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萬達計劃砍40餘家百貨門店 王健林“去地產化”提速

40多家萬(wan) 達百貨、80多家KTV門店將被砍掉,這是萬(wan) 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要求“盡快完成的工作”。

事實上,在電商衝(chong) 擊下,[注冊(ce) 開曼公司] 傳(chuan) 統百貨業(ye) 態都在調整,世茂、王府井等先後加入了由“百貨業(ye) 態”向“購物中心業(ye) 態”轉型的大軍(jun) ,增加餐飲、兒(er) 童體(ti) 驗業(ye) 態是調整方向。

王健林“去地產(chan) 化”提前至明年

一位熟悉萬(wan) 達的人士表示,關(guan) 掉盈利能力較差、甚至虧(kui) 損的百貨門店和過時的大歌星KTV是萬(wan) 達的“減法”戰略,增加“吃喝玩樂(le) ”才能為(wei) 萬(wan) 達廣場帶來人氣和消費。“影院、餐飲、寶貝王將是萬(wan) 達廣場新一代產(chan) 品中的標配業(ye) 態,且比例會(hui) 進一步增加”,某商業(ye) 項目運營管理高層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是目前能夠為(wei) 萬(wan) 達廣場吸引人流,聚集人氣的重要砝碼。

上述人士還透露,王健林加快調整百貨業(ye) 態的背後,不乏加快實現“去地產(chan) 化”的轉型目的,甩掉虧(kui) 本或者盈利能力不足的短板百貨業(ye) 態,增加例如“寶貝王”等體(ti) 驗性業(ye) 態的比例,將是萬(wan) 達廣場以及萬(wan) 達城未來的設計主體(ti) 思路,預計到2016年體(ti) 驗型業(ye) 態占比將達到60%。

其實,早在今年初,萬(wan) 達就決(jue) 定關(guan) 閉10家嚴(yan) 重虧(kui) 損的百貨店,同時壓縮25家經營不善的百貨門店樓層。據了解,近期萬(wan) 達在全國範圍內(nei) 著手45家萬(wan) 達百貨的關(guan) 閉工作,則屬於(yu) 萬(wan) 達百貨第二次的大規模調整。

“短時間內(nei) 關(guan) 掉近一半的百貨業(ye) 態,雖是順應市場大勢,但其‘果斷’背後可能也有加快現金流之意。”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慢騰騰的調整,會(hui) 占用大量現金流,顯然無法跟上王健林“去地產(chan) ”計劃的步伐。與(yu) 其拖累萬(wan) 達這艘巨船的轉彎,不如果斷舍棄。

從(cong) 萬(wan) 達集團獲悉,按照王健林設計的原計劃,也是萬(wan) 達集團轉型的第一個(ge) 目標是:“2020年集團服務業(ye) 收入、淨利潤占比超過65%,房地產(chan) 銷售收入、淨利潤占比低於(yu) 35%。”

《萬(wan) 達集團2015年上半年工作報告》顯示,萬(wan) 達百貨上半年收入129.9億(yi) 元,完成年計劃的45%,上半年計劃的103%,同比增幅17%。但是,一位萬(wan) 達集團財務係統的員工說,該報告隻寫(xie) 收入沒寫(xie) 成本,無法判斷萬(wan) 達百貨的盈利狀況。該員工還表示,萬(wan) 達百貨在集團內(nei) 的地位一直很低。

另一位接近萬(wan) 達的人士透露,萬(wan) 達明年可能就將不再是“地產(chan) 公司”了。因為(wei) 王健林自己曾預判,到2016年,萬(wan) 達集團收入和淨利潤這兩(liang) 項核心指標,服務類業(ye) 務將首次超過房地產(chan) 業(ye) 務。

是互聯網衝(chong) 擊還是轉型太慢

中國商業(ye) 地產(chan) 聯盟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王永平認為(wei) ,萬(wan) 達百貨此次大規模關(guan) 店事件,既有萬(wan) 達對百貨業(ye) 務不重視的原因,也有百貨行業(ye) 麵臨(lin) 集體(ti) 性困境的原因。

王永平表示,萬(wan) 達百貨的服務功能要大於(yu) 其經營功能,它的作用是保證萬(wan) 達按時開業(ye) 。萬(wan) 達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是土地拿得比較便宜,土地便宜的前提是向政府承諾在18~20個(ge) 月內(nei) 能夠開業(ye) 。考慮到租金,萬(wan) 達來不及等候所有店鋪入駐。如果有萬(wan) 達百貨在,可以配合開業(ye) 、填滿店麵,實現對政府的承諾。

此外,萬(wan) 達百貨還有一個(ge) 融資功能。萬(wan) 達百貨和萬(wan) 達廣場雖然是一個(ge) 投資方,卻是兩(liang) 個(ge) 法人。萬(wan) 達百貨相當於(yu) 一個(ge) 租戶,每年需要付固定租金給萬(wan) 達廣場。通過一種叫做經營性物業(ye) 抵押貸款的融資方式,萬(wan) 達百貨能夠幫助萬(wan) 達商業(ye) 地產(chan) 從(cong) 銀行獲得金融方麵的信貸。

從(cong) 大環境來看,當前百貨行業(ye) 正處在低潮時期,十多年前百貨受到專(zhuan) 業(ye) 市場和大賣場的衝(chong) 擊,現在是受到購物中心和電商的衝(chong) 擊。但是,百貨卻是過去幾十年變化最小的行業(ye) ,有點不思進取。國外的百貨公司會(hui) 對消費者進行深入研究,國內(nei) 的百貨公司銷售不好就換一家經營。

針對百貨行業(ye) 麵臨(lin) 的困境,[注冊(ce) 馬紹爾公司]億(yi) 歐網聯合創始人、O2O行業(ye) 分析師黃淵普建議,可以進行線下模式升級,比如銀泰百貨,就把好的百貨轉變為(wei) 一站式的購物中心;也可以引入科技信息化,如積累用戶熱點數據,嫁接線上,提升線下。黃淵普預計,今後萬(wan) 達廣場的百貨業(ye) 態還會(hui) 減少,售後服務類商鋪會(hui) 越來越多。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