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趕集網楊浩湧:半年50億美元培訓藍領互聯網工人

趕集自己不做培訓,而是平台。在這個(ge) 平台上,有培訓機構,有雇主,也有求職人員。我們(men) 的培訓與(yu) 現在的大學不一樣,我們(men) 可以包找工作:比如一家公司需要什麽(me) 技能的人,數量多少,我們(men) 就線上攬人,直接培訓。


互聯網生產(chan) 、消費的主力,正在從(cong) 以程序員、工薪階層為(wei) 代表的白領轉向,他們(men) 包括快遞員、美甲師、到家阿姨、按摩師、廚師……

這是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後,互聯網之下正在發生的人口結構的深刻變革,是互聯網的人口質變。

中央政府正在力推互聯網+以完成產(chan) 業(ye) 升級。本報記者調查所得,互聯網人口繼續下沉到城市的藍領階層,他們(men) 通過互聯網平台完成業(ye) 務,不僅(jin) 完成了對原搜索內(nei) 容、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互聯網業(ye) 務內(nei) 涵的改造,更借此完成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生活業(ye) 態的升級改造,是為(wei) “+”。

而這,是在質變中的互聯網中國。

趕集是以招聘為(wei) 切入點,切入到“藍領互聯網”。趕集針對“藍領互聯網”應用與(yu) 服務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ge) 團環。

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加速消失,而屬於(yu) 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卻重又到來。

這使得“藍領”成為(wei)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力量。圍繞他們(men) 是巨大的生意,僅(jin) 今年上半年這一領域的投資超過百億(yi) 美元,包括滴滴快的、Uber、美團、一畝(mu) 田、車易拍、百姓網、外賣、糯米……

這100億(yi) 美元,一半用於(yu) 給用戶發紅包,另外一半用於(yu) 發展藍領產(chan) 業(ye) 工人。包括快遞員,美甲師,到家阿姨,按摩師,廚師等。藍領互聯網工人,是藍領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也就是說,半年來投向培訓藍領互聯網工人至少已投資了50億(yi) 美元,而這隻是開始。

這是經濟結構、消費結構,特別是互聯網開始悄然發生內(nei) 核變化的基礎要件。

在看來,未來十年是“藍領崛起”,這包括:一是生產(chan) 者層麵,不僅(jin) 包括“碼農(nong) ”,也包括阿姨、美甲師、快遞員等;二是互聯網服務消費者層麵,不僅(jin) 包括城市白領,更包括藍領;三是全球布局層麵,互聯網重心從(cong) 歐美“白領國家”向中國、巴西、印度這樣的“藍領國家”開始轉移。

趕集網楊浩湧最近喜歡跟朋友交流跑步心得,即使是那些還沒有跑步的朋友,隻要是好友。比如浪淘金CEO周傑,最近一次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浩湧勸我跑步,說自己跑步有癮了,每周至少兩(liang) 次。周傑是全球前200名員工,早期曾負責穀歌廣告係統的開發,也是趕集網的早期投資者。

楊浩湧另一個(ge) 跑友是58同城CEO。姚勁波此前很少體(ti) 育運動,兩(liang) 家公司合並後,兩(liang) 人必須在一起商量趕集58整合的事情,楊浩湧就約姚勁波來奧森跑步,姚勁波居然也答應了,現在竟然也開始練習(xi) 跑步。如果時間回到今年4月17日以前,沒有人會(hui) 相信兩(liang) 個(ge) 人會(hui) 在一起跑步:趕集與(yu) 58在分類信息行業(ye) 裏麵近乎天敵,橫梗在他們(men) 之間的隻有戰爭(zheng) ,沒有和平,遑論友誼?

4月17日之後,一切變得不同,趕集與(yu) 58在一起了。合並之後,楊浩湧與(yu) 姚勁波同時任聯席董事長、聯席CEO。

合並後,兩(liang) 家公司市值突破100億(yi) 美元,不再是小公司。兩(liang) 家公司的業(ye) 務進行縱向劃分,分類信息,招聘,車,房,O2O服務分屬楊浩湧、姚勁波兩(liang) 人。楊浩湧把58趕集這種對等合並之後形成的組織架構稱為(wei) “聯邦製”。“聯邦製”的核心是資源共享,利益均沾,聯邦製的順利運行的關(guan) 鍵是管理者的智慧與(yu) 完善的製度建設。

除了上述業(ye) 務之外,還有創新業(ye) 務,無論是58同城,還是趕集網,都投資、孵化了數量眾(zhong) 多的創新型企業(ye) ,其中以O2O居多。在創新型業(ye) 務之外,允許適當的內(nei) 部競爭(zheng) ,勝者將獲得兩(liang) 家公司的的支持。

互聯網主力從(cong) “白領”轉移到“藍領”

《21世紀》:為(wei) 什麽(me) 趕集網認為(wei) 招聘業(ye) 務重要,是O2O的基石?

楊浩湧:O2O是互聯網的未來。趕集做招聘,就像別人挖金礦,我卻賣鏟子。挖金礦的人多,是紅海,賣鏟子是藍海。O2O是未來,有巨大的想像空間,趕集做的招聘卻是基礎。

利用互聯網工具,不管到家服務,還是到店服務,比如洗衣服、美甲的、捏腳的、按摩的,說到底是人類的又一次解放,對手藝人的解放。他們(men) 之前為(wei) 公司上班,依附於(yu) 機構,機構抽成40%、50%甚至更多。移動互聯網時代,依托於(yu) 趕集這樣的平台,把服務標準化,解決(jue) 信任等問題,手藝人不需要任何中間環節,就能直達消費者,收入幾乎全部歸手藝人。

這些手藝人的收入一般都在5000元以下,甚至更低,他們(men) 來自社會(hui) 低層,勤勞,創造財富的欲望強烈。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最為(wei) 核心的需求,即找工作的需求。趕集有過調查,在工廠的員工,基本上是每三個(ge) 月換一次工作,包括速遞、阿姨等在內(nei) ,基本上是每六個(ge) 月換一次工作。找工作對他們(men) 而言頻次非常高,或者說是頻次最高的互聯網服務。

村裏人到城裏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找工作,正是招聘幫助他們(men) 完成了村裏人向城裏人的轉變。第一份工作,他們(men) 求安穩,就在一個(ge) 工廠裏打工,包吃包住;或者找一個(ge) 餐館,去當服務員,包吃包住。一段時間以後,他們(men) 開始了解這個(ge) 城市,就開始換工作了,比如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這時候他們(men) 需要學手藝了,比如捏腳、美甲服務、快遞員,這時他們(men) 就需要我們(men) 的培訓、招聘服務。

《21世紀》:你的意思是未來的互聯網是產(chan) 業(ye) 工人等“藍領互聯網”時代,那麽(me) 趕集的目標是什麽(me) ?

楊浩湧:我認可“藍領互聯網”這一提法。這一提法至少包含三個(ge) 方麵的含義(yi) ,一是生產(chan) 者構成發生變化,不僅(jin) 包括“碼農(nong) ”,更包括阿姨,美甲師,快遞員等藍領人員;二是互聯網服務的消費者不僅(jin) 包括城市白領,藍領成為(wei) 互聯網主力消費人群;三是全球布局看,互聯網模式創新的重心從(cong) 美國、歐洲這樣的白領國家向中國、巴西、印度這樣的藍領國家轉移。

PC時代,信息技術主要應用是生產(chan) 手段;PC互聯網時代,生產(chan) 與(yu) 消費在信息技術應用方向並行,但主要由白領構成;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向消費領域傾(qing) 斜,特別是向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募集傾(qing) 斜,這是藍領形成的根基。

“藍領互聯網”時代,我們(men) 提供的服務類別很多,一是中低層金融服務,比如趕集預支工資計劃、趕集江湖救急,二是社交服務,比如趕集群組,三是居住服務,比如租房租唄,四是整合內(nei) 部供應商的人員培訓服務。

招聘是基礎服務,串起這些服務的一條線。未來這些服務會(hui) 形成一種生態,你可以叫做“趕集+”。

招聘是“藍領互聯網”的切口

《21世紀》:對於(yu) 產(chan) 業(ye) 工人等藍領,趕集如何構建O2O鏈條?

楊浩湧:趕集是以招聘為(wei) 切入點,切入到“藍領互聯網”。趕集針對“藍領互聯網”應用與(yu) 服務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ge) 團環。

招聘是很重要的。你是從(cong) 我這裏找到工作的,我擁有包括身份證在內(nei) 的所有信息;你換工作時,培訓是我做的;一段時間之內(nei) 的,你的工作覆曆我是知道的。擁了這麽(me) 多信息後,我們(men) 就可以用數據建立風控模型。

趕集知道用戶的很多信息,包括工作單位、收入、工資發放時間。從(cong) 而,趕集可以做到給工人提前支付工資;等到了發工資的時候,趕集與(yu) 雇主合作,從(cong) 工資裏麵扣除。

因為(wei) 掌握了這麽(me) 完善的數據,趕集與(yu) 包括雇主在內(nei) 的機構有緊密的合作,風險其實是很小的。趕集也有一些風控模型,比如工資3000,我們(men) 可以貸1000;根據貸款誠信紀錄,再調高或是調低。

我們(men) 甚至知道這樣的信息:我把你送到去工作,我知道你每個(ge) 月的工作狀況,比如公司給你評優(you) 了,或者因為(wei) 你工作努力,加薪了。這時候有需要提前用錢,我們(men) 可以代富士康預支工資,領工資的時候直接扣除。

趕集甚至可以做到“江湖救急”,很多年輕人在城市都是月光族。這是你沒有錢了,趕集可以借錢給你,幫你渡過難關(guan) 。

《21世紀》:趕集的培訓,與(yu) 傳(chuan) 統的人員培訓有何區別?

楊浩湧:一個(ge) 人從(cong) 三線、四線甚至農(nong) 村來到北京,他不知道做什麽(me) 。趕集招聘告訴你,你或者適合阿姨、快遞、美發、富士康、美甲、收銀員……你沒有專(zhuan) 業(ye) 技術,趕集對你定向委培。生活遇到困難,趕集提供各種藍領金融服務。工作想轉型了,還是回到趕集。開個(ge) 玩笑,從(cong) 希望的田野來到繁華都市,趕集及其夥(huo) 伴提供一切服務。

趕集自己不做培訓,而是平台。在這個(ge) 平台上,有培訓機構,有雇主,也有求職人員。我們(men) 的培訓與(yu) 現在的大學不一樣,我們(men) 可以包找工作:比如一家公司需要什麽(me) 技能的人,數量多少,我們(men) 就線上攬人,直接培訓。

所以,趕集基於(yu) 平台思維拓展業(ye) 務,一個(ge) 方向以招聘為(wei) 基礎,圍繞藍領提供各種服務,這是縱線;另外一個(ge) 方向是行業(ye) 細分,向垂直領域拓展,每個(ge) 垂直細分領域也有一橫一縱的空間,這是橫線。一橫一縱相輔相成,開枝散葉。

《21世紀》:現在社交工具已經很多了,比如微信,陌陌,QQ,趕集為(wei) 什麽(me) 要在中基層群體(ti) 中推廣“趕集群組”?

楊浩湧:與(yu) 白領人群不同,藍領人群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因為(wei) 經常換工作的原因,流動性強,是移動的。

趕集的優(you) 勢是,通過你的簡曆,我知道你家是哪裏的,從(cong) 事什麽(me) 樣的工作,曾經在哪所學校學習(xi) ,有什麽(me) 樣的興(xing) 趣愛好,有什麽(me) 樣的技能。趕集群組是基於(yu) 這些群組生成的,比如在趕集北京,就可會(hui) 司機群,保姆群,阿姨群。物以類聚,人要群分,因為(wei) 共同的特點,他們(men) 渴望各種各樣的交流。其實這種交流會(hui) 給他們(men) 的工作、生活、學習(xi) 帶來很多幫助。

群組的活躍程度超出我們(men) 的想象,現在趕集上活躍度最高的群組,每天日活超過30萬(wan) 。群組剛剛推出,想象空間巨大。

58趕集合並方案正在設計

《21世紀》:58、趕集合並後,公司架構會(hui) 是什麽(me) 樣的,業(ye) 務模塊如何劃分?

楊浩湧:我們(men) 分兩(liang) 步走,第一步就是整合外部資源,特別是減少因為(wei) “戰爭(zheng) ”帶來的消耗。第二步我們(men) (包括楊浩湧與(yu) 姚勁波的管理層)正在設計,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很快就會(hui) 有結果,合適的時候會(hui) 向外部披露。

合並之後的架構類似“聯邦製”,與(yu) 一般合並不同,是對等的合並。一般的合並總有一方比較強勢,或大魚吃小魚,或蛇吞象,58與(yu) 趕集的合並,是兩(liang) 家市場地位一樣的公司的合並。英聯邦的模式比較適合這樣的架構,這算是架構上的創新。

另一個(ge) 原因是我們(men) 在分類信息領域競爭(zheng) 比較厲害,但未來卻不一樣,在未來新市場,主要是O2O領域,合並後目標一致,對手也是趕集58之外的其他對手,而不是相互競爭(zheng) 。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聯邦製”方式是其全球拓展的基礎。

《21世紀》:58、趕集在創新業(ye) 務上如何進行資源上的合作?

楊浩湧:58與(yu) 趕集各自發起的創新業(ye) 務都會(hui) 得到對方的支持,趕集投的項目58會(hui) 參與(yu) 進來,58投的項目趕集也會(hui) 更多的給予支持,最近我們(men) 很多項目都在對接,包括招聘、二手車,都在跟58談深度的整合,58到家跟趕集也有合作。

整合之後團隊相比之前會(hui) 多出來一些人,這些人會(hui) 安排到創新業(ye) 務上去。58趕集未來的市值空間要往100億(yi) 美元、1000億(yi) 美元走,會(hui) 有很多新業(ye) 務出來。以這樣的市值衡量,人才其實不夠,還會(hui) 招聘更多新人。

《21世紀》:趕集如何推進內(nei) 部業(ye) 務孵化和外部投資?

楊浩湧:趕集有一個(ge) 內(nei) 部創業(ye) 機製。基於(yu) 趕集平台這一個(ge) 大的導流入口,有很多創新型的項目可以做。有時候恰好我們(men) 內(nei) 部員工想做,我們(men) 就放手讓他去做。給他一個(ge) 時間,比如半年,做出來之後投到市場上去看效果;效果好,我們(men) 就會(hui) 追加資源,投入一定資金;一年之後,如果商業(ye) 模式跑通了,我們(men) 就會(hui) 獨立出來成為(wei) 一個(ge) 獨立的創業(ye) 公司,公開融資。

這對於(yu) 內(nei) 部員工來說,其實就是創業(ye) 。他們(men) 是帶著工資創業(ye) ,沒有後顧之憂,還有趕集的資源支持。這樣的項目,我們(men) 現在孵化出來好幾十家了,再加上趕集的外部投資,現在合計已經投資十幾家企業(ye) 了。

趕集在O2O上投資比較成功。因為(wei) 我們(men) 除了投錢,還投了資源,比如流量,更投入了管理智慧。在互聯網企業(ye) 中,分類信息網站最早建立起了“掃街”的能力,這是一般互聯網企業(ye) 所不具備。這種能力恰恰好對O2O企業(ye) 提供很大的幫助。

《21世紀》:你最近表示,O2O已經過熱了。外界則說“B輪死”,你如何看這一現象?

楊浩湧:O2O會(hui) 跟“千團大戰”一樣的結局,每個(ge) 行業(ye) 剩下一兩(liang) 家,甚至隻剩下一家,數目眾(zhong) 多的創業(ye) 公司會(hui) 倒在創業(ye) 途中。

過去半年,互聯網行業(ye) 砸向O2O的資金至少超過100億(yi) 美元,數額較大的包括:滴滴快的融資20億(yi) 美元、Uber融資10億(yi) 美元、美團先後兩(liang) 次融資合計融資17億(yi) 美元。在任何一個(ge) 細分行業(ye) ,比如美甲、美發、按摩、生鮮到家、綠植到家,都至少砸進去了數億(yi) 美元。這些錢,一半補貼給了消費者(發紅包),一半補貼給了藍領互聯網人口。

現在O2O創業(ye) 的公司特別多,資本市場的估值特別高,每個(ge) 細分行業(ye) 都有很多玩家,大多數行業(ye) 補貼都很高。就一個(ge) 按摩行業(ye) ,就有好幾十家。按摩行業(ye) 每單補貼至少50元以上,沒錢補貼,不僅(jin) 用戶、單量不會(hui) 新增,原有用戶會(hui) 逃離,業(ye) 務將終斷,一下子變為(wei) 零。原因很簡單,每單都要燒錢,沒錢一單都做不了。

資金鏈斷裂一般不發生在互聯網企業(ye) ,因為(wei) 即使不投入,用戶還在。O2O不一樣,很多企業(ye) 會(hui) 死於(yu) 資金鏈斷裂。我的預測是,最後每個(ge) 品類都隻會(hui) 剩下一兩(liang) 個(ge) ,年底如果跑不進前三就沒戲了,資源會(hui) 向前三名匯聚。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