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於(yu) 三大運營商,虛擬運營商旗下的首個(ge) 5G套餐正式“出爐”。近日,分享通信推出了虛擬運營商首個(ge) 5G品牌和70元月租的5G套餐,該套餐“流量無限量,無封頂”的規則引發了外界極大的關(guan) 注和熱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雖然分享通信最終能否做成這一不限量套餐仍有不確定性,但隨著國內(nei) 5G商用進程的啟動,虛擬運營商麵向未來的轉型競爭(zheng) 已經悄然展開。
無限流量
7月23日,分享通信宣布了分享通信在未來5G方麵的戰略布局,並發布了5G個(ge) 人公眾(zhong) 品牌“尚”,這也是移動轉售企業(ye) 獲全國移動通信運營商牌照後推出的首個(ge) 5G品牌。與(yu) 此同時,分享通信還發布了麵向公眾(zhong) 用戶70元包月的“尚不封頂”套餐。
套餐廣告顯示,分享通信此次推出的套餐月租為(wei) 70元,包含70分鍾國內(nei) 語音主叫時長和70條國內(nei) 短信,語音超出後按10元/70分鍾計費,國內(nei) 接聽免費(不含港澳台),短信超出後按0.1元/條計費(不含港澳台)。
在流量方麵,該套餐號稱“國內(nei) 數據流量無限量,無封頂(不含港澳台)”。不過,套餐要求包月卡僅(jin) 限本人作為(wei) 正常手機通訊用途使用,不得用於(yu) 公共設備或其他商業(ye) 用途;不得用於(yu) 惡意下載、作為(wei) WiFi熱點共享使用,一經發現將對號碼直接進行永久封停。
在訂購規則方麵,新用戶訂購立即生效。入網首月須預存整月套餐費;入網首月套餐月基本費按日計扣(入網當日到月底)向上取整到分;套餐內(nei) 容(語音、短信條數)按天折算,向上取整,一次性贈送;首月存整月70元費用,餘(yu) 額不可辦理退費,僅(jin) 可用於(yu) 抵扣套餐月基本費及功能費。
在協議期方麵,用戶訂購產(chan) 品自生效日起協議期一年;協議期內(nei) 不可辦理銷戶、轉網、產(chan) 品向下變更業(ye) 務(變更主產(chan) 品月費不得低於(yu) 70元/月);協議期最後1個(ge) 月內(nei) 可申請辦理銷戶、轉網、主產(chan) 品變更業(ye) 務,申請後次月生效。協議期結束前未申請將自動續訂本協議。
分享通信成立於(yu) 2006年,2013年獲得國家頒發的全國移動通信運營商牌照。2018年,工信部為(wei) 分享通信頒發了電信業(ye) 務經營許可證。作為(wei) 第一批拿到正式運營牌照的轉售企業(ye) ,分享通信發行的有162/165/167/170/171開頭手機號段,用戶超2000萬(wan) 戶。
難成主流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對於(yu) 包括分享通信在內(nei) 的各家電信企業(ye) 而言,5G是一個(ge) 萬(wan) 億(yi) 級的巨大市場。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產(chan) 業(ye) 經濟貢獻》,預計2020-2025年,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chan) 出達10.6萬(wan) 億(yi) 元,5G網絡總投資額在9000億(yi) -15000億(yi) 元,同期電信企業(ye) 5G業(ye) 務收入累計將達到1.9萬(wan) 億(yi) 元。
與(yu) 國外運營商相比,分享通信5G套餐在價(jia) 格上頗為(wei) 激進。公開報道顯示,美國有約合人民幣470元15G的5G套餐,韓國有約合人民幣300元10G的5G套餐,芬蘭(lan) 與(yu) 德國則有約合人民幣395元和658元的無限流量5G套餐。
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對分享通信此次推出的5G套餐並不看好。“虛擬運營商現在推出的不限量、不封頂套餐,其實意義(yi) 並不大。”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表示,虛擬運營商本質上還是將基礎運營商給它的流量進行轉賣、轉售。基礎運營商自身的5G套餐都並未完全推出,現在不太可能幫虛擬運營商做出一個(ge) 不限量套餐,虛商的此類套餐很可能隻是“無本之木”。
目前,盡管我國已啟動5G商用進程,但三大基礎運營商和中國廣電均未推出正式的5G套餐,僅(jin) 有部分地區的三大運營商推出了短期體(ti) 驗方案。以北京聯通為(wei) 例,5G體(ti) 驗套餐每月贈送100GB體(ti) 驗流量,體(ti) 驗最高1Gbps的5G速錄服務,體(ti) 驗流量包9月底自動失效。
在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看來,各國的5G技術和5G建設都沒有徹底成熟,已經開通5G業(ye) 務的運營商也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短期之內(nei) ,5G將很難給運營商的業(ye) 績帶來太大幫助。
馬繼華也認為(wei) ,5G初期,流量速度肯定會(hui) 非常快,但不封頂、不限量的這類套餐在5G時代肯定不會(hui) 成為(wei) 一種主流。
迎接挑戰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之所以此次分享通信大力推出不限量的低價(jia) 5G套餐,與(yu) 運營商即將麵臨(lin) 的攜號轉網考驗不無關(guan) 係。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5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要求11月底前在全國全麵實施“攜號轉網”,深入做好準備工作。
8月1日,工信部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攜入方應當本著攜入用戶與(yu) 本網新入網用戶同等條件下享有同等權利的原則,與(yu) 攜入用戶簽訂電信服務協議。這意味著,老用戶可以通過攜號轉網使自己重獲新用戶的身份,以此獲得運營商向新用戶提供的各項優(you) 惠政策。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盡管尚不知道年底的攜號轉網工作是否會(hui) 影響到虛擬運營商,但若上述規定最終實施,可能會(hui) 倒逼包括虛商在內(nei) 的各家運營商改變以往在套餐設置上所采用的一些慣用策略,包括在攜號轉網的壓力下,為(wei) 了避免老用戶流失,運營商可能會(hui) 進一步降低套餐資費,並縮小新老用戶套餐之間的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yu) 三大運營商在“提速降費”方麵的投入空前之大,推出更低資費的套餐對虛擬運營商來說仍隻是權宜之舉(ju) 。近日,在工信部組織召開的“提速降費”用戶麵對麵座談會(hui) 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公布提速降費成績單,自2015年以來流量單價(jia) 下降90%以上,下一步三大運營商將繼續推出係列惠民舉(ju) 措,提高通信服務質量。
在此背景下,不少虛擬運營商將進一步破局的希望寄托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分享通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誌祥日前表示,“我們(men) 在做大做強現有移動通信業(ye) 務的同時,考慮要抓住5G移動通信商用的契機,爭(zheng) 取在今後幾年逐步把分享通信打造成‘智能連接的大平台’。我認為(wei) 今後的三大運營商就會(hui) 以經營管道和流量為(wei) 主,而在智能化應用和專(zhuan) 業(ye) 連接方麵就需要我們(men) 發揮重要作用了”。
然而,對基礎運營商的依賴,仍是包括分享通信在內(nei) 的虛擬運營商在5G時代開展業(ye) 務所需麵對的一大變量。2019年7月,在“2019國際虛擬運營大會(hui) 暨中國增值電信業(ye) 務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陶承怡坦言,“5G的低時延、高可靠場景,是賦予5G未來的發展動力。虛商如果想要開展這方麵業(ye) 務,需要基礎運營商開放更多的網絡能力,也就是和基礎運營商進行更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