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山西煤炭救市17條新政破繭

      在一季度GDP僅(jin) 微增5.5%、全國倒數第三的殘酷現實背後,繼2013年出台煤炭“20條”之後,山西將於(yu) 近期再出台煤炭救市“17條”新政。

      5月13日,[英國注冊(ce) 公司]同煤集團一位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煤炭17條救市政策的內(nei) 容已擬定,並在山西省煤炭工業(ye) 廳處獲得通過,目前正在尋求更高一級部門的認可。

      事實上,麵臨(lin) 煤炭工業(ye) 的嚴(yan) 峻形勢,山西省煤炭工業(ye) 廳早在4月中旬提出幾點建議,其中包括加大涉煤收費的清理力度、啟動煤電價(jia) 格聯動機製、加快鐵路運輸市場化改革。

      除山西之外,內(nei) 蒙古早先已出台救市政策,並擬建立東(dong) 部區煤炭銷售聯動機製,保障煤炭有序有效供應。而除卻各省之間的煤炭新政,業(ye) 界有消息稱,煤炭進口限製政策亦可能於(yu) 近期落地。

      “我非常、非常、非常反對限製煤炭進口政策的出台。”中日長協煤炭貿易談判專(zhuan) 家黃騰用3個(ge) “非常”表達不滿。在其看來,進口煤在改善中國能源結構、降低中國能源利用成本方麵功不可沒,“如果阻止低卡高硫的進口煤,那麽(me) 高卡煤的市場受到的衝(chong) 擊更大”。

      不過,一位煤企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老牌煤企仍在國家相關(guan) 部委遊說,希望《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盡快出爐,“不過五大發電集團仍在反對”。

      僅(jin) 礦山環境恢複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chan) 發展資金兩(liang) 項,“算下來可以為(wei) 煤企減少成本15元/噸”。

      17條救市舉(ju) 措的部分內(nei) 容為(wei) :將原本於(yu) 2013年年底到期的暫停提取礦山環境恢複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chan) 發展資金、減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務費政策繼續延續,並暫停協議方式配置煤炭資源,暫停審批露天煤礦。作為(wei) 全國煤炭資源稅改革的一部分,17條救市舉(ju) 措或也囊括該部分內(nei) 容,即將煤炭資源稅由從(cong) 量計征改為(wei) 從(cong) 價(jia) 計征。

      港富集團黑色產(chan) 業(ye) 首席分析師張誌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僅(jin) 礦山環境恢複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chan) 發展資金兩(liang) 項,“算下來可以為(wei) 煤企減少成本15元/噸”。未來關(guan) 鍵看該省的煤炭經營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和進程,才能判斷對煤企脫困的效力。

      2013年7月,山西省出台《進一步促進全省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措施的通知》(即“煤炭20條”),多項措施旨在為(wei) 幫助煤炭企業(ye) 減輕負擔,擺脫困境。

      不過,彼時國內(nei) 5500大卡煤價(jia) 600元/噸,目前價(jia) 格為(wei) 532元/噸,跌幅達11.3%,相比2011年10月的最高價(jia) 853元/噸更下跌37.6%,山西煤企經營更加雪上加霜。

      截至2014年3月底,[注冊(ce) BVI公司]山西全省煤企全行業(ye) 實現煤炭銷售收入947億(yi) 元,同比減少201.62億(yi) 元,下降21.3%,全行業(ye) 實現利潤8億(yi) 元,同比減少52.13億(yi) 元,下降86.6%。噸煤綜合售價(jia) 401.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噸煤平均利潤5.72元,同比減少13.25元,下降69.92%。

      更值得注意的是資金鏈岌岌可危。山西五大煤炭集團平均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已經達到75%以上。WIND數據統計顯示,證監會(hui) 行業(ye) 類中28家煤炭上市公司有一半的公司負債(zhai) 率在50%以上。

      在張誌斌看來,山西省煤炭市場化改革關(guan) 鍵在於(yu) 兩(liang) 方麵:取消各項不合理的收費、不幹預市場。

      “首先是取消地方區域性收費,如煤炭銷售票,或是山西煤運發的公路運銷統一調用單等,而這些費用是山東(dong) 、陝西等都不收的。”張誌斌說,僅(jin) 是山西煤運收取的各種費用如出省費、準銷量、煤炭發展基金等,就高達100元/噸。

      張誌斌表示,其次要依市場規律辦事,政府不幹預市場。“譬如內(nei) 蒙古的"五同"(同區域、同煤種、同市場、同價(jia) 格、同相關(guan) 鐵路局(公司))救市,山西焦炭協會(hui) 近期給出的焦炭出口指導價(jia) ,其實就是對市場幹預行為(wei) 。”

      不過,各省眾(zhong) 多的救市舉(ju) 措並不能稀釋市場對煤炭行業(ye) 的擔憂。中國煤炭工業(ye) 協會(hui) 預測,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上半年煤炭需求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全國煤炭市場總量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不會(hui) 發生根本性改變。

      煤企在呼籲限製外煤進口同時,[注冊(ce) 開曼公司]忽略了限製之後對國內(nei) 高卡煤市場衝(chong) 擊更大。

      在各地煤炭救市新政背後,國家能源局限製煤炭進口的《辦法》在煤電方麵的爭(zheng) 議中已拖延一年之久,而該辦法從(cong) 2013年5月開始對社會(hui) 征求意見。

      一位大型電力企業(ye) 燃料采購業(ye) 務負責人透露,《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正在進行第三次征求意見,該《辦法》的主要內(nei) 容就是強化煤炭質量管理,擬嚴(yan) 格控製劣質煤尤其是劣質進口煤。

      此前《辦法》一稿顯示,國家能源局對煤炭進口企業(ye) 以及進口煤炭都提出了要求。其中,從(cong) 國外進口的煤炭熱值不得低於(yu) 4544大卡/千克,此外還要求國內(nei) 低於(yu) 3587大卡/千克的動力煤和2870大卡/千克的褐煤禁止生產(chan) 。

      在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師王旭峰看來,從(cong) 2013年五月一直拖到現在政策未出,肯定是有原因的。“這個(ge) 政策即使出台也會(hui) 給一個(ge) 緩衝(chong) 期,所以影響是漸進的”

      兗(yan) 煤集團運銷部一位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低價(jia) 低質進口煤大肆湧入國內(nei) 市場,被國內(nei) 電廠大量采購,是助推國內(nei) 優(you) 質煤源價(jia) 格下跌的重要因素,“是劣幣驅良幣的現象”,同時也是國內(nei) 大氣汙染的重要來源。

      海關(guan)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1-4月進口煤1.1億(yi) 噸,增加2.3%,進口均價(jia) 為(wei) 每噸489.1元,下跌15.2%。

      “煤企在呼籲限製外煤進口的同時,忽略了這樣一個(ge) 邏輯,限製之後對國內(nei) 高卡煤市場的衝(chong) 擊更大。”黃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翻看海關(guan) 數據,5500大卡以上的煤種進入中國數量與(yu) 年俱增,“國內(nei) 主要以產(chan) 高卡煤為(wei) 主,而山西的一些老煤礦成本根本無法與(yu) 國外相比”,而南方電企也會(hui) 據此對鍋爐進行改造以匹配國外的高卡煤。

      在黃騰看來,全世界煤炭市場產(chan) 能過剩,在過去一年《辦法》或將出台的衝(chong) 擊下,澳洲、南非等地逐漸擴大5500大卡輸入中國的數量和比例。“國外價(jia) 格的優(you) 勢不僅(jin) 可以以市場化方式幫助國內(nei) 去掉過剩產(chan) 能,同時降低中國的能源成本”。

      一位煤炭分析師表示,以國家標準設限,最終影響到的煤炭進口量為(wei) 6000萬(wan) -7000萬(wan) 噸。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