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百二十多件二手奢侈品手袋及配飾在香港佳士得拍場上現身。這是今年香港佳士得為(wei) 推出二手奢侈品手袋及配飾業(ye) 務而新增的一個(ge) 專(zhuan) 場,所有拍品總估價(jia) 達700萬(wan) 。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個(ge) 事件本身也是一個(ge) 信號,表明連全球拍賣巨頭之一的佳士得也開始大張旗鼓地進入中國這一新興(xing) 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
幾周前,[注冊(ce) 英國公司]法國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電商InstantLuxe也宣布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其網站創始人Yann Le Floch表示看好中國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他坦言InstantLuxe的市場定位和商業(ye) 目的是為(wei) “想用更好的價(jia) 格購買(mai) 奢侈品的消費者服務。”
現身佳士得香港“手袋與(yu) 配飾”拍賣專(zhuan) 場的產(chan) 品中不乏Bottega Veneta,Chanel,Hermes,Louis Vuitton等傳(chuan) 統奢侈品牌的經典產(chan) 品。“這個(ge) 全新的拍賣類別自它首次在私人洽購及墊子平台上推出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全球藏家的興(xing) 趣。”此前佳士得已經通過網站專(zhuan) 場拍賣的形式對這一市場進行了試水,主管本場拍賣的專(zhuan) 家林博明(Matthew Rubinger)還表示,亞(ya) 洲對高質量奢華配飾的持續增長的市場日益 擴大,需求愈加傾(qing) 向於(yu) 成熟及至臻的製作工藝,佳士得希望通過拍賣及私人洽購為(wei) 這一發展前景廣闊的拍賣品類打造一個(ge) 新的交易平台。”
在紐約、巴黎、米蘭(lan) 、迪拜的奢侈品專(zhuan) 賣店裏,中國豪客一擲千金早已不為(wei) 人所驚,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奢侈品專(zhuan) 賣店偶爾短時期封店多數並不是因為(wei) 整修,而是有來自頂級階層的重要客戶正在店內(nei) 挑選。財富品質研究院對北京、上海和廣州的約200家二手奢飾品店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上半年的總銷售額高達30億(yi) 元(或4.9億(yi) 美元)。
相對於(yu) 整個(ge)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這個(ge) 銷售額隻是一小部分。雖然此前的反腐強度明顯壓製了皮草和瑞士表等奢侈品在精英階層中的發展,但也正因此,進一步激發了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的悄然興(xing) 盛。與(yu) 2012年傳(chuan) 統奢侈品行業(ye) 增長5%-7%相比,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報告,這一年裏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增長逾20%。Yann Le Floch表示:“InstantLuxe選擇在中國政府大力打擊腐敗的情況下進入中國市場,正是看中了市場需求和供應的不協調性,大多數消費者都希望以更低的價(jia) 格擁有奢侈品。”
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興(xing) 起原與(yu)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特色密不可分。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起,作為(wei) 國內(nei) 富裕階層處理奢侈品(多數為(wei) 禮品)的渠道,大街小巷中的典當行日漸增多,到2011年,各種效仿香港米蘭(lan) 站的二手奢侈品店在一線城市遍地開花,與(yu) 香港米蘭(lan) 站最初貨源主要依靠本地名媛貴婦閑置商品不同,每次送禮頻發的假日結束後,二手奢侈品店都會(hui) 迎來紅火的生意。在買(mai) 方市場上,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出境旅遊,尤其是去日本和韓國這些二手奢侈品店已盛行多年的亞(ya) 洲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們(men) 接受了使用二手的貴重物品的觀念。
目前活躍在國內(nei) 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公司,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大陣營,以米蘭(lan) 站、Brand Off為(wei) 代表的買(mai) 斷模式和以寺庫為(wei) 代表的寄賣模式。前者以現金購買(mai) 低買(mai) 高賣,毛利大約在20%,主要以箱包為(wei) 主,而後者則是為(wei) 貨主提供寄賣渠道,收取10%的服務費,除了箱包還包括珠寶、手表以及服飾、配飾。不過前者的發展並不順利,以米蘭(lan) 站為(wei) 例,首先在進入中國內(nei) 地市場時就因為(wei) 眾(zhong) 多同名競爭(zheng) 對手而遭遇商標注冊(ce) 困難,其後店鋪未如計劃快速在國內(nei) 鋪開,2012年全年甚至虧(kui) 損1390萬(wan) 港幣。反之,寺庫在短短兩(liang) 年內(nei) 注冊(ce) 用戶即達到60萬(wan) 人,於(yu) 2011年、2012年先後完成了共計4000萬(wan) 美金的AB兩(liang) 輪融資,其更體(ti) 察內(nei) 地市場特性,以寄賣形式保證現金與(yu) 貨物的快速流通,更針對低資產(chan) 消費群體(ti) ,將線上經營與(yu) 線下體(ti) 驗相結合的經營模式,更為(wei) 內(nei) 地市場所接受。
對於(yu) 意圖進軍(jun) 這一市場的公司來說,米蘭(lan) 站的失利反映出一些問題:貨源特別是二手新品是決(jue) 勝二手奢侈品市場的關(guan) 鍵,缺乏充足的賣方資源,產(chan) 品更新換代不足夠快,光是經典產(chan) 品已不足吸引國內(nei) 日漸年輕化時尚化、口味更時髦、購買(mai) 意願更獨立(而非僅(jin) 僅(jin) 是送禮需求)的消費群體(ti) ,以現金購入產(chan) 品又無法及時拋售勢必造成現金流中斷;缺乏足夠的奢侈品鑒別和養(yang) 護人員,大部分二手奢侈品運營商和奢侈品牌並沒有良好的互動關(guan) 係,所以很難通過奢侈品牌獲得更多專(zhuan) 業(ye) 支持。
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報告,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所謂二手奢侈品有80%為(wei) 仿貨即假貨,Louis Vuitton、GUCCI、Chanel、Hermes、Prada依次占據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五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二手奢侈品銷售商沒有足夠的專(zhuan) 業(ye) 鑒定能力,勢必導致消費者購買(mai) 意願大幅縮水。“現在中國奢侈品的假貨問題很嚴(yan) 重。就連愛馬仕的專(zhuan) 賣店中都出現過假貨的問題。”寺庫創始人李日學表示,“所以我最開始做寺庫的時候,就將鑒定作為(wei) 寺庫的核心業(ye) 務。目前寺庫鑒定團隊擁有40多位專(zhuan) 業(ye) 鑒定師。”同時,越來越多國際品牌折扣店進駐中國,也分流了一部分消費人群。
有趣的是,[英國公司注冊(ce) ]西方買(mai) 家也早已對中國這一市場躍躍欲試,與(yu) 傳(chuan) 統歐美或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相比,中國消費者手中近年來囤積的奢侈品數量巨大,高端產(chan) 品居多,其中大量是禮品,這就意味著產(chan) 品成色全新、多數從(cong) 未用過、並且在款式時尚熱門度上要領先一籌。之前已有不少來自歐洲和日本的買(mai) 手悄然進入中國市場收購產(chan) 品。
盡管二手奢侈品交易電商和拍賣行對這一市場看好,貝恩谘詢公司還指出國際二手奢侈品市場約有190億(yi) 美元的容量,並且增長迅速,中國奢侈品行業(ye) 的業(ye) 內(nei) 人士卻表示在反腐和經濟放緩的雙重打擊下,中國內(nei) 地奢侈品市場增速明顯放緩,這也許會(hui) 影響二手奢侈品市場在中國的發展。據貝恩數據,中國個(ge) 人奢侈品消費今年將出現十年來的首次業(ye) 績下滑,預計今年中國奢侈品銷量將下降1%。而歐睿信息谘詢公司則認為(wei) 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在2014年將從(cong) 全球第3位降到第4位,其對中國市場預期亦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