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chan) 的智能馬桶蓋,出口日本、打日本品牌,然後被中國人高價(jia) 買(mai) 回國內(nei) ,拆開一看卻發現“MadeinChina”,這刺痛著中國製造業(ye) 大佬們(men) 的神經。
中國遊客春節假期到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的話題,[香港注冊(ce) 公司]在本屆“兩(liang) 會(hui) ”上持續發酵,被看作“中國製造必須升級到中國創造”的活教材。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兩(liang) 會(hui) ”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wei) 什麽(me) 中國人不相信自己,到國外買(mai) 一個(ge) 馬桶蓋,是為(wei) 不誠信的行為(wei) 埋單,難道我們(men) 還不吸取教訓嗎?”
其實,除了產(chan) 品質量差距外,這還與(yu) 市場普及、國人對外國品牌癡迷等因素有關(guan) 。佛山衛浴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劉文貴3月8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矯枉過正也不正常。此事也許會(hui) 成為(wei) 國內(nei) 智能馬桶、智能衛浴市場的“引爆點”。
中國智能馬桶蓋普及率不到1%
“在衛浴行業(ye) ,我們(men) 早就知道,很多國內(nei) 消費者去日本買(mai) 的智能馬桶,也是中國製造的。國外衛浴行業(ye) 發展了上百年,國內(nei) 衛浴行業(ye) 才幾十年,質量、服務、創新上的確還有一定差距。”劉文貴坦言。
劉文貴說,去年國內(nei) 衛浴行業(ye) 的市場容量達2300億(yi) 元,國外品牌隻占了100億(yi) 元,占比不到5%。當然,隨著老百姓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需求也在擴大。劉文貴春節期間跟幾個(ge) 佛山衛浴行業(ye) 的老板聊天時談到,媒體(ti) 對中國人到日本買(mai) 馬桶蓋的關(guan) 注,可能成為(wei) 國內(nei) 智能馬桶、智能衛浴市場的一個(ge) “引爆點”。
據劉文貴介紹,國內(nei) 市場真正推廣智能馬桶蓋才四五年時間。目前,國內(nei) 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智能馬桶蓋的廠家約30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dong) 和福建這三大衛浴產(chan) 業(ye) 的聚集區,像佛山的箭牌、東(dong) 鵬都有自己的生產(chan) 車間,剛剛開始介入。
“像箭牌一年銷售收入40多億(yi) 元,它有營銷網絡,一旦發力,對產(chan) 品推廣將起重要作用。”劉文貴認為(wei) ,之前智能馬桶蓋在中國市場沒有普及,跟大品牌不重視這一市場有關(guan) 。
洗之郎智能溫水便座品牌創始人、西安三花良治電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馬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本企業(ye) 1964年研發出智能馬桶蓋,產(chan) 品1988年上市,市場教育經曆了20多年,現在日本家庭的智能馬桶蓋普及率達到86%。1995年,洗之郎便開始研發智能馬桶蓋,至今也經曆了20年。但是,中國國內(nei) 智能馬桶蓋的普及率還不到1%,洗之郎開拓市場非常困難。
據馬悅了解到的情況,日本每年的智能馬桶蓋銷量約400萬(wan) 台,基本上都不在日本生產(chan) ,有的在中國生產(chan) ,還有的在馬來西亞(ya) 、越南生產(chan) 。中國現在一年生產(chan) 100萬(wan) ~200萬(wan) 台的智能馬桶蓋,中國每年本土銷量不超過30萬(wan) 台,其餘(yu) 大部分出口日本市場。事實上,日本TOTO、鬆下分別在蘇州和杭州的工廠,均有生產(chan) 智能馬桶蓋產(chan) 品。
如今,日本的“馬桶蓋”已從(cong) 最初單一的衝(chong) 洗功能,發展到現在具有加熱圈、水溫調節、分別適合男士和女士衝(chong) 洗的雙噴嘴等功能。但是,日本智能馬桶蓋的使用環境,與(yu) 中國有很大差異。首先,日本衛生間、洗澡間分開,因此不用防潮;其次,日本的自來水可以直接喝,因此不用過濾雜質;另外,日本房屋電路設計規範,而中國房屋電路設計不規範,因此要防漏電,甚至要三級“防電閘”。所以,中國人從(cong) 日本買(mai) 來的智能馬桶蓋,在國內(nei) 不一定適用。
“中國製造”再反思
事實上,國人對日本產(chan) 品的盲目購買(mai) ,也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有日本商人已經發現中國人到日本買(mai) 馬桶蓋的現象,因此提供不同的產(chan) 品——日本人買(mai) 、本土用的,約2000元人民幣左右;中國人買(mai) 回國用的,4000~5000元人民幣。
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說:“國人之所以去日本買(mai) 馬桶蓋,是因為(wei) 本土品牌缺乏質量保證,更多洋品牌入華能夠刺激本土企業(ye) 的品牌意識和競爭(zheng) 意識。”他還表示,政府應該鼓勵華為(wei) 、聯想、浪潮等龍頭企業(ye) 走向海外市場。
“當我們(men) 都把對‘家電’的認知和需求集中在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品類時,日本馬桶蓋早已在大城小鎮普及開來。這源自日本家電企業(ye) 對自己國民需求的挖掘和對家電概念的延伸。”家電業(ye) 資深人士張亞(ya) 晨分析說。
不過,張亞(ya) 晨認為(wei) ,首先,國內(nei) 消費者還沒得到充分教育,到日本采購智能馬桶蓋的隻是部分消費者,所以沒必要大驚小怪;其次,這是一個(ge) 有待開發的品類,之前大企業(ye) 沒有真正啟動,隻有一批小企業(ye) 在做,市場還需要慢慢培育;此外,隻要真正意識到這個(ge) 市場,相信中國企業(ye) 是有能力做好的。“國內(nei) 幾乎所有的家電產(chan) 品最早都是‘舶來品’,但現在電視機、空調等在國內(nei) 市場都認可中國本土品牌。”
據張亞(ya) 晨介紹,“電子坐便器”的行業(ye) 標準,[注冊(ce) 美國公司]最近幾年國內(nei) 已經出台了。智能馬桶蓋的行業(ye) 標準並不複雜,工藝要求、知識產(chan) 權都不是特別嚴(yan) 謹,國內(nei) 做沒有問題。最終能不能做好,不完全取決(jue) 於(yu) 單個(ge) 企業(ye) ,還受到行業(ye) 規範、市場監管、消費者認識等方麵影響。
中國家電協會(hui) 秘書(shu) 長徐東(dong) 升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對國外產(chan) 品的迷信,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打破。“我們(men) 做得好,國內(nei) 消費者也不一定接受,國內(nei) 產(chan) 品做到4000~5000元可能沒人買(mai) 。消費心理調整、產(chan) 業(ye) 發展都需要一個(ge) 過程。歐、美、日消費環境成熟,買(mai) 了肯定不會(hui) 差。但國內(nei) ,你還要甄別不同產(chan) 品的好壞,消費者不知道哪個(ge) 做得真正好,(這個(ge) 問題也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