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汙染嚴(yan) 重的城市中,中國的很多地方是“重災區”,如果繼續采用化石燃料,對汙染將會(hui) 產(chan) 生持續惡化的影響。預計到2020年,化石燃料的消耗將會(hui) 超過2.5億(yi) 噸,所有這一切都觸發了對未來城市交通的新構想。與(yu) 美國相比,中國還是年輕的“車輪上國度”,中國更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車的理念,但汽車電氣化之路仍會(hui) 很曲折。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1日訊(記者 黃春棉)第二屆中國汽車重慶論壇於(yu) 6月初召開,迎來汽車產(chan) 業(ye) 思維激蕩的盛宴。[新西蘭(lan) 公司年審]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為(wei) 節能環保,緩解能源壓力提供了新的解決(jue) 方案。如何保障配套、服務和創新商業(ye) 模式,實現多贏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持續推進的動力思考。
“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種形勢,但棘手的現實問題很多:電池使用壽命、一次性購入成本、產(chan) 品是否穩定和安全、基礎設施配套等。”Synergistics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Bill Russo說,“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的發展是曲折的,要實現商業(ye) 化,需要有一定的步驟。”
“在我理解,電動車的消費本身具有趣味性,其實電動車開起來非常好玩,而且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駕駛經驗。我就開過日產(chan) 、本田和寶馬的電動車,隨意說,讓消費者近距離接觸電動車是第一步。”汽車行業(ye) 谘詢師Aiysha Webb說。
參與(yu) 討論的專(zhuan) 家普遍認可:中國政府大力發展電動車的決(jue) 心,並積極采取鼓勵措施。“在中國的十二五期間,能源的消耗要盡可能轉成可再生能源,實現低成本綠色發展,這也是保障電動車生產(chan) 環保的前提。”Bill Russo說。
“寶馬公司在全國,做過2千公裏的電動車運行調查,消費者每天用車距離就是50公裏,其實40公裏的裏程就可以基本滿足一天的出行需要。”華晨寶馬之諾品牌管理總監梁堅介紹說,“現在很多客戶都覺得,每天的行駛裏程會(hui) 超過150公裏,不久前,之諾做過類似測試,沿著北京五環整整開了一圈,然後再回到展廳,曆程是115公裏,而且還是在極端炎熱的條件下。”
據梁堅介紹:在商業(ye) 運營和客戶溝通方麵,要打破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認知誤區,要想辦法鼓勵客戶親(qin) 身體(ti) 驗。同時也從(cong) 客戶導向出發,[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重新設計電動車的商業(ye) 模式。讓客戶真正做到對電動車,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無憂,是電動車營銷的關(guan) 健詞。
“說到無憂,首先要讓消費者做到決(jue) 策無憂。一次性投入一大筆錢買(mai) 一輛電動車,消費者很難馬處作出決(jue) 定,針對這樣的顧慮,可以采用多種商業(ye) 運營模式。”梁堅說。“比如可以采用租賃方式,對企業(ye) 也可以采用分時租賃模式,租賃的好處就是消費者不用擔心選錯了車。”
“如果不能體(ti) 驗,一切都是徒勞。讓他們(men) 知道開起來確實不一樣,要讓他們(men) 喜歡上電動車。福特是怎麽(me) 做的?福特一共有三款充電式電動車,其中一點,就是給大家做展示。福特有一個(ge) 很大的卡車,大卡車裏麵包括很多小的電動車,去到全國各地,免費試駕體(ti) 驗。”Aiysha Webb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