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配送商揭地方藥品采購亂象:一次招標中標服務費就收了700萬

拿著某市的基本藥物省級藥品招標采購目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配送商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上述省份的省級招標此次竟然有將近18000個(ge) 品規的藥品中標,對於(yu) 這一結果他們(men) 表示十分不解。後來一打聽才終於(yu) 明白了——原來每個(ge) 中標品種要交400元的服務費。

這樣計算下來,僅(jin) 中標服務費一項,招標辦就收取了大約700萬(wan) 元。“招標辦工作人員雖然不多,但是創造的產(chan) 值卻是相當可觀啊。”上述配送商如此調侃。

為(wei) 藥品多規格敞開大門

某企業(ye) 的招標經理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招標過程中,需要向招標辦繳納如下費用:一是為(wei) 了招標必須要購買(mai) 標書(shu) ;二是投標的時候要繳納投標保證金,如果不中標的話,這個(ge) 費用後期會(hui) 返還;三是藥企的藥品中標後還需給招標辦繳納中標服務費用。

“不明白為(wei) 什麽(me) 中標以後還要繳納服務費。”上述招標經理對此項收費十分不解,“招標書(shu) 還算是有一些印刷等成本,而藥品中標後也沒有提供什麽(me) 服務啊。”

據之前的媒體(ti) 報道稱,在2004~2005年間的一年時間裏,杭州民生藥業(ye) 在全國各地招標費用的支出已超過1億(yi) 元,而華北製藥[9.35 1.30%]平均每年花在招標上的費用約為(wei) 2000萬(wan) 元,東(dong) 盛集團每年用於(yu) 招標的費用也有幾千萬(wan) 元,山東(dong) 新華製藥[6.53 1.08%]光是市場部一個(ge) 部門,僅(jin) 標書(shu) 費(15萬(wan) 元)、特快專(zhuan) 遞(9萬(wan) 元)、差旅費(25萬(wan) 元)3項,每個(ge) 月就要花銷近50萬(wan) 元。

行業(ye) 專(zhuan) 家稱,招標成本應當都被計入藥品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調侃地告訴記者,如果不招標,藥企便會(hui) 失去醫院這個(ge) 份額占到70%~80%的藥品消費市場,幾乎相當於(yu) 被拒絕在市場之外,企業(ye) 肯定會(hui) 生存艱難;而參與(yu) 招標,各種費用又會(hui) 導致企業(ye) 成本大增。

藥品招標費用帶來的副作用恐怕還不隻成本上升這一條。由於(yu) 中標之後招標辦可以向企業(ye) 收取費用,招標辦往往會(hui) 因此對藥品多規格敞開大門。以克林黴素為(wei) 例,在河南省的中標結果中,單是其粉針劑就有從(cong) 0.15克至0.9克多達7種規格。規格不同,藥品的價(jia) 格也會(hui) 有所不同,一些高價(jia) 藥的產(chan) 生往往與(yu) 此有關(guan) 。

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解釋說,對於(yu) 常用藥,每年各地的招標辦都會(hui) 規定一定的降價(jia) 幅度來打擊藥價(jia) ,因此,許多企業(ye) 為(wei) 了讓藥品以一個(ge) 較為(wei) 理想的價(jia) 格中標,一般都采用“改頭換麵”的手法,換個(ge) 包裝,換個(ge) 劑型,申請成為(wei) 新藥,獲得高於(yu) 同類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這也是每年招標價(jia) 格下降,但是看病貴卻屢次難以解決(jue) 的原因,因為(wei) 一個(ge) 藥品改型了,價(jia) 格上去後,醫院用的肯定是高價(jia) 藥。

人為(wei) 保護高價(jia) 藥

采訪中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藥品招標辦在整個(ge) 高價(jia) 藥的環節中,所占的份額並不大,大頭的費用還是在醫院。

然而,作為(wei) 高藥價(jia) 的一環,招標辦卻給高價(jia) 藥提供了空間。

“藥品經過省級招標之後,進入下麵的市還有經過一道門檻,進入醫院還有二次議價(jia) ,政府招標的權威何在?”另一位醫藥企業(ye) 的營銷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抱怨道。

上述藥企的營銷經理表示,雖然現在稱為(wei) 藥品集中采購,名稱不是招標,但是實際和招標無異。而一般招標都要明確標的的數量,采購的金額,回款的期限,但是在藥品省級招標中,這些統統沒有。由於(yu) 上麵這些因素的缺失,政府招標目前隻是一張入場券。藥企在經過招標後,並不能直接簽訂購銷合同,往往還需要經曆很多門檻,每過一個(ge) 門檻都需要藥企進行進一步的公關(guan) 。如果公關(guan) 不到位,最終的銷售額都可能為(wei) 零。

由於(yu) 采購額和采購合同不確定,這給醫院進行二次議價(jia) 提供了空間。所謂“二次議價(jia) ”,就是醫院在實際采購時並不執行中標價(jia) 格,而是與(yu) 批發商重新談判,要求另外的返點或提成。醫院還按照中標價(jia) 格收取15%的藥品加成,增加收入。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藥品招標過程中的質量分層的做法客觀上保護了高藥價(jia) ,因為(wei) 高價(jia) 藥往往是和所謂的高質量聯係在一起的。

2000年的時候,在推行藥品集中采購之初,為(wei) 了提高藥品質量,鼓勵研發,提出質量分層的觀點,但是由於(yu) 全國沒有統一的藥品質量劃分的規範,各省做法不同,人為(wei) 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wei) ,由於(yu) 藥品種類繁多,而藥品招標往往是由招標辦組織專(zhuan) 家在幾天中審定完成,藥品質量根本沒法檢驗,公關(guan) 能力成了高價(jia) 藥中標的主要原因。

社科院研究員朱恒鵬表示,藥品集中采購製度之所以執行是為(wei) 了杜絕藥企向醫院行賄,但是權利集中到招標辦少數幾個(ge) 人的手裏,行賄就能杜絕嗎?目前來看,醫院行賄非但無法阻止,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企業(ye) 的成本,推高了藥品價(jia) 格。“應該廢除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製度。”朱恒鵬直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