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近兩(liang) 年內(nei) ,兩(liang) 市先後有10家商業(ye) 公司被“舉(ju) 牌”,其中部分公司已經換了實際控製人,部分公司的股權爭(zheng) 奪戰還在持續。一位券商行業(ye) 研究員分析認為(wei) ,在電商衝(chong) 擊、商業(ye) 地產(chan) 供給過剩、人工租金上漲等壓力下,市場對於(yu) 零售股的預期非常悲觀,而產(chan) 業(ye) 的整合也給二級市場留下較多投資機會(hui) 。
6月13日,中興(xing) 商業(ye) 公告稱,截至6月10日,大商集團累計持有公司股份數達1395萬(wan) 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注冊(ce) 開曼公司]從(cong) 公告披露的細節看,大商集團此次出手相當凶悍,合計僅(jin) 用了5個(ge) 交易日。大商集團是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2013年銷售突破1500億(yi) 元。
大商集團的凶悍出手也引起市場多重解讀,從(cong) 中也可一窺目前零售業(ye) 中資本的互相滲透。首先,此次舉(ju) 牌的目標公司中興(xing) 商業(ye) ,在今年3月已遭浙江盾安係旗下如山創投的兩(liang) 度舉(ju) 牌;其次,大商集團旗下的大商股份,此前遭到茂如係的舉(ju) 牌,由於(yu) 大商集團在大商股份的持股比例僅(jin) 為(wei) 8.8%,其資產(chan) 注入計劃曾被茂如係方麵否決(jue) 。
多家資本展開對一家商業(ye) 公司股權的爭(zheng) 奪已不是新鮮事。最為(wei) 典型的一個(ge) 案例發生在中百集團,各方資本對其輪番舉(ju) 牌的次數已達8次:故事開始於(yu) 浙江新光控股的兩(liang) 次舉(ju) 牌,其最新持股比例是11.38%,同行業(ye) 的永輝超市後來居上,三次舉(ju) 牌後持股比例達15%,而武漢國資也是毫不退讓,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增持,將持股比例從(cong) 不到15%提升至最新的29.99%。
值得留意的是,中興(xing) 商業(ye) 和中百集團目前都屬於(yu) 國有控股,民企毫不掩飾對其覬覦之心。相比之下,有些商業(ye) 公司雖然也遭到民營企業(ye) 的舉(ju) 牌,[開曼注冊(ce) 公司]但民企的步伐則緩慢得多,如與(yu) 中百集團同處武漢的漢商集團,當地民營企業(ye) 卓爾控股及其實際控製人閻誌的合計持股比例已達24.99%,但遲遲未見下一步動作。又如友好集團,新疆當地最大的民營企業(ye) 廣匯集團,目前已持有其9.99%的股份。
除前述幾家商業(ye) 公司外,還有豫園商城、東(dong) 百集團、農(nong) 產(chan) 品、*ST商城等多家公司也曾先後遭到舉(ju) 牌,其中農(nong) 產(chan) 品的第二大股東(dong) 生命人壽持股比例已超過20%,而深圳國資委則已守住29.99%這一要約收購線附近。*ST商城的故事相對簡單,這家曾爆發過激烈股權鬥爭(zheng) 的公司最終落到茂如係手中。豫園商城則是受到大股東(dong) 複星集團的增持,至今年一季度末,其最新持股比例已超過28%。
還有一些公司的舉(ju) 牌戰已有跡象,如南寧百貨,在其最新披露的季報中,北京華信皓天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已達4.96%,蹲在了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