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20日消息,[注冊(ce) 英國公司]據國外媒體(ti) 報道,亞(ya) 馬遜的出現是否使得傳(chuan) 統零售業(ye) 遭遇滅頂之災?這樣答案看似是肯定的,比如知名寵物用品連鎖供應商PetSmart已經宣布接受87億(yi) 美元的收購報價(jia) “歸順於(yu) ”以BC Partners領銜的私募股本財團;另有傳(chuan) 言稱體(ti) 育用品零售商Dick's Sporting Goods也正考慮是否接受來自其他企業(ye) 的完全收購方案。事實上,亞(ya) 馬遜確實讓一些特色零售商成為(wei) 了曆史,而這一現象在近幾年來尤為(wei) 突出。
亞(ya) 馬遜原本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圖書(shu) 銷售商,當時他的主要競爭(zheng) 對手是美國鮑德斯集團和Barnes &Noble書(shu) 店(後者是美國第二大實體(ti) 書(shu) 店);經過努力亞(ya) 馬遜使得自己成為(wei) 消費者網購電子產(chan) 品的首選網站之一,甚至連百思買(mai) 這樣的實體(ti) 電器連鎖商店都想加入亞(ya) 馬遜的銷售網絡;亞(ya) 馬遜在辦公產(chan) 品領域的崛起使得歐迪辦公這樣的世界巨頭感到巨大壓力,而亞(ya) 馬遜眼下正在同另外一家全球領先的辦公用品製造商史泰博洽談進一步整合的事宜。
特色實體(ti) 零售店在麵對電子商務的衝(chong) 擊之時未能實現“獨善其身”的目標。比如PetSmart在過去三年中的營收年均增幅達到6.7%,而這一數字在去年中僅(jin) 為(wei) 2%。PetSmart在自身業(ye) 務的發展過程中忽略了電子商務這一重要環節,而正是這樣的疏忽使得亞(ya) 馬遜旗下的wag.com服務得以大力發展。試想一下,當亞(ya) 馬遜的快遞員免費將50磅重的狗糧按時送到消費者家門口時,有誰還會(hui) 想到自己跑去實體(ti) 店購買(mai) 狗糧呢?除了PetSmart以外,史泰博、百思買(mai) 和Barnes &Noble書(shu) 店等等企業(ye) 在最近三年中都經曆了營收增長放緩以及最近一年增速放緩最為(wei) 明顯的問題。亞(ya) 馬遜快速且免費的送貨服務對於(yu) The Container Store這樣的實體(ti) 連鎖零售商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衝(chong) 擊,The Container Store一直以來以旗下員工專(zhuan) 業(ye) 知識深厚為(wei) 客戶服務的亮點,不過現實的情況是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The Container Store的市值蒸發了將近一半,而在其第三財季中淨銷售額增幅僅(jin) 為(wei) 1.4%,當季同店銷售額甚至下滑3.5%。
就在其他實體(ti) 零售店業(ye) 績出現增長瓶頸之時,亞(ya) 馬遜的年度營收增幅衝(chong) 高至30%。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hannelAdvisors公布的數據顯示,亞(ya) 馬遜在去年11月的銷售額增長了將近36%,而這一數字在12月則為(wei) 22%。
為(wei) 了避免曾經出現的假期消費季銷售卡殼問題,[英國公司注冊(ce) ]亞(ya) 馬遜已經投入巨資提升商品促銷和物流能力。另一方麵,亞(ya) 馬遜吸引1000萬(wan) 新用戶參加Amazon Prime會(hui) 員計劃,該計劃可以使得用戶享受免費物流以及免費在線電影和音樂(le) 方麵的服務。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亞(ya) 馬遜在全球範圍內(nei) 賣出超過20億(yi) 件商品。
麵對亞(ya) 馬遜等等電商企業(ye) 咄咄逼人的競爭(zheng) 態勢,實體(ti) 特色零售店也許隻有盡快完成自我電商化的轉型才能夠在競爭(zheng) 大潮中得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