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武商集團、中百集團、武漢中商、漢商集團公布2014年年報顯示,營收、淨利潤大多低速增長,有的甚至出現下滑。
麵對電商衝(chong) 擊,商超巨頭紛紛謀求“新常態”下轉型。
商超蔓延關(guan) 店潮
4家上市商超企業(ye) 中,[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增長的隻有武商和中百。
武商全年實現營收171億(yi) 元,同比增長1.89%,利潤總額 8.87億(yi) 元,同比增長2.99%,創曆史最好水平;中百集團實現營收近170億(yi) 元,同比增長2.61%,歸屬於(yu) 母公司的淨利潤1.86億(yi) 元,同比增長9.03%。
武漢中商雖然營收增長3%以上,但淨利潤卻同比下降38.53%,漢商集團營收同比下降6.14%,形勢也不容樂(le) 觀。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電商衝(chong) 擊下,去年中國商超行業(ye) 營收、利潤大幅下滑。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統計,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商品零售額累計同比下降0.7%。各地共關(guan) 停商超201家,其中超市(大型賣場)達到178家,是2013年超市關(guan) 停總量的5倍。與(yu) 之相對應,全國網購銷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
湖北商超也不例外,武商量販去年改造門店6家,退出門店6家,中商關(guan) 停中商平價(jia) 4家。沃爾瑪華中區公共關(guan) 係總監李呈舫介紹,2013年10月以來,沃爾瑪已在中國區先後關(guan) 閉近30家扭虧(kui) 無望的門店。
試水O2O新業(ye) 務
麵對“互聯網+”浪潮,商超紛紛試水O2O。去年,武商、中百、中商等重啟電商業(ye) 務,並借“雙11”“雙12”等電商活動加強線下促銷,已初見成效。武商集團董事長劉江超表示,武商電商公司與(yu) 實體(ti) 店緊密結合,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中商與(yu) 天喻信息合作,推出中商慧購APP移動客戶端,“億(yi) 元紅包大派送”吸引20萬(wan) 會(hui) 員線上搶券、線下消費。數據顯示,通過兩(liang) 期活動促銷,淨增銷售收入1.1億(yi) 元。
中商集團相關(guan) 人士介紹,中商平價(jia) 新開的沌口店,將作為(wei) “微超市”業(ye) 態試點。“微超市”利用微信平台,顧客在網上挑選日用品,下單後,門店會(hui) 在1至3小時內(nei) 送貨上門。
外資超市也加快O2O探索步伐。沃爾瑪在武漢推出網上下單,除生鮮外,2公裏內(nei) 免費配送。大潤發上月也在武漢啟動了B2C商城——“飛牛網”。
實體(ti) 店特色更加鮮明
電商時代,實體(ti) 店是否已走到盡頭?
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實體(ti) 店仍有很大挖掘空間,今後門店規模可能會(hui) 縮小,但特色會(hui) 更加突出。
劉江超舉(ju) 例說,去年武漢國際廣場引進PRADA、芬迪等國際高端奢侈品牌,進一步搶占高端市場,銷售額持續增長;武商廣場繼續強化化妝品、女裝,世貿廣場定位黃金珠寶。
漢商集團方麵表示,實體(ti) 店的體(ti) 驗感,是互聯網不可比擬的優(you) 勢。去年,漢商集團進一步擴大兒(er) 童遊樂(le) 、美容、健身、運動等經營比例,突出武漢市第一室內(nei) 運動概念,有效彌補了傳(chuan) 統百貨業(ye) 績下滑,實現了利潤大幅提升。
超市方麵,特色也越來越明顯。[注冊(ce) 盧森堡公司]去年,中百集團以提升生鮮為(wei) 重點,中央大廚房品種增至334個(ge) ,覆蓋超市門店714家。今年,將加大與(yu) 永輝超市合作力度,做強做大生鮮。
同時,中百、中商平價(jia) 等超市,紛紛加大直采自營比例,建立蔬菜、水果、海鮮等采購基地,進一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