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常溫奶正來勢洶洶,銷量與(yu) 日俱增。廣東(dong) 省奶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王丁棉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透露,去年進口常溫奶銷量同比增加一倍,達到19.5萬(wan) 噸。2008年進口常溫奶銷量不到兩(liang) 千噸,三聚氰胺事件以後到2013年,進口常溫奶銷量激增百倍。雖然目前進口常溫奶銷量在國內(nei) 常溫奶市場所占比例還很小,但是乳業(ye) 專(zhuan) 家擔憂,以此速度發展,不排除本土常溫奶市場會(hui) 步嬰幼兒(er) 奶粉市場的後塵。
一號店高級商品總監趙家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香港公司注冊(ce) ]一號店從(cong) 2011年4月開始銷售進口常溫奶,當時一個(ge) 月能銷售一個(ge) 集裝箱進口常溫奶就不錯了,現在平均一天15個(ge) 集裝箱左右,最高時候達到50個(ge) 集裝箱。目前進口常溫奶品牌諸如歐德堡(Oldenburger)、德運(Devondale)、 蘭(lan) 特(Lactel)、安佳(Anchor)等是銷售得比較好的常溫奶品牌。
目前,進口常溫奶的銷售很大一部分會(hui) 通過電商銷售。趙家鈺介紹,以一號店為(wei) 例,去年9月份,一號店常溫奶銷售量是同月全國進口量的37.2%。目前,一號店進口常溫奶銷售量是國產(chan) 常溫奶的三倍。
王丁棉向記者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進口常溫奶2008年不到兩(liang) 千噸,2009年達到七千多噸,2010年增長至兩(liang) 萬(wan) 噸,去年暴增至19.5萬(wan) 噸,[注冊(ce) 巴拿馬公司]預計今年銷售量將超過30萬(wan) 噸,年均增速超過150%。
目前各大乳企也在積極布局進口常溫奶,乳業(ye) 專(zhuan) 家宋亮告訴記者,伊利乳業(ye) 通過與(yu) 意大利斯嘉達公司(SterilgardaAlimenti S.p.A)達成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引入進口常溫奶。蒙牛通過與(yu) 丹麥阿拉福茲(zi) 合作,引入對方生產(chan) 的常溫奶,光明乳業(ye) 日前也發公告稱已經與(yu) 澳洲PACTUM乳業(ye) 集團簽訂產(chan) 品代加工協議,將利用後者的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進口常溫奶光明優(you) +牛奶。光明乳業(ye) 公關(guan) 總監賁敏向記者透露,第一批產(chan) 品已經在澳方生產(chan) ,近幾個(ge) 月或將進入中國。
王丁棉表示,目前全國常溫奶銷量大約1000萬(wan) 噸,進口常溫奶也才20萬(wan) 噸,占比還很小,但是這樣的增速甚至超過了進口洋奶粉在中國的增速,王丁棉擔憂,按照這個(ge) 速度發展下去,很可能對國產(chan) 常溫奶產(chan) 生重大衝(chong) 擊,洋奶粉用了20年時間做到目前占國內(nei) 市場六成份額。可以預計,用不了太多年,很可能進口常溫奶會(hui) 達到與(yu) 本土常溫奶抗衡的規模。
事實上,相比本土常溫奶,進口常溫奶具有較大優(you) 勢。首先,在成本上具有一定優(you) 勢。宋亮表示,進口常溫奶在占七成成本的原料奶方麵的成本比本土原料奶低30%~60%,而物流成本、關(guan) 稅等在常溫奶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少,對其影響不大。因此進口常溫奶跟國產(chan) 奶相比成本並沒有高太多。荷蘭(lan) 合作銀行食品及農(nong) 業(ye) 研究部總監陳煒向記者表示,由於(yu) 國內(nei) 奶荒等因素,原奶價(jia) 格較高,因此國內(nei) 常溫奶相比國外進口常溫奶價(jia) 格優(you) 勢不明顯。其次,國內(nei) 消費者在心理上對進口乳製品更加信賴,給進口常溫奶帶來一定的市場空間。
此外,王丁棉透露,由於(yu) 常溫奶利潤並不高,[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現在很多乳企轉而做一些高端產(chan) 品,減少了常溫奶的生產(chan) ,這也給外資常溫奶進入中國騰出市場空間。
進口常溫奶真的比本土常溫奶好嗎?王丁棉告訴記者,進口常溫奶在歐美等國家並不受歡迎,很多海外企業(ye) 生產(chan) 常溫奶主要市場就在中國,甚至有特供中國常溫奶。事實上,進口常溫奶的品質並不一定比本土常溫奶高,甚至進口常溫奶為(wei) 了能夠延長保質期,會(hui) 加長高溫殺菌的時間,導致牛奶營養(yang) 減少更多。目前本土常溫奶保質期一般半年左右,而進口常溫奶一般都在半年以上。趙家鈺告訴記者,進口常溫奶在運輸、通關(guan) 上會(hui) 耗費90~100天左右。王丁棉指出,加長常溫奶保質期可能會(hui) 帶來更大的風險,消費者應當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