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精製藥官網上,領導致辭一欄內(nei) ,劉占濱的頭像和口號還保留著。“藍瓶的,好喝的”三精製藥,這家在央視上多年保持廣告轟炸而路人皆知的藥企,以董事長的縱身一躍,跌入輿論漩渦:5月18日,三精董事長劉占濱,在被立案偵(zhen) 查期間從(cong) 3樓廁所窗戶跳下,不治身亡,年僅(jin) 51歲。
2009年上任之際,[英國注冊(ce) 公司]劉占濱被寄望改革三精營銷管理模式。不過,五年過去,三精製藥廣告費用不減,銷售費用逐年大增。但淨利改觀甚微,2013年更是遭遇淨利驟降98%。
5月20日,黑龍江黑河市人民檢察院對外稱,該院已經成立領導小組調查劉占濱自殺事件,不日將向社會(hui) 公布結果。
5月19日,上市公司三精製藥通過公告,簡要介紹了董事長劉占濱的自殺經過,並表示,該事件對生產(chan) 經營活動無重大影響。
根據所披露公告,5月16日劉占濱被立案調查,18日便跳樓自殺。不過,記者查找公開信息發現,劉占濱在自殺前已經“消失”許久。甚至在他死前3個(ge) 月裏,按常理劉占濱應該出席的活動中,也已經不見了這位董事長的影子。
2014年2月7日,馬年新年的第一個(ge) 工作日,三精製藥官網上宣傳(chuan) 報道稱,這一天,劉占濱一大早就守在公司門口迎接員工,共祝新春“開門紅”。這是公開信息中,劉占濱的最後“蹤跡”。此後直至劉占濱自殺的三個(ge) 多月裏,公司的大小事務中都再未提到劉占濱的名字。上市公司曆史公告裏,董事長劉占濱最後一次被提及是在2013年底。
資料顯示,2014年2月27日,總經理劉春鳳、三位副總經理、總會(hui) 計師、各部門負責人都出席了安全環保信訪工作會(hui) 議,時任三精董事長的劉占濱的名字沒有出現。
3月25日時,哈藥集團公司領導曾“蒞臨(lin) ”三精走訪調研,總經理劉春鳳等參會(hui) ,劉占濱依舊未現身。
曆史股價(jia) 可以看出,從(cong) 4月中下旬起,三精製藥股價(jia) 曲線開始呈現震蕩下行。至4月22日達到階段性高位的7.5元後持續走低,截至5月23日,三精製藥報收於(yu) 6.64元,距離一個(ge) 月前已跌逾11.4%。有投資者猜測,這一股價(jia) 表現可能是因為(wei) 劉被調查的消息提前“走漏”。
據媒體(ti)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表述稱,劉占濱在被正式帶走調查前已遭內(nei) 部舉(ju) 報。
除舉(ju) 報傳(chuan) 聞外,劉占濱還被認為(wei) 遭遇了“仕途敗局”。2013年6月,在三精製藥第七屆董事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劉占濱再次當選公司董事長,但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原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春鳳接任公司總經理。這一人事安排被認為(wei) 是對劉占濱的削權。坊間傳(chuan) 言的消息稱,劉占濱生前和劉春鳳關(guan) 係不和,在公司內(nei) 部“盡人皆知”。
劉占濱5年前的履新曾在當時轟動當地醫藥界。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那次人事變動“十分突然”:2009年7月,原哈藥集團三精製藥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建波因個(ge) 人原因提出辭職,獲批準;與(yu) 此同時,總經理薑林奎不再兼任三精藥業(ye) 董事長。公司宣布,接替薑林奎三精藥業(ye) 董事長職位的是哈藥集團中藥二廠原總經理劉占濱。
三精製藥是哈藥集團旗下兩(liang) 家上市公司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劉占濱的前任薑林奎在哈藥及三精製藥內(nei) 部威望甚高,是三精製藥上市的主要推動者。“老功臣”薑林奎被調離三精,新麵孔劉占濱半路“殺出”接替董事長,外界認為(wei) ,哈藥高層對劉占濱的栽培之意明顯。
熟悉哈藥的人士稱,劉占濱當時入主三精,是源於(yu) 哈藥前董事長郝偉(wei) 哲的賞識:意在使其通過曆練獲取升遷資本,未來擔當“大任”。知情人稱,當時劉占濱被內(nei) 部公認為(wei) 是郝偉(wei) 哲的“潛在接班人”。2010年時,郝偉(wei) 哲在接受某雜誌采訪中透露,自己正在“培養(yang) 接班人”,並表示將在退休前完成這件事。
劉占濱的前任薑林奎在任時曾經說過一番話。“三精領導班子有個(ge) 特點,幾乎都是原汁原味的三精人,都是一步一個(ge) 腳印幹上來的,都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三精。”薑林奎本人在三精製藥還是“哈藥三廠”的時候就擔任廠長;現任總經理及代董事長劉春鳳也是從(cong) 哈藥三廠時期得以步步升遷;秦雅英,從(cong) 三精藥業(ye) 研究所所長一直做到三精副總。與(yu) 他們(men) 相比,中途從(cong) 其他子公司調來直接任職董事長的劉占濱,顯然算不得“原汁原味的三精人”。
種種跡象顯示,在被調查前,劉占濱可能遭遇著人事“麻煩”。
2012年,對劉占濱有著知遇之恩的郝偉(wei) 哲退休,接替董事長職務的不是任何一位他培養(yang) 成的“接班人”,而是被“空降”的原哈爾濱市副市長、國資委主任叢(cong) 國章。至此,劉占濱“接班”的希望成為(wei) 泡影。內(nei) 部人士稱,此時劉占濱在集團內(nei) 已被邊緣化。
4月2日,三精製藥公布2013年報,顯示三精製藥業(ye) 績劇跌。2013年,三精製藥實現營業(ye) 收入31.77億(yi) 元,同比降低21.91%;淨利潤646萬(wan) 元,同比降低98.23%。與(yu) 此相應的是,同期上市公司廣告費支出了4.31億(yi) 元,約為(wei) 淨利的66倍。
劉上任之時,業(ye) 界曾認為(wei) ,[注冊(ce) BVI公司]為(wei) 三精製藥帶來“新的營銷管理模式”將成為(wei) “劉氏改革”的重點之一。其中,最被寄予期待的一項營銷管理改革,就是改變三精製藥此前過度依賴廣告營銷的弊病。據了解,劉占濱上任之前,三精製藥的營銷模式幾乎全憑長期廣告,產(chan) 品則靠經銷商來推動,很少有銷售人員去拓展銷售渠道和終端。
公開數據顯示,劉占濱上任前的2005年至2008年間,三精製藥銷售費用的金額為(wei) 3.7億(yi) 元、5.07億(yi) 元、6.1億(yi) 元、7.1億(yi) 元。廣告費和會(hui) 務費占去絕大部分。劉占濱上任後,這一狀況並未得到明顯改觀。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3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wei) 6.6億(yi) 元、8.4億(yi) 元、9.9億(yi) 元、12億(yi) 元和8.7億(yi) 元,與(yu) 前任相比,這一支出不降反升。銷售費用中,廣告費用分別是4億(yi) 、4.6億(yi) 、5.1億(yi) 、5.06億(yi) 和4.3億(yi) 。
在2011年的央視廣告招標會(hui) 上,三精藥業(ye) 董事長劉占濱作為(wei) 央視老客戶、企業(ye) 家代表發言,認同廣告營銷模式:“三精需要借助央視塑造品牌。三精在央視的投放策略是全年打通,特別是在CCTV-1黃金劇場的長年投放,使得三精和消費者建立一種穩定的關(guan) 係”。
於(yu) 是,三精製藥“藍瓶的”廣告繼續在黃金時段滾動亮相,背後是企業(ye) 巨額廣告支出,以及與(yu) 此相對的業(ye) 績頹勢。
上任後,劉占濱推行過“廣告依賴”弊病改革。2013年4月,三精製藥與(yu) 控股股東(dong) 哈藥股份共同投資設立了哈藥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改變了三精和哈藥此前在營銷上“各自為(wei) 戰”的局麵,營銷公司通過控製公司主導產(chan) 品的發貨量,維護市場價(jia) 格,開展終端促銷等活動。根據預期,這項改革實施以後,公司的業(ye) 績將會(hui) 增長。但2013年的年報顯示結果恰恰相反。報告期內(nei) 營收同比減少21.91%;年報解釋主要原因:一是主導產(chan) 品營銷模式調整及定價(jia) 方式發生變化影響;二是本期公司部分子公司不再納入合並範圍;三是由於(yu) 整合營銷資源,進行渠道整頓及消化庫存,主導產(chan) 品銷售收入下降。
年報披露後,“4億(yi) 廣告費換來利潤600萬(wan) ”立刻成為(wei) 輿論笑柄。
與(yu) 他的前任薑林奎一樣,[注冊(ce) 開曼公司]劉占濱也是技術出身,但劉似乎更接近一個(ge) 純粹的“技術派”。查閱過往媒體(ti) 報道發現,在劉生前接受的為(wei) 數不多的幾次媒體(ti) 采訪中,言談所及皆是醫藥尤其是中醫藥專(zhuan) 業(ye) 領域的話題:對技術標準、生產(chan) 工藝、臨(lin) 床效果、行業(ye) 認證等都侃侃而談,關(guan) 於(yu) 經營管理的見解和理念則言之甚少。
在劉占濱跳樓自殺事件中,有一個(ge) 細節廣泛流傳(chuan) :搶救過程中,劉占濱反複念叨“我不想要,但不敢不要”。這一目前未被記者證實的細節令人猜測,劉占濱跳樓一事或許並不簡單。“不敢不要”的含義(yi) 引發聯想。
雖然公司公告回避了劉占濱遭調查的原因,但來自多方的公開信息顯示,劉占濱的罪名很可能被指向“受賄”。這一罪名也令人將其與(yu) 三精製藥連年高企的廣告費放在一起進行聯想。
“像三精製藥這樣的公司,四年投入的廣告費近20億(yi) 元,企業(ye) 效益卻每況愈下。尤其是去年,淨利潤不及千萬(wan) 元,廣告仍高達4億(yi) 多”。職業(ye) 投資人楊韜,在微博上對三精的廣告費問題進行追問,“請問這些廣告費投給誰了,為(wei) 什麽(me) 投?負責人有什麽(me) 好處?”
一位廣告從(cong) 業(ye) 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而言,企業(ye) 在電視台打廣告都會(hui) 經過廣告代理公司來操作,而這些代理公司常常靠疏通關(guan) 係、走後門獲得這些機會(hui) 。“代理公司很多,憑什麽(me) 給你代理?”他說,“所以,有時候對於(yu) 甲方的決(jue) 策人員來說, 投廣告是一個(ge) 非常可觀的創收項目,這裏麵的利益很難撼動。”
不過,這些分析僅(jin) 僅(jin) 停留在猜測的層麵。劉占濱縱身一躍後,他被調查的真正原因隨著他的死亡一並成為(wei) 懸疑。5月20日,黑龍江黑河市人民檢察院對外稱,該院已經成立領導小組調查劉占濱自殺事件,調查組已經奔赴哈爾濱。待有結果後將向社會(hui) 公布。屆時,劉占濱事件是否牽涉更廣,或可得到答案。
另有報道援引不具名人士的看法說,劉占濱有魄力,但行事風格獨斷。因此在哈藥內(nei) 部樹敵不少。傳(chuan) 聞稱,2013年年底的股東(dong) 大會(hui) 上,有人當場向投資者派發針對劉占濱的舉(ju) 報信,涉及“收黑錢”等指控。
有分析認為(wei) ,涉及企業(ye) 管理層經濟問題的案件,一般“鮮有一人單獨行動”,而往往是相互牽連。在以往經濟犯罪尤其是貪腐案件中,已被調查的人員會(hui) 在調查期間供出“同夥(huo) ”。
劉占濱已死去一周,人們(men) 關(guan) 於(yu) 其自殺的各種猜疑仍未停息,他的死成為(wei) 謎團。
可以確定的是,在執掌三精製藥的五年時間裏,劉占濱先後遭遇了接二連三的“不如意”:改革不力、業(ye) 績下滑、人事“夾縫”、失去晉升機會(hui) ……最後,這位上市公司董事長以自殺的方式走向死亡。
5月19日晚,哈藥集團就劉占濱自殺事件表態時稱:“目前,此事件對該公司生產(chan) 經營無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