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處方藥放開”引爆電商潮 連鎖藥店還是主角?

風傳(chuan) 已久的“處方藥網上銷售放開”又有了新消息。日前,有媒體(ti) 稱網售處方藥最早可在元旦後獲準,這意味著醫藥電商將可涉足廣闊的處方藥市場。

每一次變革都會(hui) 給市場帶來新的機遇。[注冊(ce) 開曼公司]隨著處方藥放開的動作愈發明晰,對醫藥電商窺伺已久的各路資本已經開拔。日前,阿裏健康在河北緊鑼密鼓地試點電子處方,一心堂1.2億(yi) 元加碼電商,而九州通的好藥師也正積極備戰,就連製藥企業(ye) 康恩貝也通過並購方式,積極切入醫藥電商領域。

不過,在醫藥電商大潮中,哪種電商模式最適合?醫藥電商能否占領市場?連鎖藥店在電商潮中何去何從(cong) ?這些都是醫藥行業(ye) 接下來要麵對的問題。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夥(huo) 人史立臣認為(wei) ,大型連鎖藥店才是醫藥電商的根本核心,這種核心資源也是淘寶、騰訊等第三方平台不容易獲取的。

也有觀點認為(wei) ,早在2011年阿裏、一號店就已經涉及醫藥,但並沒有真正找到一個(ge) 良性的電商模式。電商對於(yu) 醫藥行業(ye) 的影響要遠比其他行業(ye) 慢,連鎖藥店仍然是主角。

而對於(yu) 醫藥電商領域的較早試水者,九州通好藥師的公關(guan) 負責人蘇虹認為(wei) ,“電商來了,不是誰革誰的命,而是線上線下全渠道的融合發展”。

據《經濟參考報》引述消息透露,食藥總局目前正在召開內(nei) 部會(hui) 議,最後一次集體(ti) 討論《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出台前事項,如無意外該《辦法》最快將於(yu) 2015年元旦後頒布。屆時,處方藥網上銷售將逐步放開,對於(yu) 醫藥流通企業(ye) 而言,則意味著廣闊的醫藥電商市場開啟。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0年~2013年,我國醫藥電商規模年均增速達到250.35%,2013年線上醫藥市場規模為(wei) 40億(yi) 元左右,三年間網上藥店規模也從(cong) 35家增長到132家,而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登記在冊(ce) 的網上藥店共有255家。雖然也是藥店,但處方藥一直是醫藥電商發展的一道政策紅線。

“目前,內(nei) 部達成的一個(ge) 意見是,對於(yu) 網絡可銷售處方藥的品種以正麵清單進行規範,而網售醫療器械範圍將采用負麵清單形式禁售。”有消息人士表示,處方藥中的精麻藥品將不在正麵清單的範圍內(nei) ,處方藥的銷售隻能有限製地逐步放開。

其實,早在2014年5月28日,食藥監總局便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試水放開網上銷售處方藥。《征求意見稿》指出,“互聯網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處方的標準、格式、有效期等,應當符合處方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由執業(ye) 藥師負責處方的審核及監督調配”,“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的,責令改正,並處以一萬(wan) 元以上三萬(wan) 元以下罰款”,“允許醫藥電商選擇第三方物流配送”。

11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促進內(nei) 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提高物流社會(hui) 化水平,這則為(wei) 醫藥電商O2O模式帶來明顯利好。

北大縱橫醫藥高級合夥(huo) 人史立臣曾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即便處方藥放開,仍有60%的液體(ti) 製劑無法配送,而有些藥品也需要再醫生監控下使用,樂(le) 觀估計能投放到電商平台銷售的也就20%~30%之間。

在處方藥放開消息傳(chuan) 開後,各路資本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醫藥電商的大潮正奔湧而來。

此前國內(nei) 最大的民營醫藥商業(ye) 企業(ye) 九州通曾表示,醫藥電商潛在市場空間很大,且相對市場化,一旦處方藥網售政策放開,醫藥電商企業(ye) 很快就會(hui) 起來。在我國醫藥市場,約有80%的需求為(wei) 處方藥,而這一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也就是說,此前的醫藥電商隻是在市場容量的20%裏麵搶占資源。

而處方藥一旦放開,無疑會(hui) 給醫藥電商帶來更多可能。康愛多網上藥店董事長王燕雄曾表示,處方藥種類多,有剛性需求,將對整體(ti) 銷售帶來一定增量。

此前,以嶺健康城電商事業(ye) 部總經理邵清曾表示,[注冊(ce) 馬紹爾公司]O2O是醫藥電商發展的方向,隻有線上和線下結合醫藥電商才能獲得大發展,目前包括傳(chuan) 統藥店和醫藥電商的領軍(jun) 者都在做O2O的努力。邵清表示,國家政策頒布後,有客戶和較高知名度的大連鎖藥店將迎來利好,但線上和線下結合必須是線上或者線下提供無差異的服務,誰有能力提供,誰就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同時,這具體(ti) 還有賴於(yu) 醫藥電商行業(ye) 性政策盡快出台並與(yu) 之匹配。

而在處方藥放開這一空前的利好下,阿裏健康日前在河北省石家莊推行“處方電子化”試點,通過“處方電子化”平台,實現醫藥分家。據悉,石家莊數家知名連鎖藥店已與(yu) 阿裏健康APP對接,而阿裏健康已開始在河北省尋求合作藥店,擬於(yu) 全省開展“處方電子化”服務,同時也開始在杭州落地,將在全市近300家連鎖藥店進行公測。

九州通好藥師的公關(guan) 負責人蘇虹也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處方藥放開會(hui) 帶來一個(ge) 更大的市場,好藥師目前也正在積極的備戰中。包括倉(cang) 儲(chu) 、物流等基礎工作;到年底前,公司好計劃招聘達200人左右的執業(ye) 藥師團隊。

一心堂董事會(hui) 秘書(shu) 田俊也表示,受政策影響,明年醫藥電商行業(ye) 將迎來爆發性增長,一心堂在此方麵已經進行布局。不久前,亦有消息稱一心堂將在原先投入8000萬(wan) 元的基礎上,再投入1.2億(yi) 元發展電商業(ye) 務。

12月4日,製藥企業(ye) 康恩貝公告稱,擬以現金2.7115億(yi) 元受讓浙江珍誠醫藥在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珍誠醫藥)30.81%股份。此舉(ju) 將有助於(yu) 力康恩貝快速切入醫藥電商領域。

更早之前,中成藥企業(ye) 太安堂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3.5億(yi) 元收購廣東(dong) 康愛多連鎖藥店有限公司,以此作為(wei) 捷徑切入醫藥電商領域。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醫藥電商模式包括四種:以天貓醫藥館、京東(dong) 、一號店為(wei) 代表的第三方平台;以健一網、康愛多為(wei) 主的獨立垂直電商;從(cong) 醫藥流通環節介入的企業(ye) ,包括一心堂借助藥店網絡、九州通好藥師整合線下藥店;傳(chuan) 統醫院和HIS(醫院信息管理係統)廠商的整合。

不過,在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何種醫藥電商模式會(hui) 成功仍有待觀察。海通證券醫藥行業(ye) 研究員餘(yu) 文心則表示,4種模式的醫藥電商各自擁有獨特的資源稟賦,目前很難判斷哪種模式能夠脫穎而出,但可以確定的是,流量型電商向服務型電商轉型勢在必行。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則對中國經濟網記者稱:“醫藥電商與(yu) 傳(chuan) 統電商相比仍有區別,政策、技術、物流都有壁壘,看上去很美,但並不是誰做都能賺錢”。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信息顯示,截至7月31日,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C證的網上藥店有227家。中國藥店醫藥電商研究中心的監測與(yu) 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醫藥B2C交易規模為(wei) 42.6億(yi) 元。據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227家拿到資質的企業(ye) 裏,真正開展業(ye) 務的不足百家,營業(ye) 收入在百萬(wan) 元級別以上也就四五十家。普遍都在溫飽線上掙紮。

數據顯示,九州通旗下好藥師大藥房2013年的B2C線上業(ye) 務實現交易額2.04億(yi) ,較上年同期增長167.05%,但淨利潤僅(jin) 為(wei) 192.5萬(wan) 元。天貓醫藥館內(nei) 25類目店鋪排行第一位網上藥店康愛多截至2014年7月31日總資產(chan) 為(wei) 4362萬(wan) 元,淨資產(chan) 2625萬(wan) 元,實現營業(ye) 收入1.81億(yi) 元,但淨利潤僅(jin) 為(wei) 626萬(wan) 元。

而目前網上藥店仍然是以計生器械、護具、隱形眼鏡、美容保健品及常備藥品為(wei) 主。即便明年“網售處方藥”放開,治療疾病、急需類藥品,網上的銷量能否馬上放大也充滿不確定因素。

山西仁和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全柱認為(wei) ,相對於(yu) 實體(ti) 藥店而言,網絡藥店也有自己的短板,電商對於(yu) 醫藥行業(ye) 的影響要遠比其他行業(ye) 慢,不會(hui) 一下子顛覆。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夥(huo) 人史立臣則認為(wei) ,大型連鎖藥店才是醫藥電商的根本核心,這種核心資源也是京東(dong) 、騰訊等第三方平台不容易獲取的。“發展醫藥電商,尤其是B2C業(ye) 務,需要的是資源整合,即搭建自己的平台,與(yu) 其他平台合作增加流量,同時與(yu) 實體(ti) 店簽訂合作協議,利用實體(ti) 店的覆蓋半徑能夠迅速送貨,同時也能夠節省資金和建立實體(ti) 店的時間。但實際上目前發展紅火的B2C業(ye) 務,國大藥房、一心堂和老百姓大藥房比九州通有優(you) 勢,它們(men) 本來就是實體(ti) 藥店連鎖企業(ye) ,與(yu) 網上B2C業(ye) 務一致。”

對於(yu) 這種觀點,[注冊(ce) 新加坡公司]九州通好藥師的公關(guan) 負責人蘇虹在回答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反問道:“馬雲(yun) 是新亞(ya) 洲首富,您怎麽(me) 看?”。在她看來,電商來了,不是誰革誰的命,而是線上線下全渠道的融合發展。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