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穀歌、蘋果圍攻:運營商或淪為管道

  這是一座寧靜、爛漫的北歐城市,挪威首都奧斯陸,由於(yu) 地處北緯60度,在“極晝”的冬季,每天光照僅(jin) 兩(liang) 三個(ge) 小時。“那時,人容易變得抑鬱。”羅誌宇說。但這絲(si) 毫沒有影響他在這裏紮根。

  四年前,一次到Opera總部考察活動的因緣際會(hui) ,來自中國的羅誌宇最終選擇在奧斯陸與(yu) Opera來自全球60多個(ge) 國家的員工一起“瀏覽”比特世界。

  作為(wei) 現存曆史最悠久的瀏覽器公司,Opera亦曾像挪威的冬季一樣,品嚐過黑夜漫長的滋味。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網景(Netscape)等瀏覽器巨頭均由於(yu) 戰線過長、效率低下,難敵微軟等原因觸礁倒閉。

  Opera終於(yu) 還是存活了下來,盡管其在PC互聯網領域的瀏覽器市場份額難望微軟IE之項背。

  “最關(guan) 鍵的原因就是Opera沒有做過度的商業(ye) 開發,一直專(zhuan) 注於(yu) 最前端產(chan) 品的研發。”在記者近日於(yu) Opera總部的多日采訪過程中,該公司不少“老員工”如此總結。

  厚積得以薄發的節點在於(yu) 移動互聯網。隨著3G在全球的大麵積部署,智能手機成為(wei) 各大瀏覽器的新戰場,Opera則打了一個(ge) 不折不扣的翻身仗。根據StatCounter Global的統計數據,目前Opera是全球唯一在移動瀏覽器市場占有率超過25%的廠商,大名鼎鼎的蘋果、諾基亞(ya) 、黑莓、穀歌則通通被其拋在身後。

  “未來Opera還會(hui) 繼續專(zhuan) 注於(yu) 瀏覽器領域的技術開發和商業(ye) 探索。”Opera上任不久的首席執行官Lars Boilesen(以下簡稱“Lars”)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跨平台戰略“為(wei) 用戶提供一個(ge) 跨設備、跨平台和跨操作係統的瀏覽器是Opera公司的目標。”Lars表示。

  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過後,跨界戰略就一直是Opera找出的一條與(yu) 微軟IE迥異的生存之道。當微軟IE以免費捆綁形式在PC產(chan) 業(ye) 中大行其道時,Opera則開始悄然研發多平台應用環境,將瀏覽器推廣到除PC之外的手機、PDA以及任天堂Wii等遊戲終端,避開與(yu) 微軟的正麵競爭(zheng) 。

  2002年前後,受益於(yu) 全球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發展,Opera依靠Opera mobiles和Opera Mini等移動終端瀏覽器產(chan) 品一舉(ju) 獲得商業(ye) 突破。2004年,Opera在挪威奧斯陸證券交易所上市。至此,Opera有了充分的資金後盾,開始投入更大規模的技術研發。

  下注技術研發為(wei) Opera帶來的不僅(jin) 是第三方機構測評中的“全球最快的瀏覽器”,更令其基於(yu) 瀏覽器衍生出很多酷炫的應用,例如:Opera Widget就能給用戶提供twitter、穀歌翻譯和電子書(shu) 籍閱讀器等便捷的應用;Opera Mail能提供不在線也能訪問電子郵件的功能。

  根據Opera最新數據顯示,Opera Mini目前已經運行在超過3000款不同手機上,每天為(wei) 10億(yi) 以上的網頁瀏覽量提供服務。截至2010年5月,Opera Mini的全球活躍用戶已超過6000萬(wan) 。

  而這些數據為(wei) Opera帶來的則是其財報上的“真金白銀”——Opera 2009年的總收入就達到6.127億(yi) 挪威克朗(約9915萬(wan) 美元),201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則為(wei) 1.5 億(yi) 挪威克朗(約2427萬(wan) 美元)。

  上述收入主要來自兩(liang) 個(ge) 渠道:一種是與(yu) OEM製造商合作,在其設備上預裝瀏覽器,收取授權費;另一種是和互聯網服務商合作,通過在瀏覽器上內(nei) 置其服務(如搜索等),然後按流量與(yu) 服務商分成。

  抱團運營商作為(wei) 不依附於(yu) 操作係統或手機終端廠商的獨立瀏覽器企業(ye) ,上述兩(liang) 種商業(ye) 模式讓Opera避免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目前,國內(nei) 包括ucwebs、3G門戶等在內(nei) 的瀏覽器廠商也在進行這些商業(ye) 模式的嚐試,但普遍都還處於(yu) “燒錢”階段。

  很顯然,Opera並不滿足於(yu) 此。尤其是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Opera因部分合作廠商削減了IT投入,不得不裁員並一次性支付470萬(wan) 美元的遣散費,其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也由盈利轉為(wei) 虧(kui) 損。

  此次時刻,“進行更多的商業(ye) 開發”被擺上Opera董事會(hui) 的日程表。今年1月份,Opera董事會(hui) 首先對高層管理做出調整。執掌Opera帥印14年之久的譚詠文(Jon S.von Tetzchner)轉而擔任戰略指導工作,原首席商務官Lars升任CEO。

  Lars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承:“Opera目前的確對商業(ye) 開發比較迫切。”而其上任後重要一項商業(ye) 改革就是加大和運營商的合作。

  Opera認為(wei) ,其與(yu) 運營商合作的邏輯在於(yu) ,他們(men) 都麵臨(lin) 著兩(liang) 大共同“敵人”——蘋果和穀歌。前者從(cong) 硬件進入軟件,硬生生搶奪了運營商最為(wei) 看重的增值業(ye) 務;穀歌從(cong) 互聯網進入硬件,直接用免費androids平台擠占運營商的空間。與(yu) 此同時,蘋果的Safari瀏覽器和穀歌的Chrome瀏覽器也在悄然蠶食Opera的地盤。

  “Opera將為(wei) 運營商提供瀏覽器,費用則按活躍用戶量收取。”Lars表示,這是一種嶄新的商業(ye) 模式,將不僅(jin) 幫助運營商提升服務,也給瀏覽器公司帶來新的收入渠道。

  記者:今年1月份,你接替譚詠文擔任CEO被認為(wei) 是Opera開始加大商業(ye) 開發的信號。你是否已經找到了新的收入渠道?

  Lars:Opera的確對於(yu) 商業(ye) 開發比較急切。今後,我們(men) 將不僅(jin) 僅(jin) 和手機製造商合作,還將更加重視和運營商的合作。當今的移動市場,有些大企業(ye) 想占據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既做操作係統、瀏覽器,也做硬件、網絡應用等。如果他們(men) 成功的話,移動運營商就會(hui) 淪為(wei) 純粹的渠道商。目前,運營商們(men) 已意識到這一點,並積極和更多夥(huo) 伴合作。
記者:Opera把更多精力放在運營商身上,這會(hui) 產(chan) 生多少額外的成本增長?

  Lars:我們(men) 為(wei) 運營商推送的任何一個(ge) 產(chan) 品線,都是基於(yu) 同一個(ge) 內(nei) 核。因此,這是一個(ge) 很自然的過程。

  記者:這種新的合作策略對Opera帶來的收入增長,將會(hui) 在什麽(me) 時候體(ti) 現出來?

  Lars:這將由運營商付費的Opera Mini用戶數量決(jue) 定。2009年9月,這部分用戶大約是100萬(wan) ,今年1月份已到200多萬(wan) ,現在是500多萬(wan) 。運營商按照活躍用戶的使用量,每個(ge) 月付給我們(men) 錢。如果活躍用戶量增長非常快的話,很顯然,我們(men) 收入將很可觀。這個(ge) 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記者:你怎麽(me) 看蘋果、穀歌等巨頭在移動領域商業(ye) 模式未來的發展前景?

  Lars:這個(ge) 很難去預測。不過,運營商已經有所反應,他們(men) 需要和我們(men) 的合作。至於(yu) 這個(ge) 模式以後的發展,我們(men) 不得而知。

  記者:Opera如何定位中國市場,有何新的布局?

  Lars:Opera是2006年在中國設立代表處。在投入不大的情況下,我們(men) 認為(wei) Opera在中國發展已很不錯。現在要做的是,加快尋找更多人才並更深入和中國本土公司合作。目前,我們(men) 在印度尼西亞(ya) 和俄羅斯都有百分之幾十的市場份額,我們(men) 希望在中國也能實現這個(ge) 數字。

  記者:中國市場很特殊,很多外企都有水土不服現象。Opera如何破解這一魔咒?

  Lars:中國是一個(ge) 非常有潛力的市場。但我們(men) 現在中國若想要處於(yu) 領先的地位,確實也有難度。我們(men) 意識到,在中國必須要按照中國人的思路進行運營。目前,我們(men) 主要是尋找本土合作夥(huo) 伴,讓他們(men) 幫助我們(men) 提供更多本地化服務。同時,我們(men) 也會(hui) 優(you) 化網站,並逐漸加深對中國用戶的了解。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