務。
在此背景下,近期中國移動在提升部分業(ye) 務辦理門檻的同時,也開始將資源更多向高價(jia) 值用戶傾(qing) 斜。以寬帶業(ye) 務為(wei) 例,據中國移動客服介紹,辦理“愛家寬帶”的三星級以下用戶需要預存300元話費,而三星級以上用戶則不需要繳納這300元。
另一方麵,中國移動也試圖通過采用會(hui) 員製的方式促使更多普通用戶逐步轉化為(wei) 高價(jia) 值用戶。以北京地區為(wei) 例,用戶開通Plus會(hui) 員每月僅(jin) 需花費18元,便可以享受第三方視頻網站VIP,中國移動超大雲(yun) 盤等大量附加權益。
“為(wei) 老用戶提供優(you) 待政策,對中國移動來說是一件好事。”付亮表示,包括中國移動在內(nei) ,早年三大運營商都有過這種優(you) 待優(you) 質老用戶的計劃,即越高星級的老用戶能享受到越好的服務,但後麵沒有堅持下來。此次重拾這一傳(chuan) 統,有利於(yu) 中國移動邁入良性競爭(zheng) 軌道。不過,要想真正見到成效,這種優(you) 待政策仍需長期堅持,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