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ong) 有媒體(ti) 曝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敬禮被“雙規”後,疑為(wei) 涉及中紀委調查強生等多家醫藥企業(ye) 醫療器械行賄案件也被牽出。
擁有巨大空間的血糖儀(yi) 市場,是否將麵臨(lin) 一場格局之變?
外資血糖儀(yi) 暴利壟斷
多年從(cong) 事血糖儀(yi) 代理的林斌(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2004年,美國強生公司在其進入中國醫療器械市場10周年之際,正式宣布進軍(jun) 家庭醫療保健市場,標誌產(chan) 品正是血糖自測產(chan) 品。
除強生之外,羅氏、雅培、拜耳等跨國巨頭也在那時緊盯中國的糖尿病治療市場。當時的數據顯示,中國有4000萬(wan) 人患糖尿病,但僅(jin) 有1.5%的患者擁有血糖監測儀(yi) ,而歐美國家這個(ge) 比率高達90%以上。正是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一場爭(zheng) 奪戰從(cong) 此掀起,暗戰不斷。
“那個(ge) 時候,不是買(mai) 方市場,而是賣方市場,很多醫院的領導是親(qin) 自去器械商處挑選產(chan) 品。”林斌表示,由於(yu) 當時國內(nei) 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剛剛起步,同國外廠家存在著相當大的技術差距,外資企業(ye) 的醫療器械很容易占領市場。
隨後,羅氏與(yu) 強生紛紛采取了類似藥品的經銷模式,銷售血糖儀(yi) 。它們(men) 在不同地區,選擇當地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作為(wei) 獨家代理商。獨家代理商的職責,通常是負責儀(yi) 器及試紙的物流配送,從(cong) 中賺取15%--20%的差價(jia) ;而客戶開發和市場推廣,則是由羅氏與(yu) 強生的銷售人員和市場部組織開展。
“如今,在血糖儀(yi) 市場,羅氏和強生的市場份額超過70%,價(jia) 格也是最貴的。”國內(nei) 最大醫療器械經銷商康複之家工作人員說。
毋庸置疑,血糖儀(yi) 行業(ye) 同時是一個(ge) 暴利的行業(ye) 。
“藥品一直都是國家及全民關(guan) 注的一個(ge) 焦點,利潤一直受到控製。器械就不同了,器械的技術含量比藥品更高,而且國家政策對器械的影響小於(yu) 藥品。做器械開頭難一些,一旦上手,回報利潤相當大。”一位從(cong) 事醫療器械行業(ye) 5年的銷售代表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不涉及“醫生回扣”,但一套醫療器械進入醫院,依然需要如同藥品采購般的複雜環節。
首先是授權,廠商對認可的經銷商進行授權,然後由經銷商聯合廠商對醫院的科室主任、設備科長、主管器械的副院長、院長進行來回式、地毯式轟炸。上述人士說,有時為(wei) 了抬高價(jia) 格,還要找一些關(guan) 係好的同行前來“陪標”。
國產(chan) 品牌低端謀變
一位代理商直言:“最近風聲很緊。”據透露,在部分地區的醫院裏,已經召開溝通會(hui) ,表示“不要頻繁同醫生接觸”。
有人開始擔心,強生、羅氏的獨霸地位是否會(hui) 在此次事件中,遭受撼動。目前中國血糖儀(yi) 市場除了兩(liang) 大外資巨頭,國產(chan) 產(chan) 品主要由北京怡成、長沙三諾等生產(chan) ,市場占有率約35%。
“怡成的產(chan) 品在北方做得比較好,在廣東(dong) 省起步較晚,所以現在還無法和強生等品牌競爭(zheng) 。”北京怡成內(nei) 部人士楊先生對本報記者說,強生、羅氏之所以能夠長期獨占市場,一方麵在於(yu) 這兩(liang) 個(ge) 品牌能夠使藥店獲得相對更高的利潤,另一方麵在於(yu) 其試紙的“幫襯”。
“血糖儀(yi) 賺不了多少錢,主要靠賣試紙。不同品牌的血糖儀(yi) ,隻能使用各自品牌的試紙。藥店此前賣出了強生的血糖儀(yi) ,就必須堅持向患者銷售同品牌的試紙。”楊先生表示,試紙這種耗材的銷售,使得強生、羅氏可以在搶占到市場份額後,得到較長時間的地位保持,外資血糖儀(yi) 一統天下的局麵難以打破。
不過,在此次涉賄風波之前,國產(chan) 品牌早已開始蠢蠢欲動。今年4月,在首輪融資中獲7000萬(wan) 元投資資金的北京怡成,正在把目標瞄準二、三線城市。
“從(cong) 售價(jia) 的角度來看,強生50片包裝的血糖試紙,售價(jia) 往往高達250-280元,相當於(yu) 每片至少5元;而怡成血糖試的市場價(jia) ,是每片3.2元。”不僅(jin) 如此,楊先生表示,血糖儀(yi) 國產(chan)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也幾乎始終為(wei) 外資產(chan) 品的一半。
然而,也有醫療器械經銷商表示:“‘雙規’的隻是人,體(ti) 製沒變,估計這次風波過去後,該怎樣還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