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崔軍將折戟新華百貨? 複牌後首日即告跌停

在對“物美係”A股商業(ye) 平台新華百貨的狙擊戰中,一向高調的滬上私募人士崔軍(jun) 再度將高調推向極致,但此次高調卻招惹了上交所。

6月9日,因寶銀“雷人”[英國注冊(ce) 公司]公開信停牌近一周的新華百貨複牌第一天連發6份公告,其中提到,定增事項和股東(dong) 增持無關(guan) ,二股東(dong) 因信息發布不規範遭證監會(hui) 查處之事,對增發的影響目前無法判斷。

與(yu) 此同時,遭遇私募大佬崔軍(jun) 旗下公司上海寶銀公開信“逼宮”的新華百貨複牌後首日即告跌停。昨日,新華百貨收於(yu) 26.94元每股。針對公開信中提到的上海寶銀與(yu) 新華百貨共同成立私募基金、收購保險公司、承諾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發行公募基金和改選董事會(hui) 等事項,新華百貨6月9日回複稱,新華百貨董事會(hui) 從(cong) 未與(yu) 上海寶銀就此進行過溝通,亦未達成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一致意見。

崔軍(jun) :寶銀發公開信是被逼的

金融資本已經加入到零售股股權角力中來,新華百貨並非首例。此前大商股份今年一季報股東(dong) 名單中出現了安邦保險身影,後者以4.99%股權躋身公司第四大股東(dong) 。

今年4月,上海私募大佬崔軍(jun) 通過旗下兩(liang) 家公司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對新華百貨發起了兩(liang) 輪舉(ju) 牌,持股10%。就在崔軍(jun) 舉(ju) 牌之後,5月1日,新華百貨就宣布要停牌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盡管有外界猜測停牌是為(wei) 了擋住“野蠻人”,但在5月23日新華百貨亮相的非公開發行方案中,崔軍(jun) 將成為(wei) 上市公司此次非公開發行的認購對象之一。

然而,“舉(ju) 牌門”之後,雙方的“緊張”關(guan) 係並未緩解,接下來又發生公開信“逼宮門”。

公開信事件是指6月2日,作為(wei) 上市公司新華百貨第二大股東(dong) 一致行動人及公司新一輪定增案的參與(yu) 方,上海寶銀發布一封公開信,提出五項議案,包括要求獲得董事會(hui) 的兩(liang) 個(ge) 席位、與(yu) 新華百貨成立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收購一家小型保險公司等內(nei) 容。

有媒體(ti) 評價(jia) 這五項議案“雷人”,證監會(hui) 認為(wei) ,上海寶銀持有新華百貨10%股份,通過公共媒體(ti) 發布的“公開信”中提出的五項議案屬於(yu) 對上市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信息,證監會(hui) 詢問上海寶銀作為(wei)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義(yi) 務人,自行通過公共媒體(ti) 發布涉及上市公司的重要信息的理由及其合規性。

上海寶銀在回複中提到了對新華百貨定增方案有不滿之處,於(yu) 6月2日把要求召開臨(lin) 時股東(dong) 大會(hui) 的五個(ge) 議案的公開信發給新華百貨董事會(hui) ,但未獲得明確的答複。新華百貨公司章程規定,董事會(hui) 在收到請求後10日內(nei) 應對是否召開臨(lin) 時股東(dong) 大會(hui) 作出書(shu) 麵反饋意見。

對於(yu) 證監會(hui) 的調查,崔軍(jun) 6月9日回應稱,寶銀發公開信是被逼的,因沒進入董事會(hui) ,不能直接參與(yu) 公司的日常經營,發布公開信是為(wei) 了行使股東(dong) 的權利,接下來要堅持自己的想法,維護股東(dong) 利益。

新華百貨:仍將致力於(yu) 零售主業(ye)

針對二股東(dong) 在公開信中提到的事項,新華百貨6月9日回複稱,新華百貨董事會(hui) 從(cong) 未與(yu) 上海寶銀就此進行過溝通,亦未達成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一致意見。

然而,6月3日,有媒體(ti) 稱崔軍(jun) 與(yu) 新華百貨控股股東(dong) 之間進行過溝通。

新華百貨回應稱,經問詢後確認,報道中所述崔軍(jun) 與(yu) 控股股東(dong) 見麵屬實。崔軍(jun) 和控股股東(dong) 談到了和其在《公開信》中提到的五個(ge) 議案類似的有關(guan) 公司未來發展的若幹設想,公司控股股東(dong) 並未就任何一項設想與(yu) 崔軍(jun) 達成一致意見,同時提示崔軍(jun) 應嚴(yan) 格遵守《證券法》和各項相關(guan) 法規。

然而,6月9日,崔軍(jun) 表示,關(guan) 於(yu) 《公開信》中的提議,他與(yu) 控股股東(dong) 交流過,當時對方沒有否認,說以後慢慢說。

新華百貨在6月9日公告中對此回應稱,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於(yu) 零售主業(ye) 的發展並嚴(yan) 格規範運作,上海寶銀提出的若幹發展設想,包括相關(guan) 投資方案及連續高比例轉增股本等事項,經公司及董事會(hui) 慎重考慮,認為(wei) 其缺少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且麵臨(lin) 的相關(guan) 風險較大,公司不宜采納。

對於(yu) 新華百貨,崔軍(jun) 表示,新華百貨的股票價(jia) 值被低估。但崔軍(jun) 認為(wei) ,新華百貨做股票是弱項,而上海寶銀做股票是強項,我們(men) 希望強強聯手,做基金、保險公司,但新華百貨反而拒絕我們(men) 的好意。

新華百貨是否具備成為(wei) 中國版沃爾瑪的潛力,目前尚不得而知,新華百貨管理層也從(cong) 未公開將公司與(yu) 沃爾瑪作比較。因此,有人認為(wei) 崔軍(jun) 或是故伎重施,意在為(wei) 二級市場造勢,畢竟崔軍(jun) 在曆次的高調舉(ju) 牌過程中,極少實質性參與(yu) 公司經營,與(yu) 一般的財務投資者並無區別。

但崔軍(jun) 並不這麽(me) 認為(wei) ,他表示,確實想借助資本的力量助力新華百貨實現市值50年漲3萬(wan) 倍的目標,並且據說合作提議已得到了新華百貨管理層的初步同意。當然,記者並未從(cong) 新華百貨方麵獲知任何有關(guan) 此次合作的信息。

其實,對於(yu) 崔軍(jun) 而言,[注冊(ce) BVI公司]以發公開信或其他公開方式主張股東(dong) 權利並非始於(yu) 新華百貨。早在2008年,崔軍(jun) 就曾以私募投資者的身份增持寧夏建材前身賽馬實業(ye) ,公開要求向賽馬實業(ye) 派駐董事。2011年,崔軍(jun) 又給招商銀行時任董事長傅育寧寫(xie) 公開信,建議招商銀行向巴菲特增發H股。到了2013年,崔軍(jun) 以華北高速投資者身份呼籲中小股東(dong) 聯合投票,要求華北高速回購股份。

既有的諸多案例客觀上給崔軍(jun) 貼上了兩(liang) 個(ge) 標簽,即“高調”與(yu) “巴菲特”,凡崔軍(jun) 入股或舉(ju) 牌的上市公司,一般都不會(hui) 太安靜,因為(wei) 崔軍(jun) 經常會(hui) 在股東(dong) 大會(hui) 上表達他所認為(wei) 的股東(dong) 權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