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大規模關店創紀錄 百貨業上市公司向雙主業轉型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主要零售企業(ye) 總共關(guan) 閉門店超過200家,同比增長高達474%,創下曆年關(guan) 店之最。

中國商報記者通過梳理零售上市公司的2014年年度財務報告發現,百貨業(ye) 依然處於(yu) 業(ye) 績下滑重災區,大部分上市公司收入、淨利潤雙雙下滑。其中,廣州友誼去年的營收以18.94%的降幅墊底;長百集團的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高達98.34%。

冷暖不一

在眾(zhong) 多的零售百貨上市公司中,[注冊(ce) 開曼公司]萬(wan) 達百貨以256億(yi) 元的營業(ye) 收入排名第一,完成計劃的101.6%,同比增長65.3%,超額完成年度利潤目標。數據顯示,2014年萬(wan) 達百貨新開店24家,累計99家,成為(wei) 零售百貨上市公司中的亮點。

另外,南京新百的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長幅度均實現“雙百”增長,這是2014年年報當中惟一一家實現3位數增長的百貨上市公司。數據顯示,南京新百2014年營業(ye) 收入為(wei) 78.25億(yi) 元,同比增長133.35%;淨利潤為(wei) 4億(yi) 元,同比增長196.06%。

南京新百在第四季度開始並表英國弗雷澤百貨(HOF),從(cong) 而帶來其2014年整個(ge) 年度的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大幅增長。其中,商業(ye) 收入71.25億(yi) 元,主要來自HOF四季度貢獻43.83億(yi) 元(傳(chuan) 統銷售旺季,占比其全年約30%),而原業(ye) 務增長2.65%至34億(yi) 元。各門店中,新百總店收入下降3.89%至19億(yi) 元,蕪湖店收入下降6.8%至6.98億(yi) 元。南京新百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一方麵有利於(yu) 新百藥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發展,另一方麵也有利於(yu) 公司回籠資金集中發展主業(ye) 。房地產(chan) 收入2.07億(yi) 元,同比增長0.27%,仍來自鹽城項目,預計2015年開始有望陸續確認河西項目;賓館餐飲業(ye) 收入下降12.98%至2934萬(wan) 元。其他業(ye) 務收入增長57%至2.29億(yi) 元,其中“南京中心”出租率達99%且收入1.18億(yi) 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8.35%。

與(yu) 之形成對比的是廣州友誼,其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廣州友誼實現營業(ye) 收入33.63億(yi) 元,同比下降17.8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63億(yi) 元,同比下降14.96%。針對營業(ye) 收入與(yu) 淨利潤的紛紛下降,廣州友誼表示,主要是因為(wei) 宏觀經濟持續低迷、限製“三公”消費、新業(ye) 態新渠道對傳(chuan) 統零售的衝(chong) 擊。

此外,廣州友誼四季度單季度營收增速下滑22.9%,淨利潤增速下滑10.14%:四季度單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1億(yi) 元,同比下降22.9%,實現淨利潤9076萬(wan) 元,同比下降10.14%。營收增速相比三季度單季下降幅度略有放大。主要原因是正佳店於(yu) 2014年10月起結束舊址經營,遷移至新店,麵積減半並經重新裝修於(yu) 11月下旬起陸續開業(ye) 經營,使得第四季度單季度該店收入下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長百集團,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長百集團實現淨利潤28.74萬(wan) 元,同比下降98.34%;實現營業(ye) 收入3.69億(yi) 元,同比下降9.26%。

長百集團稱,報告期內(nei) ,受市場環境、電商衝(chong) 擊及同業(ye) 競爭(zheng) 等複雜因素影響,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和風險較大,由於(yu) 新興(xing) 業(ye) 態的湧現及網絡購物的爆發式增長導致消費客群的持續分流,加上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零售百貨業(ye) 的發展麵臨(lin) 巨大壓力。其還表示,2015年,零售業(ye) 的競爭(zheng) 依然過度,盈利依然艱難,整個(ge) 行業(ye) 的分化重組將進一步加劇,實體(ti) 零售走向集中、電商漸進分化勢成必然。但是,隨著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逐步恢複,包括消費市場的理性、消費者消費習(xi) 慣的逐漸回歸、零售企業(ye) 在實體(ti) 店經營和服務上的各項創新等,都將為(wei) 業(ye) 績的回暖奠定基礎。電子商務雖然本身增長迅速,但是實體(ti) 商業(ye) 基數大,價(jia) 格戰、品質戰、體(ti) 驗戰、服務戰更易實施,實體(ti) 商業(ye) 仍然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和作用。此外,長百集團還稱,計劃在2015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6億(yi) 元,期間費用控製在8300萬(wan) 元。

備受業(ye) 內(nei) 關(guan) 注的王府井百貨盡管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全麵調整,但依然沒能抵擋住傳(chuan) 統零售行業(ye) 的寒潮。其2014年年報數據顯示,營業(ye) 收入182.77億(yi) 元,同比下降7.64%;利潤總額9.29億(yi) 元,同比下降5.44%;歸屬淨利潤6.36億(yi) 元,同比下降8.36%,扣除非淨利潤4.88億(yi) 元,同比下降17.09%。百貨主業(ye) 毛利率為(wei) 18.47%,僅(jin) 同比增長0.61個(ge) 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王府井百貨在推進全渠道戰略上不遺餘(yu) 力,但從(cong) 收益數據來看,王府井百貨電子商務項目建設仍麵臨(lin) 著虧(kui) 損嚴(yan) 重的問題。數據顯示,電商業(ye) 務全年虧(kui) 損4206萬(wan) 元,較2013年增加1400多萬(wan) 元,占比歸屬淨利潤-6.6%。

區域百貨表現平淡

中國商報記者統計零售百貨上市公司年報時發現,整體(ti) 而言,區域百貨在2014年的表現都較為(wei) 平淡。根據數據來看,相對而言鄂武商表現較為(wei) 突出。

年報數據顯示,鄂武商2014 年實現規模銷售340億(yi) 元,同比增長10.75%;實現營業(ye) 收入171.61億(yi) 元,同比增長1.89%;利潤總額8.87億(yi) 元,同比增長2.99%,創曆史最好水平;歸屬於(yu) 母公司的淨利潤6.60億(yi) 元,同比增長41.83%。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注冊(ce) 馬紹爾公司]從(cong) 鄂武商的年報來看,其經營性增長並不明顯。主要策略是發展購物中心和電商以及第三方支付,盡管有必要去發展,但是對經營的推動作用還有待評估。購物中心投資周期長,占壓資金大,勢必會(hui) 在短期拉低利潤能力,但長期有望取得資產(chan) 增值型收益。

另外,新華百貨也實現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正增長。年報數據顯示,新華百貨2014年實現營業(ye) 收入64.78億(yi) 元,同比增長3.21%,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94億(yi) 元,同比增長2.64%(與(yu) 調整後比較)。其業(ye) 績低於(yu) 預期主要有三方麵原因:一是新華百貨老百貨大樓店經過調整後僅(jin) 實現淨利潤1864萬(wan) 元,較上年同比下降6.1%;二是甘肅物美新百超市2014年僅(jin) 實現營業(ye) 收入3503.1萬(wan) 元,虧(kui) 損1000多萬(wan) 元;三是寧夏夏進乳業(ye) 集團虧(kui) 損近2000萬(wan) 元。

新華百貨表示,未來幾年公司業(ye) 務重點將轉到超市業(ye) 態上來,2014年公司新開包括共享春天店等4家大賣場、麗(li) 景湖畔店等3家生活超市及10家便利店。2014年公司先後在甘肅及陝西地區設立了超市業(ye) 態子公司,並已在蘭(lan) 州七裏河地區開設近萬(wan) 平方米的大賣場,西安地區的大賣場也已進入籌備期。未來超市業(ye) 態拓展外埠開店為(wei) 發展突破口,後續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在甘肅及陝西市場超市業(ye) 態的拓展,並以此為(wei) 契機,形成公司在西北市場發展的新平台。

在區域百貨上市公司裏,重慶百貨2014年的淨利潤排名靠後。2014年年報數據顯示,重慶百貨去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01.40億(yi) 元,同比下降3.94%;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4.92億(yi) 元,同比下降39.93%。

重慶百貨表示,去年營業(ye) 收入的減少主要原因有兩(liang) 方麵:一是傳(chuan) 統零售行業(ye) 正麵臨(lin) 電子商務、購物中心等新興(xing) 業(ye) 態的衝(chong) 擊,公司經營模式處於(yu) 轉型階段;二是公司投資運行的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等新興(xing) 業(ye) 態處於(yu) 初始階段,如何強化線上、線下互動,在互動中建立清晰的定位並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需要公司進行深度改造和穩步探索。而淨利潤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環境及電商衝(chong) 擊的影響,營業(ye) 收入同比下滑,人工及租金等各項成本費用持續增長,新開網點培育時間延長,培育成本加大,共同影響利潤較同期下降較大。

雙主業(ye) 轉型已成趨勢

綜觀百貨業(ye) 上市公司的轉型路徑可以發現,除了在自身的零售主業(ye) 上繼續下工夫以外,很多公司都在尋求新方向,采用“雙主業(ye) 轉型”的模式去發展,且已成為(wei) 一種趨勢。其中,“百貨+金融”的雙主業(ye) 轉型模式備受青睞。

其中,廣州友誼計劃定向增發購買(mai) 越秀金控100%股權。收購越秀金控之後,廣州友誼將由原來的百貨零售公司轉型為(wei) “百貨+金融”雙主業(ye) 運營的控股型公司。越秀金控是廣州國資旗下最重要的兩(liang) 家金融機構之一,通過借殼廣州友誼登陸A股市場,是廣州國企改革的重要布局,計劃打造航母級別的綜合金融控股平台。據了解,越秀金控已形成以證券和租賃為(wei) 核心的金控平台:越秀金控為(wei) 金融控股型公司,全資持有廣州擔保,絕對控股廣州證券、越秀租賃、越秀產(chan) 投,相對控股越秀小貸。經過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證券、租賃為(wei) 核心的多元化非銀行金融控股集團的格局。

重慶百貨表示,“商業(ye) +金融”為(wei) 其發展插上了翅膀。金融作為(wei) 除跨境電商之外的另一個(ge) 利潤增長點,也將是重慶百貨2015年業(ye) 務創新的重點。目前已經成立消費金融、小額貸款、商業(ye) 保理三個(ge) 公司,並正在籌備運作中。其中,消費金融公司的籌建,將消費金融與(yu) 傳(chuan) 統零售業(ye) 務進行結合,為(wei) 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增加客戶黏度,是公司探索產(chan) 融結合的重大舉(ju) 措。馬上消費金融公司是目前第一家以實體(ti) 企業(ye) 作為(wei) 主發起人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是中國首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金融公司。

此外,新華百貨稱,擬將與(yu) 控股股東(dong) 物美控股共同投資成立美通支付服務(銀川)有限公司(暫定名,簡稱“美通支付”)。美通支付注冊(ce) 資本為(wei) 1億(yi) 元,雙方均以現金出資,其中公司出資4000萬(wan) 元,物美控股出資6000萬(wan) 元。美通支付公司背靠豐(feng) 富的客戶資源,其功能是為(wei) 企業(ye) 和消費者提供金融及電子商務產(chan) 品和服務,可以為(wei) 連鎖商超、零售百貨、電商、電影院線、餐飲娛樂(le) 、理財、行政教育等眾(zhong) 多行業(ye) 提供量身定製的支付及資金管理解決(jue) 方案。

中投顧問高級顧問劉建修認為(wei) ,“雙主業(ye) ”模式對於(yu) 零售業(ye) 上市公司而言,可以增加公司利潤來源,降低公司對單一主業(ye) 的過分依賴,有利於(yu) 降低行業(ye) 風險,同時提高營業(ye) 收入。而弊端在於(yu) ,在“雙主業(ye) ”模式下,可能會(hui) 造成公司資源的分散,不利於(yu) 集中資源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零售上市公司跨界發展,有利於(yu) 探索新的業(ye) 務,但是在跨界過程中也應該謹慎,詳細評估項目可行性,實地考察項目,然後再做決(jue) 定。同時,也可以探索跨界行業(ye) 與(yu) 本行業(ye) 的連接點,找到可合作的地方,提高投資的成功率。”劉建修對中國商報記者說。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指出,[馬紹爾公司注冊(ce) ]2015年國企改革、互聯網重塑、企業(ye) 轉型均處於(yu) 強風口,現有業(ye) 務盈利模式轉變亦值得期待。零售行業(ye) 經過前期調整,負麵因素已基本反映到位,電商增速放緩、行業(ye) 主題催化等因素疊加幫助估值中樞上移;國企改革貫穿全年、O2O大勢所趨,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提供轉型或重組機會(hui) ;以批發業(ye) 務為(wei) 主的重資金企業(ye) 迎來供應鏈金融發展機遇。盡管行業(ye) 業(ye) 績拐點仍未出現,但零售行業(ye) 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