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業(ye) 務持續虧(kui) 損難以持續,因此繼Uber和Lyft上市後,滴滴也開始籌集新資金了。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滴滴計劃募資最高20億(yi) 美元,並將以與(yu) 去年7月從(cong) Booking籌集資金時同樣的價(jia) 格增發股票。知情人士表示,在這一輪注資後,滴滴的估值可能達到620億(yi) 美元。目前,滴滴的股東(dong) 包括軟銀、蘋果、阿裏巴巴和騰訊。對此,軟銀和騰訊方麵拒絕對此置評。
自去年經曆了兩(liang) 次公共安全事件後,滴滴遭遇嚴(yan) 重的輿論危機,除了下線發展勢頭正好的順風車業(ye) 務,許多海外擴張進度也悄然放緩。目前盡管滴滴目前網約車的日單量已經達到2400萬(wan) ,占據市場絕對優(you) 勢,持續的補貼還是給滴滴造成了較大的虧(kui) 損壓力。
滴滴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滴滴網約車業(ye) 務各類成本費用的總和(21%)已經超過實際收取的服務費(19%),其間的差額(2%)便是滴滴的虧(kui) 損。36氪此前獨家披露,滴滴在2018年虧(kui) 損達到109億(yi) ,司機補貼113億(yi) 元。
據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滴滴在2017年籌集資金時擁有120億(yi) 美元的現金儲(chu) 備。該名知情人士透露,滴滴2018年底債(zhai) 務後的淨現金僅(jin) 剩77億(yi) 美元。
盡管持續補貼虧(kui) 損下,滴滴依舊麵臨(lin) 著合規運力不足的難題,為(wei) 了幫助實現盈利,調節運力和打車供需關(guan) 係,滴滴在北京地區開始試行調價(jia) 。然而,拿到錢之後的滴滴要解決(jue) 的事情還有很多。
首先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新造車和主機廠湧入網約車市場,以及地區嚴(yan) 格的營運規範的製定,乘客和司機雙邊市場的成本將會(hui) 持續上漲,因此在滿足雙邊需求的前提下,建立燒錢補貼以外的盈利循環,是滴滴需要解決(jue) 的一大問題。
此外,滴滴在網約車以外的盤子也鋪得很大,其中有一些新業(ye) 務正處於(yu) 投入期,比如海外業(ye) 務、自動駕駛、車後市場等。這也對滴滴後續的現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次籌集資金之後,滴滴的下一步便是上市。不過這一步也並不那麽(me) 好走,Uber和Lyft便是前車之鑒。
Lyft和Uber在今年早些時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後進行了交易,在上市以後的一段時間內(nei) ,繼續以低於(yu) 其各自的發行價(jia) 的價(jia) 格進行交易,5月份達到了曆史最低交易水平。盡管兩(liang) 者已經從(cong) 低穀恢複,兩(liang) 者的股市表現其實也測試了投機者們(men) 對於(yu) 持續虧(kui) 損公司的投資興(xing) 趣。在Uber和Lyft上市後,未來滴滴還能否創造下一個(ge) 神話,一切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