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wei) 和哈杉隻是踏入非洲的2000多家中國企業(ye) 的縮影,在非洲這片土地上,中國企業(ye) 和商人投資的腳步正在加快。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今年年初透露,中國企業(ye) 對非投資發展得非常快,2001年中國對非投資僅(jin) 有5000萬(wan) 美元,而2009年投資已經突破了10億(yi) 美元,10年增長了19倍。而且從(cong) 總規模看,對非投資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曾在非洲工作了20年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shu) 長魏建國認為(wei) ,現在是去非洲投資的最好時機。他透露,目前已有2180家中國企業(ye) 在非洲開展業(ye) 務,合作項目接近8000個(ge) ,涉及電站、港口、機場、公路、醫療、太陽能、風能等諸多領域。
據魏建國介紹,在非投資企業(ye) 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中字頭的大型國企及華為(wei) 這樣的大型民企,以承接大型項目、工程為(wei) 主。第二類是出於(yu) 稅率、勞動力成本及避開諸如配額之類的非關(guan) 稅壁壘等因素考慮,把工廠轉移到非洲的製造業(ye) 企業(ye) 。非洲國家在走中國式的經濟發展之路時,同樣也在本國設置了開發區和保稅區。第三類就是各種貿易商。
外交部非洲司司長盧沙野也認為(wei) ,非洲市場潛力巨大、商機無限。他介紹說,現在多數非洲國家都非常重視吸引外資,不少國家還采取簡化投資審批手續、實行優(you) 惠稅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來改善本國的投資環境。
不過,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亞(ya) 非所所長李安山也認為(wei) ,企業(ye) 在非洲投資時,要注意風險控製。“首先要做好家庭作業(ye) ,即去之前先了解情況,關(guan) 於(yu) 那裏的資源、安全和民情等。其次是去了要做長期打算,小打小鬧隻能傷(shang) 人傷(shang) 己。此外,由於(yu) 文化習(xi) 俗不同,做事的方式也不同,還要學會(hui) 尊重人家的規矩。”
李安山建議前往非洲投資的企業(ye) ,在利潤分配、雇工待遇和產(chan) 品市場等諸多方麵,要盡可能多地考慮非方的利益。通過誠信的行為(wei) 和互利的合作,實現企業(ye) 的長期發展。
他在非洲調研時還發現,很多中國公司都積極參與(yu) 所在國的慈善事業(ye) 。如在喀麥隆的華為(wei) 分公司參加了總統夫人召集的慈善活動,並向當地小學捐贈了電腦等教學設備;在肯尼亞(ya) 的路橋公司則在其內(nei) 亂(luan) 時為(wei) 當地人民免費提供了糧食。
“但是,中國公司在非洲的慈善行為(wei) 和社會(hui) 服務等方麵的宣傳(chuan) 工作做得還不夠。”李安山說,據了解,是因為(wei) 擔心宣傳(chuan) 之後,會(hui) 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或組織來向企業(ye) 尋求幫助。“我覺得這不必擔心,好事做了還得說。否則中國企業(ye) 會(hui) 給非洲人民一種隻知賺錢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