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近乎板上釘釘的山東(dong) 煤炭“七合一”大重組方案已證實生變。
8月3日,本報從(cong) 山東(dong) 省國資委獲悉,山東(dong) 省7家國有煤炭集團中規模最大的兗(yan) 礦集團被單列,不參與(yu) 大重組,而其餘(yu) 6家將合並為(wei) 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
這是繼完成山東(dong) 鋼鐵集團、山東(dong) 重工集團重組之後,山東(dong) 省對另一國有大戶——煤炭行業(ye) 實施兼並重組。在此之前,山東(dong) 國有煤炭大集團已醞釀了近3年。
據本報記者了解,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和籌備辦公室已於(yu) 近期低調成立,作為(wei) 整合國有煤炭資產(chan) 的平台,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注冊(ce) 資金100億(yi) 元,最遲將於(yu) 今年年底之前正式掛牌。
大集團框架初定按照山東(dong) 省國資委確定的最新重組方案,新礦集團、棗礦集團、淄礦集團、肥礦集團、臨(lin) 礦集團、龍礦集團合並為(wei) 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而兗(yan) 礦集團將作為(wei) 另一國有能源集團公司,被予以培植。
據本報了解,山東(dong) 省此舉(ju) 最大目的在於(yu) 由原先培植一個(ge) 超億(yi) 噸大煤炭集團,改為(wei) 培植兩(liang) 個(ge) 。2009年,兗(yan) 礦集團完成煤炭產(chan) 量3970萬(wan) 噸,排名山東(dong) 省七大煤炭集團之首,是山東(dong) 唯一一家擁有煤炭主業(ye) 上市公司的大集團,旗下兗(yan) 州煤業(ye) 在上海、香港、紐約三地上市。
據山東(dong) 方麵了解情況的人士介紹,籌備中的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注冊(ce) 資本100億(yi) 元,注冊(ce) 資本金將以現有6大煤炭集團相關(guan) 資產(chan) 評估後入股籌集。
對於(yu) 大集團的整合,山東(dong) 省的計劃是,在計劃成立的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平台上,對旗下6家煤炭企業(ye) 進行集團層麵的資產(chan) 整合,整合後6家企業(ye) 法人主體(ti) 不變。
8月2日,山東(dong) 省國資委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孔凡太出席淄礦集團工作會(hui) ,宣布山東(dong) 省國資委對該集團新的高層任命決(jue) 定,馬厚亮不再擔任淄礦集團董事長,調至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領導小組下設的籌備辦公室任主任。
相關(guan) 信息顯示,淄礦集團2002年完成公司製改革,2009年生產(chan) 原煤1323萬(wan) 噸,企業(ye) 總收入140億(yi) 元,在6大集團中排名中後。
不過,2009年,淄礦集團以5.5億(yi) 元的出價(jia) ,從(cong) 淄博市財政局手中受讓新華醫療221萬(wan) 國家股,成為(wei) 新華醫療第一大股東(dong) 。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此舉(ju) 是馬厚亮在任期間在資本市場上成功運作的一個(ge) 政績,加上其年齡在國有煤炭企業(ye) 集團高層中占優(you) 勢,這一工作經曆被認為(wei) 是其調任省能源集團籌備辦主任的重要因素。
鑒於(yu) 此,外界也猜測山東(dong) 大煤炭將以淄博礦業(ye) 集團為(wei) 主導進行資產(chan) 重組。
不過,本報記者就此致電山東(dong) 省國資委時,國資委有關(guan) 人士並未印證此說法。
據本報綜合掌握的多方信息,以誰為(wei) 主導重組山東(dong) 大煤炭集團本身是個(ge) 偽(wei) 命題,因為(wei) 重組後,仍然保留6家煤炭集團的法人地位,彼此之間仍然“平等”。
另據本報了解,山東(dong) 省有關(guan) 部門正在著手編製境內(nei)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3-5年規劃,目的是要借助上市公司資源優(you) 勢,將煤炭行業(ye) 的重組整合落腳到資產(chan) 證券化的軌道上。
而據目前形勢分析,山東(dong) 大煤炭實現資產(chan) 證券化,不外乎倚重新礦集團和淄礦集團。
新礦集團綜合實力位居6大煤炭企業(ye) 集團之首,2009年產(chan) 煤近2800萬(wan) 噸,產(chan) 值400多億(yi) 元,稍遜兗(yan) 礦集團。在新疆伊犁和內(nei) 蒙古上海廟兩(liang) 地獲得資源儲(chu) 量200多億(yi) 噸,自今年起,煤炭產(chan) 能將連續實現千萬(wan) 噸級遞增。
去年以來,新礦集團一直在就借殼上市進行多方談判。消息人士告訴本報,魯銀投資的殼資源仍然在山東(dong) 省國資委手中並未處置,魯銀投資將是省內(nei) 大企業(ye) 集團重組並同步推進資產(chan) 證券化的平台。
而據內(nei) 部消息,去年新礦集團便與(yu) 魯銀投資就借殼上市商談多次,至今未果,業(ye) 界人士分析或與(yu) 山東(dong) 省大煤炭企業(ye) 集團組建方案未定有關(guan) 。
從(cong) “7變1”到“6變1”背後不過,將擁有在上海、香港、紐約三地上市的兗(yan) 州煤業(ye) 的兗(yan) 礦集團獨立,另外謀劃大煤炭集團“6變1”方案,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說,其中另有隱情。
這位消息人士分析,保持兩(liang) 大煤炭集團的局麵,使在海內(nei) 外三地上市並擁有多處海外資產(chan) 的兗(yan) 州煤業(ye) 獨立於(yu) 大煤炭重組格局之外,與(yu) 資產(chan) 整合難度大、各方麵資產(chan) 重組成本高有關(guan) 。
另一方麵,由於(yu) 兗(yan) 礦集團擁有資本市場平台,融資能力和擴張能力強,已經形成了良好政治生態和自我發展的支撐力。
兗(yan) 礦集團於(yu) 2004年全資收購澳大利亞(ya) 澳斯達煤礦。2010年1月,兗(yan) 礦集團旗下兗(yan) 州煤業(ye) 再度成功並購澳大利亞(ya) 菲力克斯資源有限公司。兗(yan) 礦集團在澳大利亞(ya) 控製的煤炭儲(chu) 量就達15億(yi) 噸,原煤年權益產(chan) 量超1000萬(wan) 噸,為(wei) 國內(nei) 產(chan) 量的1/3。
在資本運作方麵,本報獲知,兗(yan) 礦集團也在爭(zheng) 取5年內(nei) 培植1-3個(ge) 上市公司,其中,兗(yan) 礦財務公司申辦已獲得中國銀監會(hui) 批準。
該人士認為(wei) ,兗(yan) 礦集團在走出去、運作資本市場方麵的實力並非每個(ge) 集團都有,鑒於(yu) 資產(chan) 重組、人員調整等各方麵的複雜性,以兗(yan) 礦集團為(wei) 主導重組另外6家煤炭集團,未必會(hui) 對兗(yan) 礦集團的良好“生態”形成加數效應。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一位山東(dong) 國企老總也曾向本報記者坦言,煤炭大集團並非越大越好,煤炭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的管理邊界有其規模限製,他認為(wei) ,“7變1”後攤子鋪得過大,並不利於(yu) 安全生產(chan) 管理。
不過本報另外獲悉,保留一定程度的競爭(zheng) ,利用市場競爭(zheng) 機製的“鯰魚效應”,使“1+1>2”,也是山東(dong) 省最終確定保持兩(liang) 大煤炭企業(ye) 集團格局的另一深意。
根據目前煤炭行業(ye) 局勢,“6變1”後的山東(dong) 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今年煤炭產(chan) 能7500萬(wan) 噸,2011年將達到1.5億(yi) 噸,將成為(wei) 全國第三大煤炭企業(ye) 集團。
本報還得知,作為(wei) 山東(dong) 煤炭的龍頭老大,兗(yan) 礦集團打算用3年時間,成為(wei) 經濟總量比2009年翻一番,煤炭產(chan) 量過億(yi) 噸、銷售收入過千億(yi) 的大型跨國能化公司。目前,兗(yan) 礦集團累計獲得外部煤炭資源儲(chu) 量250億(yi) 噸,占山東(dong) 省外煤資源總量的半壁江山。
不過,無論是“6變1”,還是“7變1”,山東(dong) 省煤炭整合重在開發省外煤炭資源中謀求話語權,減少內(nei) 部消耗競爭(zheng) ,形成山東(dong) 煤炭統一品牌、統一對外開發優(you) 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