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乳業(ye) 正麵臨(lin) 一場嚴(yan) 峻的信任危機,這個(ge)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因品質合格而“置身事外”的西部巨人,卻在眼下新一輪的乳企擴張風潮中“陰溝翻船”。
2014年5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年首次通報全國範圍內(nei) 的乳製品不合格樣品,新希望乳業(ye) 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乳業(ye) ”)旗下5款產(chan) 品榜上有名。這5款產(chan) 品分別來自雲(yun) 南新希望鄧川蝶泉乳業(ye) 有限公司和昆明雪蘭(lan) 牛奶有限責任公司,而兩(liang) 家企業(ye) 均隸屬新希望乳業(ye) 。
新希望乳業(ye) 是劉永好 領軍(jun) 下的新希望集團旗下的乳業(ye) 經營平台,根據規劃,這家西部乳企巨頭要在2015年完成60萬(wan) 噸的銷量,以及40億(yi) 元的銷售收入,各項利稅總額2.24億(yi) 元,並希望借此躋身中國乳製品行業(ye) 第二梯隊前列。
“新希望乳業(ye) 是一個(ge) 區域性的乳業(ye) 龍頭,[注冊(ce) 意大利公司]但是劉永好希望將其打造成像伊利、光明一樣的一個(ge) 全國性品牌,不斷的規模擴張讓這家西部乳企很早就埋下了質量安全上的隱患。”北京乳業(ye) 高級分析師宋亮分析。
國家食藥監局在《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chan) 企業(ye) 名單》中指出,新希望乳業(ye) 旗下產(chan) 品蝶泉和雪蘭(lan) 產(chan) 品被檢出酸度不合格,5批次產(chan) 品均生產(chan) 於(yu) 2013年10~12月期間,主要為(wei) 純牛奶(學生奶滅菌乳)和高原純牛奶,同時另有兩(liang) 批次昆明雪蘭(lan) 酸奶也出現酸度不合格問題。
乳製品酸度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概念?對於(yu) 業(ye) 外人士而言知之甚少。
廣州乳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王丁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乳製品中的酸度是一個(ge) 可以代表牛奶新鮮程度的理化指標。雖然目前國家對於(yu) 乳製品中的酸度並沒有一個(ge) 強製性的標準,但是各地的牛奶生產(chan) 商一般會(hui) 自行製定一個(ge) 參數,用於(yu) 檢測原料奶收購時的新鮮度。”
目前廣東(dong) 省的牛奶公司一般在收購原料奶時,將酸度標準定為(wei) 14~16之間,而全國其他地方的平均參數一般在12~16之間。
“如果收奶時發現酸度在10以下,那麽(me) 就可以懷疑這個(ge) 原料奶是被做過手腳的,一般的牛奶公司會(hui) 拒收,或者標注為(wei) 異常奶源。”王丁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根據國家食藥監局的通報,新希望乳業(ye) 旗下的5款產(chan) 品出現酸度偏低的現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新希望乳業(ye) ,但公司並未就5款產(chan) 品的酸度不合格問題做出任何解釋。新希望乳業(ye) 的一位人士稱:“一切以各地食藥監局的通報結果為(wei) 口徑。”
王丁棉說:“在原料奶的加工過程會(hui) 有一些變化,[注冊(ce) 德國公司]但變化的範圍一般在1左右,不會(hui) 出入很大。導致牛奶酸度偏低可能有多種原因:一個(ge) 是收購來的原料奶受到細菌汙染,因此酸度偏高,於(yu) 是企業(ye) 為(wei) 了中和酸堿度,添入了大量堿性物質,這樣一來牛奶的酸度就偏低了。”
這種原因一方麵來自本身的變質牛奶,同時也可能來自於(yu) 原料奶存儲(chu) 方麵的失誤。王丁棉說:“原奶本身的溫度大概在37~38度,如果不冷卻降到4~6度,蛋白、乳糖放的時間一長,細菌就會(hui) 很快繁殖,酸度很快就會(hui) 躥上來。這說明新希望乳業(ye) 的儲(chu) 存中可能有製冷係統出了問題。”
另一個(ge) 可能性來自於(yu) 新希望乳業(ye) 本身收購的原料奶不夠新鮮,企業(ye) 加入了保鮮劑、防腐劑等成分,而後兩(liang) 者均是偏堿性的,由此導致了牛奶酸度的降低和調解。
“如果是新鮮牛奶,酸度偏低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因為(wei) 牛和人一樣,機體(ti) 本身就有對酸堿度的體(ti) 內(nei) 自身調節。所以原因絕大多數是出在了外部。”王丁棉表示。
除上述可能性外,據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副所長寧嘯駿的表述,由於(yu) 液態乳的生產(chan) 過程中需要用到堿性清洗劑對生產(chan) 流水線的管路進行定時清洗,如果控製不嚴(yan) 可能出現堿性清洗劑的殘留而汙染成品的情況。
這次國家食藥監局共抽檢了液體(ti) 乳樣品5417批次,有44批次不合格,樣品不合格率僅(jin) 為(wei) 0.8%。在如此小概率事件中,新希望乳業(ye) 不幸名登黑榜,給這家高速擴張中的西部乳企敲響警鍾。
在乳業(ye) 版圖的擴張上,新希望雄心勃勃,盡管由於(yu) 利潤不佳,新希望乳業(ye) 在2011年時被剝離上市公司,但據新希望方麵的介紹,目前新希望乳業(ye) 依然在全國7個(ge) 省市投資控股了10多家乳品企業(ye) ,形成了分布於(yu) 西南、華東(dong) 、華北等地的市場布局乳企聯合體(ti) 。
其中有4家被農(nong) 業(ye) 部認定為(wei) “國家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重點龍頭企業(ye) ”,其餘(yu) 為(wei) 省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新希望乳業(ye) 還是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副理事長單位、中國乳製品工業(ye) 協會(hui) 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西部乳業(ye) 發展協作會(hui) 會(hui) 長單位。
但即便如此,新希望依然難逃被檢出質量不合格的厄運。王丁棉坦言:“添加堿性物質的情況並不普遍,廣東(dong) 這邊一般都是拒收酸度較高的原料奶。”
北京乳業(ye) 專(zhuan) 家宋亮說:“新希望從(cong) 2012年開始在低溫巴氏奶和低溫酸奶領域在全國四麵出擊,由於(yu) 擴張速度過快,專(zhuan) 業(ye) 人員和管控水平能否跟得上都是一個(ge) 未知數,質量把控難免會(hui) 出現問題。”
新希望乳業(ye) 目前在全國擁有11個(ge) 奶源基地,[注冊(ce) 百慕大公司]10個(ge) 直屬牛場,但是其尚未能完全自給自足,供應體(ti) 係依然是牛場+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據宋亮表示,新希望隻有60%~70%的原奶來自自有牧場,而30%~40%的供應依然來自分散的奶農(nong) ,後者往往是原奶質量問題的高發地。
不同於(yu) 伊利和蒙牛以常溫奶為(wei) 主的品類擴張,新希望乳業(ye) 以低溫巴氏奶和低溫酸牛奶產(chan) 品為(wei) 主導,雖然後者在營養(yang) 和價(jia) 值趨勢上更貼合未來消費市場的大方向。但一個(ge) 不可忽視的問題在於(yu) ,低溫奶需要兩(liang) 套強有力的冷鏈係統支撐:一條是上遊原奶的運輸冷鏈,另一條是下遊產(chan) 品到終端的配送冷鏈。
新希望乳業(ye) 期待有朝一日能被打造為(wei) “中國鮮奶第一品牌”,目前新希望乳業(ye) 的乳企資產(chan) 囊括了四川華西、陽坪乳業(ye) ,昆明雪蘭(lan) 乳業(ye) 、雲(yun) 南蝶泉乳業(ye) 、青島琴牌乳業(ye) 、杭州雙峰乳業(ye) 、安徽白帝乳業(ye) 、河北天香乳業(ye) 、重慶天友等。
“新希望乳業(ye) 的商業(ye) 模式決(jue) 定了其對冷鏈配套的要求極高,哪一條冷鏈出了半點疏忽都可能導致產(chan) 品變質,出現這些問題看似情理之中,但足以引起新希望的反思。”宋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