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幾大鋼廠陸續下調產(chan) 品價(jia) 格,不過,低迷的鋼鐵市場並未掩蓋國產(chan) 礦市場的局部回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13日了解到,近日東(dong) 北、華北地區鐵精粉價(jia) 格出現上揚,每噸上漲10元~20元。
雖然市場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國內(nei) 幾大礦選企業(ye) 聯合下調鐵精粉出廠價(jia) 格,又為(wei) 整體(ti) 市場蒙上一層陰影。“市場上的活躍表現,應屬於(yu) 市場的短期操作行為(wei) ,並不能對整體(ti) 市場形成‘反轉’預期。”蘭(lan) 格鋼鐵網鐵礦石分析師孫明表示。
鋼價(jia) 進一步下調
沙鋼、馬鋼相繼出台2010年7月中旬價(jia) 格政策後,7月13日,寶鋼出台了8月主流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政策:熱軋產(chan) 品低碳鋼、超低碳鋼、一般冷成型用鋼下調300元/噸,其他產(chan) 品維持不變;酸洗普遍下調300元/噸,普通冷軋部分產(chan) 品下調300元/噸,熱鍍鋅及電鍍鋅板材部分產(chan) 品下調300元/噸,無取向電工鋼下調300元/噸,取向電工鋼下調800元/噸,厚板普遍下調500元/噸。
鋼廠的價(jia) 格與(yu) 市場價(jia) 格仍然倒掛。據蘭(lan) 格鋼鐵網數據顯示,國內(nei) 鋼材市場價(jia) 格已持續7周在行業(ye) 平均成本線附近運行,目前鋼鐵生產(chan) 企業(ye) 處於(yu) 微利甚至虧(kui) 損狀態。
與(yu) 近期鋼價(jia) 一路下行不同,國產(chan) 礦方麵則呈現局部“繁榮”景象。
據蘭(lan) 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市場監測,唐山地區66%酸粉濕基不含稅市場價(jia) 格為(wei) 800~820元 (噸價(jia) ,下同),小漲10元;武安、沙河地區64%堿粉濕基不含稅市場價(jia) 格在820~840元,微漲10元;北票地區65%~66%酸粉濕粉不含稅市場價(jia) 格在700元左右,漲10~20元;本溪地區66%酸粉濕基不含稅市場價(jia) 格690元左右,漲10~20元。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前期北方地區市場價(jia) 格降幅較大,整體(ti) 價(jia) 格水平偏低,大部分礦選企業(ye) 在無利潤的情況下,已經停產(chan) ,在鋼廠不斷消耗鐵精粉庫存的同時,又開始陸續補庫。“由於(yu) 地方礦在價(jia) 格方麵優(you) 勢明顯,部分中間商操作熱情所有升溫,在短期內(nei) 出現集中采購的現象,推升了北方地區鐵精粉市場價(jia) 格。”中礦洲際礦產(chan) 開發公司一負責人告訴記者。
難改整體(ti) “反轉”預期
隨著鋼材價(jia) 格跌勢的減緩,鐵礦石市場的底部支撐作用有所突顯,尤其北方地區市場活躍度明顯增加。采訪過程中,幾位不具名的鐵礦石貿易商稱,“雖然現在觀望仍居多,但與(yu) 之前相比,成交已在恢複過程中。”
近期鋼廠檢修減產(chan) 限產(chan) 規模有所擴大,全國鋼材社會(hui) 庫存繼續保持高位,呈微幅下降態勢,其中建材庫存小幅下降,板材庫存微幅上升。鐵精粉市場需求更加清淡,整體(ti) 價(jia) 格可能將進一步下跌。
國內(nei) 一家礦選企業(ye) 負責人透露,“鋼材市場的震蕩表現,使得商家對市場的走向依然迷茫,鐵礦石市場的動向更使得廠商摸不清‘門道’。”
鋼之家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13日邯邢局在7月1日邯邢局鐵精粉出廠價(jia) 格調整信息基礎上將66%鐵精粉出廠價(jia) 格下調50元/噸。記者注意到,在北方地區價(jia) 格出現上漲的狀況下,國內(nei) 幾大礦選企業(ye) 依然在下調其鐵精粉出廠價(jia) 格。孫明分析說,“這是大型礦選企業(ye) 的一種‘補跌’行為(wei) ,也說明國內(nei) 鐵礦石市場仍麵臨(lin) 較大壓力,鋼廠對鐵礦石資源的需求未有實質性增加的跡象。”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鐵礦石市場仍將難以衝(chong) 破“鋼市疲軟”難關(guan) ,供需雙方仍以謹慎操作態度為(wei) 主。
進口礦價(jia) 格連跌3個(ge) 月
最新數據顯示,7月12日,品位63.5%的印度粉礦報價(jia) 為(wei) 126美元~128美元/噸,為(wei) 2月以來進口鐵礦石價(jia) 格首次跌回到130美元/噸以下,而進口鐵礦石下跌已持續了近3個(ge) 月。
由於(yu) 進口礦價(jia) 格連續下跌,國產(chan) 礦的價(jia) 格優(you) 勢也在減少,整體(ti) 上市場的采購積極性都不強。“鐵礦石價(jia) 格什麽(me) 時候觸底不好說,我們(men) 何時進貨還要等等看。”邯鄲某鐵礦石貿易商表示。
不過,為(wei) 了降低成本,鋼廠會(hui) 考慮多采用價(jia) 格相對低的國產(chan) 礦,有報道稱許多鋼廠已使用國產(chan) 礦替代進口礦。行業(ye)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鐵礦石現貨價(jia) 格明顯低於(yu) 長協價(jia) 格,國內(nei) 鋼廠備受煎熬,選擇哪種礦是個(ge) 難題,這將決(jue) 定鋼廠未來鐵礦石來源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拿到的鋼之家《5月份國內(nei) 鐵礦石資源平衡表》顯示,3月份國產(chan) 原礦為(wei) 7972萬(wan) 噸,4月份為(wei) 8807萬(wan) 噸,5月份更是達到9105萬(wan) 噸。“從(cong) 今年的情況來看,鐵礦石原礦產(chan) 量可能在10億(yi) 噸附近,約合3億(yi) 多噸高品位礦,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進口壓力。”鋼鐵現貨平台西本新幹線信息部總經理盛誌誠表示。
業(ye) 內(nei) 觀點
分析師:年內(nei) 鐵礦石無大幅降價(jia) 空間
每經記者 趙冰峰 發自上海
盡管目前鋼鐵市場和鐵礦石市場前景不佳,但有分析師認為(wei) ,長期來看,鐵礦石價(jia) 格仍會(hui) 大幅走高,建議投資者未來關(guan) 注相關(guan) 投資機會(hui) 。
在7月13日齊魯證券主辦的“2010年鋼鐵原材料國際交流研討會(hui) ”上,齊魯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周濤表示,長期仍然看好鐵礦石走勢,今年鐵礦石在現在的水平上也不會(hui) 再有大幅下降空間。
周濤認為(wei) ,通過礦石產(chan) 地產(chan) 能加總估算,2010年全球鐵礦石供給量約為(wei) 16.49億(yi) 噸,同比增長5.7%。除中國之外,2010年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鐵礦石需求將達到8.77億(yi) 噸,同比增長27%左右。需求量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wei) 2009年各地鋼鐵企業(ye) 開工率低迷、基數較低。算下來,留給中國的鐵礦石就隻有7.5億(yi) 噸。2010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大概在10.9億(yi) 噸左右,此後將逐年降低。這樣中國仍麵臨(lin) 著3.4億(yi) 噸的需求缺口,這部分需求主要依賴高成本的國內(nei) 礦補足。未來礦石價(jia) 格運行區間取決(jue) 於(yu) 國內(nei) 高成本的民營企業(ye) 礦山的平均開采成本與(yu) 開采量。
對於(yu) 未來鐵礦石價(jia) 格的走勢,周濤認為(wei) ,2010年鐵礦石價(jia) 格中樞在920元/噸,2011年價(jia) 格中樞在1200~1400元/噸,2012年由於(yu) 海外礦山新產(chan) 能的釋放,價(jia) 格有望回落至1000~1100元/噸。不過,周濤表示以上價(jia) 格隻是中長期走勢的預測,不排除短期需求改變導致鐵礦石價(jia) 格的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