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每日經濟新聞》多方了解到,截至上周,國內(nei) 港口鐵礦石總庫存為(wei) 7000多萬(wan) 噸,繼續維持在高位。
“囤貨的貿易商不僅(jin) 沒等來好的行情,反而陷入了是否割肉拋售的痛苦抉擇之中。”孫帥表示,如今,鐵礦石貿易商被套牢,不願低價(jia) 出手,鋼鐵廠麵對連續走低的價(jia) 格又不願意高價(jia) 接盤。無奈之下,貿易商此前大量購進的鐵礦石隻得堆存在港口。
礦石港口庫存維持高位
據國內(nei) 鋼鐵谘詢機構mysteel上周的統計,7月9日我國進口礦港口庫存繼續維持高位,全國進口礦庫存總量為(wei) 7220萬(wan) 噸,比前一周新增185萬(wan) 噸。其中,印度礦比前一周增28萬(wan) 噸,澳礦增80萬(wan) 噸,巴西礦增57萬(wan) 噸。
“壓港情況會(hui) 有,但並不像外界報道的那麽(me) 嚴(yan) 重。”mysteel鐵礦石分析師周遠見告訴記者,目前,國內(nei) 所有大型鋼廠基本都有存貨,而且大多都有能力抵禦風險,寧可壓貨也不出貨。德龍鋼鐵原料部人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雖然最新的礦石庫存數據還沒統計出來。但就目前所了解的來看,一些大鋼廠的庫存量不大。”
周遠見告訴記者,目前國內(nei) 鋼鐵現貨與(yu) 期貨的價(jia) 格倒掛,因為(wei) 國內(nei) 的現貨市場混亂(luan) ,有些廠家為(wei) 規避風險,會(hui) 從(cong) 國外進礦。另外,3月份的協議礦在這個(ge) 時候基本到港了。“鐵礦石港口囤量有增加,但還不至於(yu) 嚴(yan) 重壓港。”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鐵礦石囤積是年初漲價(jia) 預期造成的,鋼廠囤積是怕繼續漲價(jia) ,貿易商囤積是為(wei) 了繼續漲價(jia) ,結果現在成品鋼材總體(ti) 庫存壓力巨大,造成部分鋼廠的臨(lin) 時性減產(chan) 、限產(chan) 行為(wei) ,鋼廠買(mai) 入原料不積極,社會(hui) 環節的庫存便積壓起來了。有鋼貿商甚至表示,“鐵礦石堆存在港口,不出手就不能算賠。”
記者另外從(cong) 天津某大型港務公司了解到,鋼廠和大貿易商堆放鐵礦石,會(hui) 牽涉到倉(cang) 庫使用費,至於(yu) 具體(ti) 多少,“可能半個(ge) 月不收費,也可能第一個(ge) 月每天幾毛錢,之後疊加計算。”因此,各鋼廠將為(wei) 囤貨付出高額的成本。
鋼價(jia) 繼續探底
7月14日,全國主要鋼材品種市場價(jia) 格繼續全麵下跌,而鐵礦石市場亦不景氣,國內(nei) 鐵礦石市場延續小幅漲勢,進口礦市場則保持弱勢。據蘭(lan) 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監測,7月9日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幹散貨運價(jia) 指數再次跌至逾14個(ge) 月最低位,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jia) 指數下滑1.96%,至1902點,為(wei) 去年5月5日以來最低水平。
上周全國主要鋼材品種市場價(jia) 格繼續全麵下跌,其中板材品種跌幅較大,尤其是中厚板和冷板的跌幅較大均超過了3%。國內(nei) 主要港口印粉63.5%市場價(jia) 格在每噸980元~990元。63.5印粉外盤報價(jia) 在123美元左右,跌1美元~2美元。
“對比價(jia) 格來看,部分高位囤積的現在的確有點困難。”西本新幹線信息部總經理盛誌誠分析稱,但這個(ge) 數量應該有限。
盛誌誠表示,按照目前的進口成本來看,應該不算什麽(me) 深度套牢。他說,國內(nei) 產(chan) 了多少礦,進口多少礦,大致消耗了多少礦(結合粗鋼產(chan) 能來看),結餘(yu) 的礦就是積壓的。“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考慮後麵的礦對應後麵的成本,就能大致測算出目前積壓礦的成本,是不是深度套牢一目了然。”
分析人士則認為(wei) ,目前鋼價(jia) 仍處於(yu) 尋底的過程,而鐵礦石價(jia) 格的成本壓力將延續下去,鋼鐵行業(ye) 的盈利仍將被壓縮。“雖然鋼廠檢修計劃繼續增多,但影響產(chan) 量有限,同時社會(hui) 庫存仍在高位,消化較為(wei) 緩慢,使得國內(nei) 鋼材市場價(jia) 格將維持波動下行走勢。”蘭(lan) 格鋼鐵分析師葛昕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