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又在重演?
時間拉回到2010—2012年,那時,中國電商界兩(liang) 年間經曆一波垂直B2C崛起潮與(yu) 一場團購“千團大戰”。然而好景不長,垂直電商“資本寒冬”伴隨著2012年的嚴(yan) 冬而至,一波垂直B2C開始裁員、砍市場投放,最後演變成關(guan) 門或出售潮,其中不乏昔日的明星電商公司,如維棉、樂(le) 淘、紅孩子等,活下來的垂直B2C都在通過擴充品類,轉型綜合電商平台,而凡客又是其中最具爭(zheng) 議和波折的一家……
類似的一幕,似乎即將在領域裏重現……
大量O2O項目跑不到B輪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經常聽到某一家服務類O2O數百萬(wan) 、數千萬(wan) 的融資消息,而從(cong) 今年下半年開始,類似的消息會(hui) 明顯變得稀少。可能你會(hui) 說了,兩(liang) 天前不是e袋洗才宣布獲得1億(yi) 美金的B輪投資嗎?
當天早上,虎嗅還與(yu) e創始人張榮耀通過1個(ge) 多小時的電話,春江水暖鴨先知,他以他在圈子裏的經驗感受告訴我們(men) ,現在O2O融資越來越難了,不是風投對O2O不感興(xing) 趣了,而是優(you) 質的O2O項目越來越少了,新進來的創業(ye) 者已經找不到機會(hui) 窗口。
7月的最後一天,美國家政O2O鼻祖Homejoy宣布正式關(guan) 閉,最近近一(B)輪3800萬(wan) 美元融資已經是2013年底的事了。其業(ye) 務覆蓋全美31個(ge) 主要城市,2014年開拓國際市場,進軍(jun) 英國、德國、法國等地。這麽(me) 一家看似風華正茂的公司也難逃C輪死。
實際上國內(nei) O2O動輒數千萬(wan) 、過億(yi) 融資的情況更為(wei) 瘋狂,Homejoy的突然倒下,一時給國內(nei) O2O撞響警鍾。國內(nei) O2O多集中在上門服務領域,融資多在B輪之前。
垂直B2C是燒錢打價(jia) 格戰,服務類O2O則是在用戶方麵進行大肆補貼;垂直B2C投線上廣告,而服務類O2O則把很大一部分錢花在線下做地推:獲客及尋求合作夥(huo) 伴——總之都是燒錢的主。
頭幾年搶占市場份額,99%服務類O2O是虧(kui) 損的,按照多數O2O兩(liang) 輪融資規模和行業(ye) 競爭(zheng) 的激烈層度來看,手頭資金最多能支撐兩(liang) 年。所以,今年下半開始,國內(nei) O2O創業(ye) 公司會(hui) 密集找錢,都希望趕在資本寒冬前,儲(chu) 備好資金過冬。
不過從(cong) 新的融資案例來看,風投更傾(qing) 向於(yu) 業(ye) 務模式經過一定打磨的O2O公司,打動他們(men) 掏錢的不再是團隊和故事,而是這一年多來的業(ye) 務數據(用戶數、交易額、客單、業(ye) 務城市數、重複消費等),所以會(hui) 出現刷單、數據造假等多種行業(ye) 潛規則。
可以說,2015年下半年將是O2O行業(ye) 走向融資嚴(yan) 冬的分水嶺,而行業(ye) 洗牌將從(cong) 2016年開始,隻能拿到A輪的那批O2O創業(ye) 公司將成為(wei) 先烈。一旦缺錢,創始團隊會(hui) 明顯出現分歧,並傳(chuan) 導到業(ye) 務層麵。虎嗅從(cong) 其他渠道了解到某兩(liang) 家較知名的上門O2O當前已出現內(nei) 亂(luan) 。
品類擴張能“過冬”?
O2O創業(ye) 者要兌(dui) 現早期融資講故事的“市夢率”,用原有業(ye) 務已經無法持續,而服務擴品就成了最合適的方式。
在談“擴品”之前,先來看現在有哪些有代表性的O2O服務領域。
一個(ge) O2O創業(ye) 者,一般都會(hui) 圍繞“客單、頻次、時長、效率(服務半徑)”進行機會(hui) 選擇。在“客單與(yu) 頻次”、“時長與(yu) 效率”這兩(liang) 組關(guan) 係裏,實則存在類似“反比例函數”關(guan) 係(如圖):
“消費頻次越高,服務客單越低”對應則是“決(jue) 策時間越短,半徑效率約高”,反之亦然。
當前國內(nei) 服務類O2O創業(ye) 公司更多還是集中在圖中的“中間機會(hui) 點”,整體(ti) 可歸為(wei) 上門服務或到家服務。這類服務對線下落地服務要求高,還未出現巨頭,因此成為(wei) 多數O2O創業(ye) 者的首選。不過,在該大項下的細分領域,如家政、保健、美甲等O2O裏,競爭(zheng) 都異常激烈。未來要謀求更大格局,基本上都會(hui) 在關(guan) 聯品類進行擴張。
張榮耀稱,e袋洗接受百度投資是想做新的O2O品牌,但具體(ti) 產(chan) 品和名稱還沒想好,肯定的是會(hui) 基於(yu) 半熟人做一個(ge) 類似“鄰裏互助”平台,比如有償(chang) 接送小孩、看管寵物、做飯等,e袋洗現有的洗滌服務接入其中做一個(ge) 子品類(洗鞋、洗窗簾及皮具奢侈品護理)。他還強調,一定不做熟人。
不過,虎嗅認為(wei) 這總擬縱向擴服務品類的方式還存明顯瑕疵,一則,以人為(wei) 擴品類中心,有速度無時效。因為(wei) 這種所謂“共享閑人”模式,其服務技能是無法有保障的,業(ye) 餘(yu) 人士接單服務會(hui) 把平台口碑做差。二則,張榮耀強調隻做半熟人,很容易出現——用戶需求提出,但同一小區內(nei) 無人接單,成為(wei) 雞肋產(chan) 品。
然而,不管怎樣,他的“半熟人生態”故事已讓投資人買(mai) 單,在O2O資本寒冬到來前備好了“糧草”。
除了e袋洗,最近兩(liang) 個(ge) 月來集中擴品類的有河狸家、阿姨幫等,與(yu) 擴張業(ye) 務城市數一樣,品類擴張有助於(yu) 原本“起跑線”單一的O2O拿錢。下圖,虎嗅選取了10家具有代表性O2O公司:
從(cong) O2O創業(ye) 公司的角度考慮,擴品無外乎三個(ge) 目的:
1)增加附加值——如,餓了麽(me) 在消費頻次已經很高的情況下,還擴充夜宵、零食品類。
2)沉澱用戶——如,貓眼電影在線選座訂票之外,增加電影社區對電影話題產(chan) 生與(yu) 傳(chuan) 播。
3)增加頻次——如,e保養(yang) 在上上門汽車保養(yang) 低頻消費情況下,擴張到汽車小修與(yu) 汽車美容。
與(yu) 垂直B2C擴品相比,服務類O2O擴品無倉(cang) 儲(chu) 庫存壓力,主要承擔人員擴張而新業(ye) 務帶動不起來的風險,需要突破既有消費場景及自身基因的瓶頸,急功近利切入錯誤的品類反而會(hui) 加速死亡。
哪些O2O領域依然值得新進?
從(cong) 資本的角度看,O2O的確已被概念化、泡沫化,然而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來看,O2O還未進入冬天。還有很多領域未被移動互聯網改造。
6月初,阿裏與(yu) 螞蟻金融合資成立本地生活服務O2O平台“口碑”,將原來口碑並入其中,淘點點將更名“口碑外賣”。但在O2O領域,也難再造“阿裏”。O2O領域難出現“一超多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O2O內(nei) 在特點的製約:
行業(ye) 自身屬性差異大——T對線下傳(chuan) 統行業(ye) 的理解不夠,無法自營主導
深度垂直,重度運營——大品類下的關(guan) 聯品類的縱向擴張,線上產(chan) 品與(yu) 線下服務運營在業(ye) 務量增長的情況下能同步協調
服務產(chan) 品化——不隻是抹平信息不對稱,還在將服務參數化、套餐化
規模不經濟——勞動密集型與(yu) 地域服務能力有極限
也是基於(yu) 上述幾點,我們(men) 至少可以看到有兩(liang) 個(ge) 領領域存在明顯機會(hui) :
1)家裝O2O。
“設計、建材、施工及售後”圍繞裝修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互聯網滲透率都不高,傳(chuan) 統裝修行業(ye) 中間的價(jia) 格不透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且裝修的20多個(ge) 環節複雜、費事等等,都需可以通過互聯網整合,將裝修服務產(chan) 品化。
2)物流O2O
商品經濟中,流通成本高,很大部分因素是物流資源未得到成分使用,信息不對稱,典型的是“車貨不匹配,空駛率高”。移動互聯網“共享模式”,提升供需匹配。這個(ge) 方向,也說明O2O在2B服務的潛在機會(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