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19時許,住在福州鼓樓區的李女士利用手機在永輝微店訂購了90元的貝類、蔬菜,預定送貨時間為(wei) 次日18時至20時。次日18時許,訂單如約而至,李女士趁熱下鍋。
作為(wei) 移動電商的新寵,[馬紹爾注冊(ce) 公司]微店與(yu) 微信等社交軟件結合,因對話直接、低門檻、精準營銷等備受關(guan) 注,5分鍾就可開一家微店。2013年微店開始崛起後,迅速躥紅。目前,這種一部手機足以搞定的微店購物在國內(nei) 很火,僅(jin) 微店平台口袋購物一家的用戶就有3000多萬(wan) 。
移動電商開啟精準營銷
永輝微店,是永輝超市去年1月試水的020購物平台,覆蓋北京、上海、福建和重慶,目前擁有23萬(wan) 粉絲(si) 。
據永輝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郭熹介紹,微店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用戶在手機上挑選商品,可去福州8家實體(ti) 店提貨,也可選擇送貨上門。微店將物流委托給第三方運營,每天三五名送貨工人駐點。17點之前的訂單,當天送達;用戶如果選擇飛速達,支付18元加急運費,支付後兩(liang) 個(ge) 小時內(nei) 送達。
“微店商品有四五千件,包括生鮮、淨菜、肉禽等,支持銀聯、支付寶、永輝卡等支付方式,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享受便捷的掌上購物。”郭熹說。靠著大眾(zhong) 口碑和微信公眾(zhong) 號推廣,粉絲(si) 從(cong) 1萬(wan) 多漲到了23萬(wan) ,成了微店的黏性用戶。去年,微店營業(ye) 額達三四千萬(wan) 元,福州地區日最高營業(ye) 額近200萬(wan) 元。
郭熹說,消費者可通過微信留言實現互動,分享購物體(ti) 驗。未來,永輝微店將利用點對點的營銷優(you) 勢,獲取消費者的反饋信息、褒貶意見等,利用大數據分析,形成用戶消費行為(wei) 數據庫,實現一對一的精準營銷。消費者可享受不同推送服務,也可預約一對一賣手服務,享受私人定製服務。
“目前,永輝微店的營業(ye) 額占總營業(ye) 額的比重還不到1%。但是,這是永輝線上與(yu) 線下全渠道融合發展的嚐試,將向全國推廣,未來三年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占比可達5%。”郭熹說。
在比拚規模化效應的電商舞台,微店的出現,不僅(jin) 讓精準營銷變成了現實,還代表著一種“去中心化”的力量。在細分市場中,許多小微企業(ye) 瞄準微店下遊產(chan) 業(ye) ,找到了生存發展的空間。
福州元代碼軟件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肖厚祥介紹,該公司創設的平台主要運用於(yu) 微店管理、微店經營、微店設計、商品展示、形象設計。用戶購買(mai) 後,公司將平台的用戶名和密碼發給客戶,客戶就可獲得服務。公司還以二維碼為(wei) 入口,每個(ge) 客戶都有專(zhuan) 屬二維碼,讓微信用戶隨手訂閱公眾(zhong) 平台賬號,實現品牌傳(chuan) 播。平台運用微信公眾(zhong) 號進行社會(hui) 化客戶關(guan) 係管理。 該平台價(jia) 格為(wei) 1.8萬(wan) 元,一次付清。買(mai) 家若要對平台進行小改動或再開發,要出相當於(yu) 平台售價(jia) 的5%的服務費。已有72533個(ge) 商家加盟。
目前,廈門、福州等地都冒出不少這樣的公司,如雲(yun) 商客移動微店平台、桔子科技等等,掀起了一股微店平台熱。
在瓶頸中螺旋式上升
去年9月,廈門商人姚光敏與(yu) 人合夥(huo) 成立波姬小絲(si) 生物科技公司,利用微信群推廣一款化妝品。6個(ge) 月過去了,3000多家分銷商開起微店,利用海量朋友圈做生意,通過社交式分享影響了100多萬(wan) 名微信用戶,銷售額逾4000萬(wan) 元。
在姚光敏看來,移動電商是零售發展的大趨勢,海量微信用戶成為(wei) “大金礦”。同時,點對點的溝通方式,實現海量用戶的精準定位,利用精準推送鎖定目標客戶群,這正是企業(ye) 推廣中所期待的“海量和精準營銷”。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師鄢琳說,微店從(cong) 參與(yu) 主體(ti) 來講,可分為(wei) B2C和C2C。B2C是指商家直接對接消費者。但更多的微店屬於(yu) 類似淘寶的C2C模式,因其創業(ye) 門檻低、零費用而成了許多年輕人創業(ye) 、兼職的平台。從(cong) 銷售模式來說,層層代理分銷模式占到80%,在這種模式下,許多微店隻是幫人推廣賺取傭(yong) 金。
福建師大2011級數字媒體(ti) 技術專(zhuan) 業(ye) 的小李所開的微店就是C2C模式。去年9月,她開了一家微店,由朋友供貨及發貨,資源就是450人的朋友圈,收益五五開。每月平均銷量是7單,每單純利潤是30%-40%。“我是草根賬號,朋友圈隻有450人,漲粉不易,退粉的風險又高,銷量並不高,最終隻賺到五六百元。”小李說。今年1月,她選擇了放棄。
漲粉是微店發展的“命門”,口袋購物等微店平台推出直通車推廣等收費服務,幫助用戶在社交網絡上獲得更多渠道擴大生意、擴大流量。
鄢琳告訴記者,[新加坡公司注冊(ce) ]微信最擅長的是連接,人與(yu) 人、人與(yu) 物、物與(yu) 物的連接,而各種連接方式串、並聯組合潛藏著無限商機。在消費者主權時代,全天候、全渠道和個(ge) 性化定製引領整個(ge) 零售業(ye) 的發展。作為(wei) 與(yu) 微信牢牢綁在一起的微店,契合了SOLOMOME(社交、本地、移動化、個(ge) 性化)消費群的需求,因此前景廣闊。今年一二月,零售業(ye) 創四年來最差開局,自建電商規模都不是很大,應以“互聯網+”為(wei) 突破口,回歸服務本質,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嚐試微店,實現大數據分析、精準營銷和社會(hui) 化客戶關(guan) 係管理,不啻是一個(ge) 突破口。
但是,微店的發展目前遇到瓶頸,主要有3個(ge) 問題:第一,法律法規。微店發展仍處於(yu) 放任的狀態,需要健全法律法規。第二,平台的政策。產(chan) 品和信任始終是微店糾結的問題,更有效而合情理的營銷推廣孕育著微商未來的無限可能。第三,賣家信用。在利用熟人社交網絡的特性建立監督、信用體(ti) 係方麵,需要得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