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市場風起雲(yun) 湧,大牌電商紛紛入局。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鼓勵進口政策,增加國內(nei) 短缺產(chan) 品進口,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擁有企業(ye) 基礎的跨境電商平台儼(yan) 然成為(wei) 了海淘的“正規軍(jun) ”,在此背景下,個(ge) 人代購作為(wei) 最早的海外購物模式,還有多久的生命力?
海外購物模式升級
個(ge) 人代購一度是國內(nei) 消費者海外購物的主要渠道,[馬紹爾公司注冊(ce) ]這種代購模式最初主要由留學生和經常出國的人群維係。有從(cong) 事代購生意的美國留學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借助在國外留學的優(you) 勢,通過代購,既可以給自己帶來收益,還可以幫助國內(nei) 朋友。身邊的很多同學都在做代購。
當海外代購的利潤空間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之後,一批專(zhuan) 門從(cong) 事代購生意的個(ge) 體(ti) 商鋪隨之出現。據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在淘寶上貼著“代購”標簽的商鋪多達40萬(wan) 家。但由於(yu) 這種代購模式麵臨(lin) 著渠道不清、監管不嚴(yan) 等風險,遭到很多消費者的詬病。
隨著國家相關(guan) 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跨境購物這片藍海被不斷挖掘,大牌電商開始進駐這一市場。2014年被視為(wei) 跨境電商元年,有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進口電商交易額0.54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繼去年2月天貓國際正式上線,並在年底的“雙11”和“黑色星期五”大促中取得了不錯成績後,網易考拉海購、順豐(feng) 海購、蘇寧海外購等跨境電商平台也先後上線。京東(dong) 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dong) 日前在京東(dong) 韓國館招商會(hui) 上表示,京東(dong) 全球購傾(qing) 向於(yu) 與(yu) 品牌商直接合作,將不對個(ge) 人代購開放。傳(chuan) 統的個(ge) 人代購模式似乎將要走到盡頭。
個(ge) 人代購仍有空間
大牌跨境電商的入局對部分個(ge) 體(ti) 代購商鋪來說可能確實是“滅頂之災”,但對於(yu) 打感情牌、有著牢靠客戶關(guan) 係的個(ge) 人代購來說影響卻不大。一位微信名為(wei) “咖荔英國代購”的英國留學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初做代購就是朋友要求幫著帶,但如果隻寄一件商品的話郵費會(hui) 很貴,於(yu) 是就想到了做代購生意。咖荔介紹說,自己代購的商品大多由顧客自己指定。顧客發一張照片或者提供一個(ge) 商品型號,然後詢問價(jia) 錢,如果價(jia) 格合適就會(hui) 購買(mai) 。由於(yu) 客戶群不一樣,代購商品的價(jia) 位也不同。
除了牢靠的客戶關(guan) 係外,個(ge) 人代購與(yu) 大牌電商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價(jia) 格優(you) 勢。一位微信名為(wei) “風之殤”的法國留學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地的留學生通過購物卡可以享受到商品7.5-8折的優(you) 惠,折後價(jia) 格相當於(yu) 國內(nei) 同款商品售價(jia) 的4-7折,代購人一般可以賺到商品價(jia) 格10%-25%的利潤。
北京商報記者在“咖荔英國代購”微信曆史記錄中看到,其代購的普拉達(Prada)BN2774款女包,價(jia) 格為(wei) 1.15萬(wan) 元人民幣,包郵到家;而同款商品在天貓國際上的價(jia) 格為(wei) 19398元人民幣。咖荔表示,自己代購的商品價(jia) 位很寬,但每月的收益浮動也比較大。如Channel、Givenchy等奢侈品牌的箱包,價(jia) 格一般在1萬(wan) -2萬(wan) 元人民幣之間;一些如護膚品、手機殼等小商品,價(jia) 格在幾百到幾千元人民幣,顧客多的時候能賺到4000元人民幣左右,但也有一個(ge) 月隻賺1000元人民幣的時候。
電商向左代購向右
跨境電商的開疆擴土對個(ge) 人代購的生意會(hui) 有一定影響,但不會(hui) 是顛覆性的。風之殤認為(wei) ,代購在價(jia) 格上具有一定優(you) 勢,而且現實生活中有情感維係、品質保證,不少人還是願意找代購。
在洋碼頭創始人曾立波看來,[注冊(ce) 新加坡公司]跨境電商和代購並不是一個(ge) 級別的概念。跨境電商是專(zhuan) 業(ye) 術語,是電商行業(ye) ;而代購並不是行業(ye) ,是消費者自主、自助選擇商品的海外消費現象。曾立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不完整,在近2-3年內(nei) 海外網絡購物中依舊會(hui) 有大量C2C、代購的形式存在。但隨著發展周期的延長,綜合類平台不斷完善,垂直類平台內(nei) 部細分得到優(you) 化,整個(ge) 市場會(hui) 呈現出百家爭(zheng) 鳴的情況。跨境進口食品電商鮮Life CEO肖欣指出,中國的電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供應鏈沒有差異,電商平台之間沒有形成差異化。鮮Life在韓國有專(zhuan) 門的買(mai) 手團隊,但不會(hui) 走大而全的路線,會(hui) 選1-10個(ge) 產(chan) 品從(cong) 廠商直接進貨,通過獨家代理使產(chan) 品具有獨特性,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