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guan) 總署發布公告,規定個(ge) 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guan) 依法征收進口稅,但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guan) 予以免征;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wei) 800元人民幣;寄自或寄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wei) 1000元人民幣。而在此前,我國海關(guan) 對郵寄物品征稅的免稅額為(wei) 500元,超出的,僅(jin) 征超出部分。
離公告中列明的執行日期還有一個(ge) 半月的時間,海外代購賣家以及各大交流代購心得的論壇上早已議論紛紛。
“這樣一來,隨便買(mai) 樣東(dong) 西都超過免征稅標準啦。”7月15日,淘寶網上一家專(zhuan) 做美國代購的店主yoyo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抱怨道。
代購成本上漲三到五成
“真這樣執行的話,生意就難做了,看情況吧,實在不行就做點國內(nei) 品牌。”在淘寶上做了兩(liang) 年海外化妝品代購生意的馮(feng) 超告訴記者。“如果按照新規定執行,化妝品就得繳納25%~50%的關(guan) 稅,漲價(jia) 是在所難免的。”
在馮(feng) 超的店鋪,記者看到,以熱銷的一款倩碧黃油為(wei) 例,125ml裝標價(jia) 為(wei) 180元,而30天的成交記錄則高達128件,“同款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專(zhuan) 櫃價(jia) 格為(wei) 460元,所以更多的人都願意選擇代購。”據馮(feng) 超介紹,這一價(jia) 格已經包括所謂的代購費、消費稅等各項收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消費者熱衷的海外代購,主要由三部分的收費組成。以從(cong) 美國代購為(wei) 例,包括產(chan) 品的成本價(jia) ,在美購物消費稅(各地區略有不同,約在8%),以及國際和國內(nei) 的運輸費。
按照海關(guan) 總署2007年發布的《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ge) 人郵遞物品完稅價(jia) 格表》,香水、乳液、粉底的完稅價(jia) 都是每件100元,按照50%的稅率計算,單件物品的稅額是50元。其中完稅價(jia) 最高的精華液為(wei) 150元,稅額75元;小件的潤唇膏、指甲油、口紅、睫毛膏等完稅價(jia) 則在20元至50元之間。“這樣一來,代購一瓶乳液或者幾管口紅可能就會(hui) 超過免征稅額的限製,多出一半的錢,而這個(ge) 成本也隻能轉嫁給消費者。”馮(feng) 超告訴記者。
海外代購市場有待監管
“由於(yu) 在政策監管上存在一定盲區,從(cong) 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更多的企業(ye) 和個(ge) 人開始加入這一領域。”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在整個(ge) 2000多億(yi) 的網購市場中,跨境訂單(海外代購)大約在20億(yi) 左右。
“這對海外化妝品的代購業(ye) 務影響比較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方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nei) 的海外代購模式主要分為(wei) 個(ge) 人代購及B2C企業(ye) 代購。新規定的出台主要在於(yu) 限製個(ge) 人代購這一領域。
據了解,中國海外代購市場增長速度遠高於(yu) 網上零售市場整體(ti) 發展速度。“雖然增速很快,但這一市場承擔的政策風險也很大,提高關(guan) 稅門檻,本身就是為(wei) 了堵住海外代購關(guan) 稅流失的缺口,對國內(nei) 產(chan) 品在渠道和價(jia) 格方麵做出保護。”方女士表示。
“對這一領域的監管,還是很有必要的。”曹飛告訴記者,“政策的調整則是為(wei) 了限製個(ge) 人海外代購的規模化發展。即便如此,這一市場仍然具有價(jia) 格優(you) 勢,不會(hui) 馬上消亡,但發展速度將會(hui) 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