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6月25日報道稱,由韓國三星電子和美國蘋果兩(liang) 大廠商掌握50%份額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勢力版圖是否會(hui) 發生變化?[英國公司注冊(ce) ]令人關(guan) 注的是6月18日宣布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的美國亞(ya) 馬遜和新興(xing) 智能手機廠商北京小米科技。兩(liang) 家公司都是以忠實的客戶群為(wei) 武器,借助各自獨特的商業(ye) 模式展開攻勢。
“我們(men) 能夠為(wei) 熱愛亞(ya) 馬遜的顧客製造更好的手機嗎?回答是肯定的”。在美國西雅圖舉(ju) 辦的發布會(hui) 上,亞(ya) 馬遜首席執行官(CEO)傑夫·貝索斯自信地介紹該公司的首款智能手機。該手機便於(yu) 用戶在亞(ya) 馬遜網站上購物或訂閱內(nei) 容產(chan) 品,同時還可以免費享受1年的“快速送達”等會(hui) 員服務。首先將於(yu) 7月在美國發售。
一鍵下單、60秒之內(nei) 下載電子書(shu) 。自1994年公司創立以來,貝索斯一直在追求實現“快速、輕鬆購物”。而智能手機是能夠讓用戶沉浸在亞(ya) 馬遜世界裏的最新工具。亞(ya) 馬遜這次是要把店開到用戶手掌上。
在美國實施的調查顯示,相比沒有平板電腦等亞(ya) 馬遜終端的用戶,擁有終端的用戶在亞(ya) 馬遜上的購物次數和購買(mai) 金額要高出30%多。從(cong) 美國人的智能手機利用時間來看,“購物”占2%,大幅低於(yu) “社交(28%)”和“遊戲(9%)”,手機購物的市場開拓潛力巨大。
貝索斯還設想未來通過無人機送貨以及根據購物記錄在顧客下單前就進行送貨準備。如果能開創數碼時代的消費模式,[英國公司注冊(ce) ]獲得顧客的狂熱追捧,反過來也將有助於(yu) 智能手機的銷售。“20年來亞(ya) 馬遜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贏得了用戶的信賴”。雖然在知名IT企業(ye) 中亞(ya) 馬遜起步較晚,但是其全球2億(yi) 3千萬(wan) 人的用戶基礎卻不容小覷。
忠實的用戶將成為(wei) 強大的增長引擎。通過線上銷售來壓縮成本、低價(jia) 出售高性能智能手機的小米就是一個(ge) 典型例子。
在小米位於(yu) 北京的時尚辦公樓內(nei) ,牆上畫滿了畫,辦公室內(nei) 飼養(yang) 著白色的狗,還設有台球桌。網絡開發和客服支持部門聚集著年輕員工。2013年小米的智能手機銷量猛增至上一年的2.6倍,達1870萬(wan) 部。據稱,2014年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已躍居全球第6位。
小米創立僅(jin) 4年時間員工人數已超過5千人,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的用戶支撐小米實現了飛躍式發展。小米通過微博和聊天軟件收集的用戶意見或建議達1億(yi) 5千萬(wan) 件。小米將這些用戶反饋活用於(yu) 產(chan) 品開發等。軟件翻譯也獲得了用戶的協助,促進了業(ye) 務的全球化。今年小米計劃進軍(jun) 東(dong) 南亞(ya) 等10個(ge) 國家。
親(qin) 自在網站上發布產(chan) 品信息等的小米CEO雷軍(jun) 表示,要把用戶當朋友,讓用戶幫助小米提高。美國知名商業(ye) 雜誌評選的全球創新型企業(ye) TOP50中,小米入選第3位,其吸引顧客參與(yu) 其中的經營模式引發了關(guan) 注。
智能手機行業(ye) 的領袖三星和蘋果長期以來一直正在競相開發更先進的終端,但是這兩(liang) 強最近卻給人以墨守成規的印象。[英國注冊(ce) 公司]據美國IDC公司5月份的預測稱,2014年為(wei) 314美元的智能手機均價(jia) 到2018年將降至267美元,智能手機日趨成為(wei) 普通消費品。對於(yu) 智能手機廠商來說,今後更重要的或許是能否通過商業(ye) 模式來吸引顧客,而不是智能手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