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趕街模式”緊抓農村消費“痛點”

農(nong) 村電商很火熱。由商務部牽頭,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nong) 業(ye) 部等20多個(ge) 國家部委參與(yu) 的《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初稿已經完成,目前處於(yu) 部委會(hui) 簽階段,最終文件將以國辦發文的形式出台。

就在《意見》出台前夕的5月13日,[注冊(ce) 開曼公司]“全國農(nong) 村電商現場工作會(hui) 議”在浙江麗(li) 水遂昌縣舉(ju) 行,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李景龍表示,遂昌“趕街”模式抓住農(nong) 村發展、農(nong) 民需求的“痛點”,推動了農(nong) 村傳(chuan) 統市場線上與(yu) 線下的深度融合,成為(wei) 實現三農(nong) 彎道超車的重要引擎。

實際上,在麗(li) 水市,農(nong) 村電子商務網店已突破8000家,從(cong) 業(ye) 人員達到2萬(wan) 多人,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遂昌模式”早已享譽全國。 

農(nong) 村實體(ti) 店購物體(ti) 驗較差

幾年前,在上海工作的潘東(dong) 明從(cong) 上海回農(nong) 村老家過年,還沒進房間,母親(qin) 就興(xing) 奮地告訴他,用自己攢的錢幫他購置了一台大平板液晶電視。當潘東(dong) 明從(cong) 幾家互聯網購物平台搜索出這台平板電視的價(jia) 格時,他不敢把結果告訴媽媽。

“貴了將近1000元,告訴我媽肯定會(hui) 讓她心疼半年。”潘東(dong) 明說。

農(nong) 村人賺錢難,卻總花冤枉錢,對於(yu) 農(nong) 民來說,這樣的購物體(ti) 驗很不好。

“假設我媽會(hui) 網購或有人代購就不會(hui) 是這樣。”潘東(dong) 明這樣認為(wei) ,互聯網時代,除了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外,自己的一線城市電商經驗應該可以為(wei) 農(nong) 村父老鄉(xiang) 親(qin) 做點什麽(me) 。

“遂昌趕街事業(ye) 探索”就這樣開始了。

在潘東(dong) 明團隊決(jue) 定做“趕街”之前,做了大量的進村入戶下鄉(xiang) 調查,光是問卷就收集了3000多份,比如是否願意嚐試網購?最擔心什麽(me) ?最希望我們(men) 能做到什麽(me) 等等。

通過調研,團隊開始著手模式的設計,這一切都必須從(cong) 農(nong) 村現實問題出發,比如農(nong) 民的文化程度,他們(men) 大多不會(hui) 用電腦;物流問題也隨之而來,大多數村不通快遞;售後問題也不可忽視,他們(men) 大多擔心買(mai) 東(dong) 西享受不到售後服務等等。根據這些問題,公司逐步確立了趕街運營體(ti) 係:一村一電商服務站點(以行政村為(wei) 參考);一村選一個(ge) 服務站長(培訓代購服務能力);打通縣鄉(xiang) 到村的“最後一公裏”雙向物流配送(以自建加社會(hui) 化物流整合);給每一站點配置相關(guan) 硬件(電腦、購物屏、收貨架等);承擔售後服務;承擔村級農(nong) 產(chan) 品數據采集服務……

截至目前,趕街體(ti) 係已在全國2000個(ge) 農(nong) 村紮根,植入的服務體(ti) 係越來越係統、紮實,不僅(jin) 是商品代購、便民服務,還包括培訓體(ti) 係、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移動端平台推出以及供應鏈管理等相關(guan) 體(ti) 係。

趕街的路徑設計是,先通過趕街模式在合作地區落地,再與(yu) 當地政府與(yu) 企業(ye) 合作,逐步植入各類相關(guan) 服務模塊,讓趕街真正成為(wei) 驅動合作地區農(nong) 村電商的助力引擎。

從(cong) 農(nong) 村電商到農(nong) 村“互聯網+”

“電商,讓鄉(xiang) 村更美好”。這是遂昌趕街模式事業(ye) 之初提出來的使命與(yu) 願景。包括潘東(dong) 明在內(nei) 的創始人團隊深信,電子商務將改變農(nong) 村。

前兩(liang) 個(ge) 月,潘東(dong) 明在公司辦公樓前豎起了“農(nong) 村互聯網+”的標識。

從(cong) “農(nong) 村電商”到“農(nong) 村互聯網+”,潘東(dong) 明認為(wei) 是與(yu) 時俱進的理念更新。電商基於(yu) 買(mai) 進賣出,以電子交易為(wei) 核心。而“互聯網+”卻不僅(jin) 僅(jin) 是交易。“比如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有消費大數據支持;以家庭為(wei) 單位的農(nong) 產(chan) 品能夠建立雲(yun) 服務,讓碎片化的資源整合變為(wei) 現實;利用互聯網、IT技術管理農(nong) 村供應鏈、物流與(yu) 售後等等。”他表示。

“趕街模式”主張:做農(nong) 村電商,應該從(cong) 農(nong) 村互聯網應用、農(nong) 村“互聯網+”入手。“這一定是個(ge) 係統性發展的問題,不僅(jin) 是電商。”潘東(dong) 明說。

發展農(nong) 村電商,從(cong) 地方政府層麵,潘東(dong) 明建議做農(nong) 村電商的出發點是希望通過互聯網全麵植入農(nong) 村,建設生態、綠色、可持續的農(nong) 村發展體(ti) 係。

為(wei) 什麽(me) 需要電商服務中心?

再好的事業(ye) 如果沒有組織保障,也不可能實現目標。一個(ge) 地區發展電商,不排除需要引進外部力量,比如模式與(yu) 平台。潘東(dong) 明建議,本地一定要有相應的管理與(yu) 運營組織,能把外部平台真正落實到本地,並推動其可持續發展。

遂昌提出的“一縣一中心”的電商服務中心就是解決(jue) 組織保障問題的載體(ti) 。

如何成立地方性電商服務中心?潘東(dong) 明建議,應由當地政府、協會(hui) 、企業(ye) 、網商、服務商代表等組成。主要承擔協助政府政策製定,整合與(yu) 連接當地網商、供應商、服務商資源,提供相關(guan) 培訓、會(hui) 議等相關(guan) 功能與(yu) 服務,以及負責與(yu) 外部平台的資源對接、相關(guan) 管理,比如承接趕街體(ti) 係的外包服務。

沒有當地電商服務體(ti) 係的結合,落地的模式被認為(wei) 是“輸血模式”。引進外部服務但同時注重本地服務體(ti) 係落地的做法,才是可持續的“造血模式”。潘東(dong) 明表示,農(nong) 村電商是係統化問題,不僅(jin) 是電商。理念體(ti) 係從(cong)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體(ti) 係(核心是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體(ti) 係)和農(nong) 村電商消費支撐體(ti) 係,一個(ge) 都不能少。運營體(ti) 係必須本地化,建設造血模式,而不是輸血模式。

建立服務體(ti) 係是根本

在遂昌電商人看來,農(nong) 村電商的宗旨是通過互聯網植入農(nong) 村,建設生態、綠色、可持續的農(nong) 村發展體(ti) 係。

但如何去行動?關(guan) 鍵是建立服務體(ti) 係。

經過5年的探索,遂昌提出了“一中心、三體(ti) 係”的農(nong) 村電商發展模式,現已在全國5個(ge) 省20多個(ge) 縣的2000多個(ge) 農(nong) 村落地。他們(men) 的經驗是,做好農(nong) 村電商工作,關(guan) 鍵是解決(jue) 好三方麵問題和一個(ge) 服務中心組織保障體(ti) 係。

“三方麵問題是:理念與(yu) 能力建設體(ti) 係(以培訓服務為(wei) 中心);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問題(以供應鏈管理服務為(wei) 中心);農(nong) 村電商消費問題(以村級服務站體(ti) 係為(wei) 中心)。”潘東(dong) 明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一個(ge) 中心”是指建設一個(ge) 保障解決(jue) 問題的組織保障體(ti) 係(以縣級電商服務中心為(wei) 核心)。

為(wei) 什麽(me) 特別強調服務體(ti) 係落地?

潘東(dong) 明表示,這是因為(wei) 農(nong) 村市場具有特殊性。“農(nong) 村不像城市,互聯網會(hui) 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普及到每一個(ge) 人。而在農(nong) 村,因為(wei) 受地域、文化、配套設施等影響,互聯網應用在農(nong) 村很難自動發生,需要主動推進,這就需要以強大的服務體(ti) 係建設為(wei) 根本。”

在城市,互聯網平台與(yu) 用戶即使“弱關(guan) 係”也很容易發生交集。而在農(nong) 村,平台與(yu) 用戶之間必須是“強關(guan) 係”,才有可能讓用戶享受到價(jia) 值以及得到他們(men) 的信任。

因此,推進農(nong) 村“互聯網+”,著手服務體(ti) 係建設被認為(wei) 是根本。

一個(ge) 缺乏電商發展理念的地區或組織,很難被相信可以有效地做好電商。一個(ge) 地方需要發展農(nong) 村電商,哪些人的理念最重要?潘東(dong) 明說,依次排列是地方政府官員、地方企業(ye) 家、農(nong) 民合作社負責人、年輕人、創業(ye) 者,以及相關(guan) 社會(hui) 服務機構,如物流快遞業(ye) 、移動、電信、銀行業(ye) 參與(yu) 者等。“隻有讓各行各業(ye) 人士對互聯網現狀、應用、發展趨勢,以及與(yu) 他們(men) 事業(ye) 的關(guan) 聯性要有充分認知,才能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發展“互聯網+”,不僅(jin) 是電商,而是一個(ge) 社會(hui) 化的係統性發展與(yu) 配合問題。

如何獲得理念?核心方法是學習(xi) 、組織或參加各種相關(guan) 培訓、考察等。理念的獲得必須要主動去推動。在農(nong) 村,理念自動覺醒是個(ge) 非常緩慢的過程。覺醒得慢將會(hui) 錯失許多發展先機。

在理念體(ti) 係建設中,潘東(dong) 明坦言,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是政府理念,[注冊(ce) 馬紹爾公司]浙江省分管電商的梁黎明副省長在農(nong) 村電商現場會(hui) 上曾說,發展農(nong) 村電商,政府理念尤其是一把手理念最為(wei) 關(guan) 鍵。其次是政府對理念的推動,無論是企業(ye) 還是創業(ye) 者、服務商,沒有政府有組織地主動推動,發展肯定會(hui) 更緩慢。”他表示。

對於(yu) 理念體(ti) 係建設的重要性,遂昌趕街5年前就已意識到了,並開始對各類群體(ti) 做了大量培訓,以及注重積累相關(guan) 經驗與(yu) 課件。潘東(dong) 明說,遂昌今天的發展,與(yu) 從(cong) 上到下的理念貫通至關(guan) 重要。到今天,遂昌對於(yu) 農(nong) 村的電商培訓已逐漸成為(wei) 其核心業(ye) 務體(ti) 係。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