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汽通用五菱(SGMW)的大股東(dong) 上汽和小股東(dong) 通用,都在多個(ge) 不同的場合,樂(le) 觀地表示,通用希望受讓更多SGMW股權的事,進展得很順利。但日前,二股東(dong) 五菱集團的一紙聲明,卻讓上汽和通用很尷尬。
五菱集團於(yu) 7月26日,致各界媒體(ti) 的函中,明確表示:我們(men) 認為(wei) 現在的股權結構是符合各方股東(dong) 利益及合資企業(ye) 經營需要的,沒有出讓股權的計劃。
其表示到目前為(wei) 止,五菱集團沒有就股權和五菱品牌轉讓問題與(yu) 其他股東(dong) 進行過任何磋商,也尚未接到公司主管部門要求五菱集團轉讓股權和五菱品牌的任何決(jue) 定。
而對於(yu) 此前業(ye) 內(nei) 關(guan) 心的五菱品牌的去向,五菱集團表示:五菱品牌屬於(yu) 五菱集團,為(wei) 支持合資公司的發展,由五菱集團授權SGMW無償(chang) 使用。“無論過去、現在及將來,五菱品牌都是中國的民族品牌。”
3億(yi) 元出價(jia) 太低?
“原來的國有資產(chan) 評估都過期了。”一位接近五菱集團高層人士對記者表示。言下之意,SGMW的收購價(jia) 格今非昔比了。
“通用全球剛從(cong) 破產(chan) 重整的危機中複蘇,本身不會(hui) 有太多現金,並且按照通用這種大公司的做法,本身擁有產(chan) 品、技術和管理等各種資源,通常會(hui) 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PAC公司副總裁周方裕認為(wei) ,這意味著通用給出的收購股權的價(jia) 格不會(hui) 很高。
汽車業(ye) 內(nei) 資深分析師鍾師分析認為(wei) ,這不排除作為(wei) 利益共同體(ti) 的五菱集團和自治區地方政府,為(wei) 了爭(zheng) 取到更多的轉讓金額,而實施的一個(ge) 策略。“通用價(jia) 格出得低些,但其可以實現地方政府做大的希望。”他判斷,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記者了解到,通用收購SGMW10%股權的出價(jia) 僅(jin) 為(wei) 3億(yi) 元人民幣。而時過境遷,SGMW已今非昔比。
數據顯示,2006年上汽通用五菱和五菱集團的總收入超過210億(yi) 元人民幣,而2002年合資前的年銷售收入僅(jin) 有48.4億(yi) 元人民幣,增長了3.5倍。從(cong) 合資前的2002年到2005年,上汽通用五菱的稅收從(cong) 2.8億(yi) 元人民幣增加到7.4億(yi) 元人民幣。2009年全年,上汽通用五菱的純利潤是18億(yi) 元人民幣,而今年1~6月份,純利潤已經達到了16億(yi) 元人民幣。目前,手握上汽通用五菱15.9%股權的五菱集團,每年分紅就超過2億(yi) 元,顯然,3億(yi) 元人民幣的收購價(jia) 格太低了。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自治區政府內(nei) 部一直存在兩(liang) 種聲音。一種聲音讚成讓出10%股權,以此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契機,另一種聲音則擔心賤賣國有資產(chan) 。
五菱的心結五菱集團屬於(yu)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資產(chan) ,其實廣西政府在此事上一直處於(yu) 動搖之中。這使得這場曆時五年之久的通用擴股事件遲遲沒有結果。長達五年的“拉力賽”中,通用中國區的高層已經換血。
2005年,時任通用中國公司董事長的墨斐最早與(yu) 廣西壯族自治區接觸並商談此事的。據通用一位前高管回憶,當時,廣西政府相關(guan) 人士表態:通用如果把重要的投資放在這裏,就同意轉讓股權,當時,通用就提出了轉讓10%股權的要求。而所謂重要項目,就是SGMW即將建設的柳州發動機廠。
已建成的柳州發動機廠毗鄰SGMW工廠,而當時,這塊地是政府規劃的綠化帶,按照政府的意思,希望這一項目能進入另一處開發區,不過由於(yu) 當時SGMW高管堅持要毗鄰SGMW工廠,當地政府最後做出了讓步。
發動機工廠塵埃落定,通用本也該順利接手股份,不過,地方政府還是謹慎地表明態度:10%股份不能一下子給,太多了,要分兩(liang) 次給,先給5%,以後再擇機給5%。而當時,正值通用中國管理層變遷,現任中國區CEO甘文維上任,墨斐升遷。初來乍到,甘文維覺得5%並不能幫助通用實現並表的願望,所以直接回應:要麽(me) 給10%,要麽(me) 就不要。甘文維沒有想到,這一拖,就拖了這麽(me) 久。
此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方麵也早就表態,股權可以出售給通用汽車,前提是通用汽車將一款中級車拿到柳州生產(chan) ,以帶動當地配套經濟的發展。7月18日,三方股東(dong) 共同發布了“寶駿”品牌,但五菱集團的上述表態卻平增了變數。
轉讓了10%股權後,僅(jin) 持有SGMW5.9%股份的五菱,至少在法律地位上會(hui) 失去話語權。
五菱集團很大一塊利潤來自於(yu) 零部件製造,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雖然銷售額增加了,但在SGMW配套體(ti) 係中所占份額卻減少了,加上SGMW發展乘用車,采用的主要是通用全球的供應體(ti) 係,這使五菱集團和當地政府不得不擔心日後零部件供應份額進一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