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間,中成藥企業(ye) 太安堂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3.5億(yi) 元收購廣東(dong) 康愛多連鎖藥店有限公司,以此作為(wei) 捷徑切入醫藥電商領域。而太安堂將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的方式支付該筆收購款項。
在業(ye) 界看來,[注冊(ce) 英國公司]太安堂此舉(ju) 顯然是為(wei) 趕上醫藥電商熱潮而緊急改變的戰略導向。此前太安堂曾計劃以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逾4億(yi) 元用於(yu) 太安堂電子商務及連鎖業(ye) 務建設項目,實現公司產(chan) 品線上運營。而後因為(wei) 項目上馬速度的考量,轉而把自建變為(wei) 收購。
“太安堂與(yu) 康愛多的牽手,雙方是互利共贏的。對於(yu) 太安堂來說,快速地進入醫藥電商領域是擴展經營範圍、完善產(chan) 業(ye) 鏈以及發展新領域最快的辦法。而對於(yu) 康愛多,這一買(mai) 賣做到了其創業(ye) 3年11倍的投資回報,成功實現了個(ge) 人投資套現,這對於(yu) 小型企業(ye) 的投資人已足夠有誘惑力了。” 國內(nei) 醫藥電商專(zhuan) 家廖光會(hui) 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康愛多從(cong) 企業(ye) 創立到如今成功轉手交易,其間隻經過了四年時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得悉,康愛多2010年7月成立,起初投資額僅(jin) 為(wei) 3000萬(wan) 元,決(jue) 策團隊也是以7大合夥(huo) 人為(wei) 核心架構。若以此計算,如今太安堂3.5億(yi) 元的收購價(jia) ,使其原始投資人收獲了超過11倍的回報。
太安堂方麵透露,康愛多如今已擁有康愛多網上藥店(自建平台)、康愛多大藥房旗艦店(天貓)及移動互聯網Web端多個(ge) 電商主力渠道,並在業(ye) 界和消費者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效應。截止到今年3月份,康愛多已經在電腦、手機、移動APP、微信等渠道提供較為(wei) 成熟的購買(mai) 問詢及交易服務,同時康愛多與(yu) 天貓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良好合作關(guan) 係,借助天貓平台的快速發展,2012年、2013年1月-7月銷售額在天貓網上藥店排名前三。
2013年,康愛多實現營業(ye) 收入1.6億(yi) 元,淨利潤則為(wei) 304萬(wan) 元。而今年前七個(ge) 月內(nei) ,公司共實現營業(ye) 收入1.8億(yi) 元,淨利潤達到626萬(wan) 元。作為(wei) 收購方,太安堂也給康愛多今後的發展立下了“軍(jun) 令狀”—康愛多2014~2017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將分別不低於(yu) 2.8億(yi) 元、6.4億(yi) 元、11.5億(yi) 元和14.5億(yi) 元。同時承諾,這四年每年的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yu) 500萬(wan) 元、800萬(wan) 元、2000萬(wan) 元和3000萬(wan) 元。
在廖光會(hui) 看來,[英國公司注冊(ce) ]康愛多這類初創的小團隊醫藥電商企業(ye) ,核心價(jia) 值為(wei) 其官網建設能力和藥市服務能力,太安堂花3.5億(yi) 買(mai) 的實際上也就是官網運營團隊和他們(men) 的管理能力。康愛多本身已擺脫虧(kui) 損的負擔,選擇收購這一標的,等於(yu) 就是為(wei) 那些急於(yu) 進入醫藥電商領域的上市公司找到了一種暫時可盈利的經營模式。
醫藥電商的井噴式發展正洶湧來襲。截止到2013年底,國家食藥監局登記獲得網上藥店牌照的有150家,僅(jin) 僅(jin) 半年,今年6月這一數字已迅速增至193家。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醫藥電子商務規模為(wei) 42.6億(yi) 元,僅(jin) 占整個(ge) 電子商務市場的0.7%。然而,2011年和2012年這一數字分別為(wei) 4億(yi) 元和16.6億(yi) 元,連續三年年均增速超過200%,基數較低但增速強勁的現實足以讓投資界興(xing) 奮。
隨著《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的出台,醫藥電商的政策導向已經全麵落地。原本“隻欠東(dong) 風”的傳(chuan) 統電商企業(ye) 與(yu) 上遊醫藥公司均摩拳擦掌尋求著機會(hui) 。而由於(yu) 銷售牌照的稀缺性與(yu) 電商經驗的缺乏,傳(chuan) 統企業(ye) 更傾(qing) 向於(yu) 以兼並模式打入醫藥電商,這也催生了行業(ye) 內(nei) 資本交易不斷暗流湧動。
一位前知名醫藥電商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兩(liang) 三年互聯網電商競爭(zheng) 的環境不明朗,如醫藥電商這樣的細分領域將會(hui) 有一場重新排序。如此背景下,中小型初創企業(ye) 必須背靠一個(ge) 上市公司來尋求穩定。但對於(yu) 上市公司來說,並非所有的小型企業(ye) 都值得收購。
“收購的時候還是要關(guan) 注這類企業(ye) 的實際資產(chan) ,如此番康愛多這樣的企業(ye) ,線下隻有五家實體(ti) 店,輕資產(chan) 的現狀也使得收購起來較為(wei) 容易。一旦線下店鋪很多,後期的整合與(yu) 梳理就會(hui) 比較麻煩,反而成為(wei) 一種負累。”該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注冊(ce) 公司]類似太安堂這樣的傳(chuan) 統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流通領域的經驗基本局限於(yu) 線下某個(ge) 區域,將生意從(cong) 線下轉移到線上去做,外界對其打通生產(chan) 、倉(cang) 儲(chu) 、供應與(yu) 線上線下門店融合的實際效果,則多是持謹慎樂(le) 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