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機電行業:風口浪尖上拿捏技術含量

在我國出口的各類產(chan) 品中,機電產(chan) 品占據半壁江山。在人民幣升值浪潮下,機電行業(ye) 無異於(yu) 是站在了風口浪尖。

從(cong) 提高預收貨款到用金融工具

“因為(wei) 出口量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們(men) 企業(ye) 有很大影響。”飛躍集團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毛玲豔直言不諱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據介紹,素有“縫紉機大王”之稱的飛躍集團,其產(chan) 品遠銷到世界上127個(ge) 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5%的產(chan) 品都是用美元結算的。從(cong) 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接近21%。而毛玲豔所在的公司,利潤因此受到了不少擠壓。據其透露,2005年企業(ye) 平均利潤率為(wei) 20%左右,現在平均利潤率下降到12%左右,有的產(chan) 品甚至僅(jin) 為(wei) 7%。

為(wei) 了應對人民幣升值,他們(men) 幾乎采用了所有可以嚐試的方式。

比如,采用盡快結匯、提前收匯的方式。以前公司的賬期平均是半年到一年,現在基本提前到4個(ge) 月以內(nei) ,除此之外,飛躍還盡量提高預收貨款的比例。

“行業(ye) 內(nei) 通常會(hui) 有幾個(ge) 月到1年左右的賬期,所以存在很大的應收賬款,匯率的一個(ge) 小波動,對企業(ye) 的利潤就會(hui) 產(chan) 生很大的影響。他們(men) 與(yu) 一些國外大客戶,以前都是一年談一次價(jia) 格,現在則會(hui) 非常謹慎,不敢遠期報價(jia) 。比如明年春天的訂單,按慣例現在就需要報價(jia) 了,但是由於(yu) 考慮到匯率變動的因素,目前報價(jia) 還在觀望中。” 毛玲豔說。

再比如,通過采取銀行遠期結售匯,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工具來鎖定匯率。現在的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是6.7,飛躍把未來一年的匯率鎖定在6.5,希望以此來減少風險。

提高價(jia) 格也是飛躍應對升值的措施之一。相對於(yu) 2005年,飛躍產(chan) 品的當前價(jia) 格已經提高了20%左右,“當然也是一步步提升的”,毛玲豔說,但是提價(jia) 也有滯後性,比方說今天通知提價(jia) ,至少要給客戶1個(ge) 月的時間作為(wei) 過渡期,而且有時候客戶還不願意接受。

提高產(chan) 品技術含量是方向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jia) 在6.82~6.84區間窄幅波動,人民幣匯率在20個(ge) 月內(nei) 對美元保持了基本穩定。

不過,穩定匯率並不能挽救整個(ge) 行業(ye) 。受原材料價(jia) 格漲價(jia) 、下遊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萎縮,國外訂單大幅下滑等影響,飛躍甚至因陷入財務危機而不得不進行重組。直到今年上半年,包括飛躍在內(nei) 的我國大多數機電企業(ye) 國外訂單方開始增加,行業(ye) 發展才漸有起色。

在毛玲豔看來,縫紉機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利潤率比較低。“調整產(chan) 品結構是企業(ye) 的唯一出路”,她說,通過加大新品開發力度來提高產(chan) 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使企業(ye) 擁有較強的議價(jia) 能力,實現向國外客戶轉移成本壓力的目的,從(cong) 而提高出口企業(ye) 的承受力。

加大新品開發力度,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這對於(yu) 高新技術企業(ye) ——浙江水晶光電[32.78 1.17%]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說,有著更深的體(ti) 會(hui) 。相對於(yu) 附加值較低的機械製造業(ye) 來說,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電子產(chan) 品行業(ye) 所受的影響要小得多。

水晶光電是國內(nei) 生產(chan) 光電元器件的上市公司。其2007年至2009年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wei) 54.12%、52.80%和51.67%,始終處於(yu) 較高水平。

水晶光電的董事會(hui) 秘書(shu) 範崇國告訴記者,公司60%左右的產(chan) 品都銷往國外。從(cong) 2005年匯改到目前為(wei) 止,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仍處在公司可以接受的範圍內(nei) 。甚至公司還借助升值的優(you) 勢,從(cong) 國外進口了大量設備,加快了技術改造的步伐。此外,公司主要原材料光學玻璃、藍玻璃、部分光學水晶以及部分其他輔料均是從(cong) 國外進口。因此,人民幣升值反而令公司進口原材料和設備的成本降低。

貿易企業(ye) :說服合作方改變結算方式

相對於(yu) 實體(ti) 機電製造企業(ye) ,從(cong) 事機電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對人民幣升值的感受更深。銷售IC半導體(ti) 和電子元器件的偉(wei) 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旭告訴記者,人民幣升值對他們(men) 所處的行業(ye) 造成了很大的挑戰。

朱旭介紹說,機電進出口貿易行業(ye) 的整體(ti) 利潤率僅(jin) 為(wei) 10%左右,人民幣升值將不可避免地造成匯兌(dui) 損失,減少企業(ye) 的利潤。雖然偉(wei) 德也考慮過使用遠期結售匯等金融工具來對衝(chong) 人民幣升值的風險,但是“使用這些工具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識,公司對金融工具的使用不是特別專(zhuan) 業(ye) ” 。

由於(yu) 偉(wei) 德是全球采購,從(cong) 進口角度來說,人民幣升值是有好處的。但是由於(yu) 出口到國外通常是用美元結算,即使是供應給歐美、港台地區的公司如博世、西門子等在內(nei) 地的工廠,對方也常常要求用美元結算。

朱旭表示,現在偉(wei) 德采取的主要做法是盡量說服國內(nei) 跨國公司改變結算方式,使用人民幣開增值稅票,以此來規避匯率風險。

設在香港的偉(wei) 德國際貿易總部,主要是做美元結算的貿易,“現在吃不消了”,朱旭說。為(wei) 避免外匯的匯兌(dui) 損失,老板還特地在上海開了一個(ge) 公司,用來進行人民幣結算業(ye) 務,“我們(men) 希望把越來越多的生意搬到上海來做”。

去年7月,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dong) 莞五個(ge) 城市率先啟動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今年6月,試點又擴大到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等20個(ge) 省市。

本報記者在對多家外貿型企業(ye) 的調研中發現,自2009年開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工作以來,雖然僅(jin) 有22.7%的企業(ye) 使用過人民幣跨境貿易,但是,仍有46.33%的企業(ye) 願意使用這種方式來避免風險。不過,還是有58%的企業(ye) 表示,實際交易過程中,是否使用人民幣結算,更多的是取決(jue) 於(yu) 交易對象的意願。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