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宣布要開通國內(nei) 民營航空首條國際航線、被業(ye) 內(nei) 視為(wei) 民營航空發展楷模的春秋航空,眼下被罷飛疑問所纏繞。
“聽說近日少數飛行員在鬧情緒,認為(wei) 今年公司效益不錯,想在公司五周年紀念之際7月28日飛茨城這天開始,以請假的方式給公司施加點壓力,讓公司多發些錢……”在西祠胡同一個(ge) 專(zhuan) 門由春秋航空飛行員所開辟的討論版,如此引用了據稱是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在講話稿的內(nei) 容。
自可靠消息源也獲悉,大約30名春秋航空機長自7月31日起以要求改善待遇為(wei) 由,與(yu) 公司交涉,並導致總共擁有21架A320飛機的春秋航空不得不停飛至少其中3架。
但8月2日春秋航空發言人張武安否定了上述消息。張武安對本報記者表示,暑期高溫天氣,為(wei) 預防台風等原因,防止世博期間過多延誤,故調配運力,壓縮了少數航班。他強調,春秋飛行員“罷工”之說是捕風捉影。
罷飛還是航班調整?
根據民航資源網在8月2日向本報提供的日數據,在7月31日與(yu) 8月1日兩(liang) 日,春秋航空共取消了自上海虹橋和浦東(dong) 機場始發的14個(ge) 航班,涉及海口、溫州、三亞(ya) 、福州、大連、張家界與(yu) 廈門7個(ge) 航點,不過海口航點是自6月30日起便由於(yu) 運力調整而停飛。
截至記者發稿時,上述航班在8月2日的正常率尚未完成統計,包括廈門機場在內(nei) 的部分機場負責人表示並沒有接獲春秋航空的任何航班最新安排通知。
然而,上述由春秋航空飛行員所開辟的討論版上有消息指,由於(yu) 部分飛行員“罷飛”,目前春秋航空還在執飛的飛機為(wei) 18架,即有3架處於(yu) 停放狀態。根據春秋航空的排班強度(平均每天執飛6個(ge) 航班),約需12名飛行員輪班方能保障一架飛機正常執飛,以此推算,春秋或有約30名飛行員參與(yu) 了“罷飛”。
獲悉,受此事影響,春秋航空原定於(yu) 8月4日與(yu) 8日先後投放於(yu) 沈陽機場,分別執飛來回西安與(yu) 來回成都航線的兩(liang) 架飛機,或需重新安排。
張武安指這些皆為(wei) 匿名說法,不足采信。但上述描述獲得了熟悉春秋航空情況的消息人士認可,該人士稱帖子的內(nei) 容均來自春秋航空內(nei) 部文件,是可信的。其亦表示目前“罷飛”的均為(wei) 春秋航空的機長,參與(yu) 者年齡均在盛年,沒有副機長參與(yu) ,事件爆發的原因包括工作強度過高,以及要求春秋航空提高待遇和落實員工持股。
事實上,“同樣飛A320飛機,春秋航空的機長月薪普遍在6萬(wan) 左右,南航的大概在4萬(wan) 左右。”有南航的知情人士如是透露說。
然而,一些聲稱參與(yu) 了“罷飛”的春秋航空機長指責,盡管春秋航空在成立之初拿出了比國有航空公司行業(ye) 水平高30%的薪酬,但此後公司就沒有進行任何加薪,而且春秋航空執飛的時刻普遍不佳,導致飛行員作息不規則。根據春秋的時刻表,不少航班均在淩晨5點左右或深夜12點至1點期間起降。
持股計劃之問至於(yu) 備受關(guan) 注的員工持股計劃,根據春秋航空在2009年對媒體(ti) 的說法,王正華5年來將公司80%的股權陸續分給了近500名幹部員工。
不過根據上述疑似王正華發言稿的表述,王正華是將70%的公司股份分給了公司員工。但自稱春秋航空飛行員的人稱,持股計劃僅(jin) 落實到包括春秋集團副總裁李德山、春秋航空有限公司運行副總魏天力、春秋航空有限公司總飛行師沈威、春秋航空有限公司飛行部政委朱端明、春秋航空有限公司飛行部副經理王剛以及飛行部三個(ge) 中隊的中隊長等中高管理層。
還有匿名消息人士表示,所謂70%的員工持股,係由原春秋旅遊的10多名老股東(dong) 持有62%,春秋旅遊和航空板塊共計100多名的新股東(dong) 合共持有餘(yu) 下的8%。張武安對此回應稱,公司有給骨幹飛行員的持股計劃,但由於(yu) 公司非上市公司,若無董事會(hui) 授權,不能進一步介紹持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