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係重組完成後,李嘉誠大幅賣股套現,專(zhuan) 注慈善公益,連給市場派“定心丸”的事都讓給兒(er) 子了。
2015年1月9日,長江實業(ye) 與(yu) 和記黃埔同時發布公告宣布將進行重組,轟動香江兩(liang) 岸。彼時,兩(liang) 家公司有股權隸屬關(guan) 係,長和係的掌門人還是李嘉誠。
8月11日,兩(liang) 家公司重組成功的兩(liang) 個(ge) 月後,長江和記實業(ye) (00001.HK)(下稱“長和”)旗下的屈臣氏在全球第12000家分店的開門活動在銅鑼灣舉(ju) 行,平時不喜交際的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李澤钜竟然現身了,還開腔強調長和將持續在香港投資,“香港是我們(men) 的家,在家裏創造出一個(ge) 新的裏程碑,對我來講是特別有意義(yi) 的。”此時,雖然董事局坐席並未發生改變,但給市場派“定心丸”的事,李澤钜居然代替李嘉誠幹了。
“一般這些穩定投資信心的話都是由李嘉誠來說的,[香港注冊(ce) 公司]大家對香港企業(ye) 家其實是有期待的。”豐(feng) 盛金融資產(chan) 管理部分析員馮(feng) 宏遠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即將到來的8月25日,長和將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的半年業(ye) 績,這是長和係重組後向市場遞交的首份業(ye) 績,因此令市場非常期待。不過,就在半年報公布前夕,李家的一舉(ju) 一動,似乎正預示隨著重組的成功,“交接班”也接近尾聲了。
2015年6月3日,隨著長實地產(chan) (01113.HK)(下稱“長地”)的掛牌,標誌著長江實業(ye) 和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重組正式畫上句號,李氏家族的商業(ye) 王國開始新的征程。
重組完成後,長和係資產(chan) 的股權架構由原來的三層縮減為(wei) 兩(liang) 層。李氏家族信托將成為(wei) 長和、長地的直接控股股東(dong) ,李嘉誠分別擔任兩(liang) 公司主席,其長子李澤钜擔任副主席及(聯席)董事總經理。
曾有資深港股分析師表示,重組的目的除提升股東(dong) 價(jia) 值和股價(jia) ,把原來交叉持股的複雜型關(guan) 聯集團整合為(wei) 單一的控股公司外,還有強化李氏家族領導、為(wei) 交接班消除政治風險的考慮。
長和官網顯示,6月以來,[注冊(ce) 美國公司]關(guan) 於(yu) 長和企業(ye) 本身的新聞隻有一則,是8月6日關(guan) 於(yu) 長和與(yu) VimpelCom成立合資公司營運意大利電訊業(ye) 務的。新聞稿稱,長和與(yu) VimpelCom訂立協議,合組50/50的合資企業(ye) ,共同擁有並營運長和旗下的3Italia與(yu) VimpelCom旗下的WIND在意大利的電訊業(ye) 務,整筆交易的價(jia) 值達到218億(yi) 歐元。
這一次合作徹底改變了意大利電信行業(ye) 的格局,使得長和又一次在歐洲的版圖上搶占先機,合資公司在意大利電訊市場獲得了龍頭地位,並在歐洲市場取得第4名的名次,一旦交易通過,這將成為(wei) 意大利8年以來最大的一宗並購交易。
但是,由於(yu) 近來歐元的貶值及油價(jia) 的下挫,讓人覺得長和此時大舉(ju) 投資歐洲有些奇怪。
瑞信發表報告稱,受歐元貶值和油價(jia) 大跌的影響,長和在歐洲地區的3G、零售及港口等業(ye) 務都會(hui) 直接受到損害,該行預計長和2015年上半年的EBIT(除稅息後盈利)將出現4%的倒退,至296億(yi) 港元。
“新成立的兩(liang) 個(ge) 公司注冊(ce) 地在開曼,上市地在香港,營業(ye) 地在全球。它們(men) 是全球化、多元型、綜合性的財閥,歐洲、美國、亞(ya) 太,任何一個(ge) 地區的政治經濟危機都不足以動搖這個(ge) 巨無霸的根基。”上述分析師表示,像歐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等都有去本地化的意圖,理清思路也是為(wei) 下一代接班掃清障礙。
而李澤钜8月11日的高調現身似乎也正在告訴市場,李家的“交接班”快完成了。
眾(zhong) 所周知,李澤钜平時很少見傳(chuan) 媒,每年隻有在全年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才會(hui) 露一次麵,而且,與(yu) 李嘉誠開朗的性格不同,李澤钜在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大部分時間都是沉默地記筆記,李嘉誠自己也曾承認,李澤钜並不喜歡應酬。
馮(feng) 宏遠對本報記者稱,大家對香港的企業(ye) 家都會(hui) 有所期待,尤其在最近香港股市並不太好的情況下,大型企業(ye) 家開腔支持繼續在香港投資的聲音顯得尤其重要。
但是,就如上述市場分析人士所言,長和係重組前後,穩定投資信心的話此前都是由李嘉誠來說的。
另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長和在完成整合後,盡管從(cong) 控股權的層麵並沒有直接反映這是李嘉誠為(wei) 了接班人作準備,但實際上,從(cong) 長和與(yu) 長地的具體(ti) 分工和前景來看,這確實跟接班人有一定關(guan) 係。而此次李澤钜出席屈臣氏旗艦店的開幕儀(yi) 式,並在媒體(ti) 麵前發聲,可能是為(wei) 了接班作準備。
李超人專(zhuan) 注“第三個(ge) 兒(er) 子”
自從(cong) 今年6月長和完成重組以來,更多的新聞則是來自李嘉誠基金會(hui) 的公益慈善項目,在長和的官方網站,大部分的新聞都來自李嘉誠基金會(hui) 。
6月26日,李嘉誠作為(wei) 汕頭大學校董會(hui) 名譽主席,在汕頭大學畢業(ye) 典禮上致辭時,告誡年輕人“同理心”是回報最好的投資,而李嘉誠基金會(hui) 對汕頭大學的支持款項至2018年將達到80億(yi) 港元。
7月21日,李嘉誠向衛生部原副部長兼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hui) 理事長黃潔夫負責的器官捐贈項目捐資800萬(wan) 元,作為(wei)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hui) 的種子基金。
8月3日,李嘉誠基金會(hui) 通過多媒體(ti) 投影的方式,把瀕危動物的影像投射到紐約帝國大廈的外牆上,希望社會(hui) 能夠正視生物滅絕對人類的影響,提高生態保育意識。
這一係列的舉(ju) 動,都顯示了李超人已經開始把一部分精力轉向公益慈善事業(ye) ,開始為(wei) 退休作準備。
李嘉誠基金會(hui) 創辦於(yu) 1980年,其三大核心策略為(wei) 培育奉獻文化、推動教育改革、支持醫療發展。李嘉誠更一直對外宣稱,基金會(hui) 是他的“第三個(ge) 兒(er) 子”,並投入了其三分之一的資產(chan) ,自成立至今,李嘉誠基金會(hui) 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ye) 的捐款超過170億(yi) 港元,其中87%用於(yu) 支持大中華地區項目。
除了慈善以外,李嘉誠還偶爾炒炒股,但隨著6月3日長和重組的完成,李嘉誠當天拋售了不少手中的股,其中包括軍(jun) 工股中航國際(00161.HK)、中航工業(ye) (00232.HK)等一共6隻股票,如果按照6月3日當天的收市價(jia) 計算,大約套現15億(yi) 港元。
不過有賣就有買(mai) ,最近港股表現極弱,李嘉誠也忍不住抄了一把底。8月14日,五龍電動車(00729.HK)在港交所的公告顯示,李嘉誠以每股0.46港元的價(jia) 格,買(mai) 入了公司7.43億(yi) 股,總代價(jia) 3.42億(yi) 港元,而他目前持有五龍電動車14.57億(yi) 股,占已發行股本比例7.96%。
泓福證券聯席主席林嘉麒對記者表示,李嘉誠的這項投資可能與(yu) 之前他在美國投資的人造雞蛋一樣,屬於(yu) 李嘉誠個(ge) 人名義(yi) 投資的項目,不會(hui) 與(yu) 李嘉誠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太多交集。而且,電動車項目的投資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暫且不論項目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成效,另一方麵,雖然能夠吸引李嘉誠的眼球,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成功。
李嘉誠現在持有的股份還有中國資源交通(00269.HK)和瑞年國際(02010.HK),他在2014年8月27日買(mai) 入中國資源交通40.63億(yi) 股,今年2月再次增持,目前持有這家公司43.33億(yi) 股,以昨日收市價(jia) 0.062港元計算,市值相當於(yu) 2.52億(yi) 港元,在2014年8月27日,中國資源交通的股價(jia) 是0.32港元。
而他在2014年11月5日買(mai) 入瑞年國際5628.7萬(wan) 股,至今未拋,若以昨日收市價(jia) 1.57港元計算,總市值為(wei) 8837萬(wan) 港元,2014年11月5日當天收市價(jia) 為(wei) 2.6港元。
現在看來,李超人上述兩(liang) 項投資目前仍處於(yu) 浮虧(kui) 狀態。
小小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李嘉誠的另一個(ge) 兒(er) 子李澤楷則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日前,他旗下的香港電訊(06823.HK)宣布推出“拍住賞”手機錢包服務,用戶儲(chu) 值後可以在香港超過6000家零售店進行支付,儲(chu) 值及每日增值上限均為(wei) 1萬(wan) 港元,還能在實體(ti) 店每次最多消費1000港元。
這項服務的推出意味著香港電訊已經成為(wei) 發卡機構,而且比八達通在支付市場的消費金額和儲(chu) 值金額都要高出許多,算是打破了八達通在香港的多年壟斷地位。
而且,這項服務是香港第一家可以提供點對點轉賬的機構,客戶隻需要將手機互相碰一下,就可以實現即時付款或收款。
其實,通過李澤楷的背景不難發現,他一直在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1983年,他入讀斯坦福大學電腦工程係,1991年回香港後,從(cong) 投資4億(yi) 美元創立StarTV開始,就一直在做相關(guan) 的事情。
自從(cong) 2013年12月,李澤楷旗下香港電訊公布,以24.25億(yi) 美元的價(jia) 格收購CSL(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香港電訊在申請收購CSL的文件中顯示,以用戶數量計算,CSL及香港電訊公司分別占流動電訊市場份額約20%及11%,而和記電訊香港(00215.HK)旗下的3香港是最大的電訊商,用戶市場占有率達到24%,根據和記電訊最新公布的半年報,公司在香港及澳門的總客戶人數約為(wei) 290萬(wan) 名。
這意味著香港大約有55%的流動電訊業(ye) 務屬於(yu) 李家,唯獨剩下中移動(00941.HK)旗下的中移動香港和數碼通(00315.HK)。
近年,除了電訊行業(ye) ,李澤楷還進軍(jun) 保險領域,2012年10月19日,盈科拓展以21.4億(yi) 美元的價(jia) 格,收購了ING在中國香港、澳門和泰國的保險業(ye) 務,隨後改名為(wei) “富衛”。
市場一直有言論稱李嘉誠對兩(liang) 個(ge) 兒(er) 子略顯偏心,不過李嘉誠在2012年曾在公開場合回應稱,“Richard(李澤楷)有自己很喜歡的事業(ye) ,我會(hui) 全力幫他。我支持他的這些新業(ye) 務,如果不成事,我會(hui) 預備些錢讓他發展新事業(ye) 。”
相關(guan) 新聞:
王健林超越李嘉誠成為(wei) 全球華人首富
截至今年6月初,王健林財富達到2600億(yi) ,比去年增長一半以上,主要原因是萬(wan) 達商業(ye) 及萬(wan) 達院線股價(jia) 的大漲。萬(wan) 達院線登陸A股後市值升至1300億(yi) 元,萬(wan) 達商業(ye) 總市值更是高達3300億(yi) 港幣,王健林這兩(liang) 部分財富分別高達850億(yi) 和1400億(yi) 。
作為(wei) 國際化發展最活躍的企業(ye) 家之一,王健林今年1月又以4500萬(wan) 歐元入股歐洲頂級足球俱樂(le) 部——馬德裏競技。
87歲的李嘉誠以2000億(yi) 元財富位列全球華人富豪第二位。旗下長江實業(ye) 主要經營地產(chan) 、酒店及多樣化投資。目前他在英國的投資已包含3個(ge) 港口、3家連鎖店以及鐵路集團、電網公司、煤氣公司和水務公司等。今年3月,他又買(mai) 下英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O2。李嘉誠目前正麵臨(lin) 兩(liang) 個(ge) 兒(er) 子李澤楷和李澤钜接班的關(guan) 鍵時刻。
李嘉誠軍(jun) 師拋售房產(chan) 馬雲(yun) 15億(yi) 港元接盤山頂豪宅
豪宅的前主人是曾被稱為(wei) 小超人李澤楷的“太傅”、李嘉誠的“軍(jun) 師”,在電訊盈科(00008.HK)裏任前副主席的袁天凡和其妻子——被稱為(wei) “恒生一姐”的李慧敏在2000年以1.635億(yi) 元港元(約1.35億(yi) 元人民幣)買(mai) 下的。
在這15年間房產(chan) 升值超過13億(yi) 港元(約10.725億(yi) 元人民幣)。在此之前,該豪宅為(wei) 比利時領事官邸,是比利時政府在1959年以15.5萬(wan) 港元(約12.79萬(wan) 元人民幣)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