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股份(600146.SH)剛剛宣布終止收購瀏陽河酒業(ye) 不過三天時間,市場便傳(chuan) 出後者另覓高枝的消息。《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瀏陽河正麵臨(lin) 資金鏈斷裂、瀕臨(lin) 倒閉的危險境地,而其背後已出現了德隆係舊部身影,梧桐投資正在操盤瀏陽河。最新的消息是:瀏陽河已與(yu) 皇台酒業(ye) (000995.SZ)達成合作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4月24日,皇台酒業(ye) 第四次發布《重大事項停牌進展公告》,宣布公司股票自當日開市起繼續停牌。
4月25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cong) 皇台酒業(ye) 內(nei) 部獲悉,[開曼公司注冊(ce) ]皇台酒業(ye) 已經與(yu) 瀏陽河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合作的方式並不是資產(chan) 重組,而是皇台酒業(ye) 通過定向增發收購瀏陽河,目前正在補充資料。不過在複牌之前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瀏陽河借殼上市的路徑原本是想先控股大元股份,成為(wei) 大股東(dong) 後再收購瀏陽河,但是這條路最終還是走不通。
4月11日,大元股份稱收到其重組對象瀏陽河酒業(ye) 《關(guan) 於(yu) 終止合作的通知函》,內(nei) 容是因非公開發行收購瀏陽河酒業(ye) 存在不確定性,瀏陽河決(jue) 定終止本次收購事宜。
起初,大元股份收購瀏陽河的意向還是比較積極的。1月18日,大元股份披露非公開增發方案,共計募集近30億(yi) 元。其中,19.92億(yi) 元用於(yu) 收購瀏陽河酒業(ye) 99.615%股權,其餘(yu) 資金補充瀏陽河酒業(ye) 後續發展運營資金。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通過這種定增募資方式,瀏陽河大股東(dong) 可以“曲線”獲得大元股份的股權。瀏陽河借殼上市的路徑原本是想先控股大元股份,成為(wei) 大股東(dong) 後再收購瀏陽河,但是這條路最終還是走不通。
4月22日,大元股份稱,在停牌期間收到控股股東(dong) 上海泓澤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知,上海泓澤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580萬(wan) 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7.9%)全部予以轉讓。分析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大元股份的大股東(dong) 並不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
有媒體(ti) 報道稱,讓大元股份打退堂鼓的,應該是瀏陽河目前已經“千瘡百孔”了。根據瀏陽河酒業(ye) 與(yu) 戰略投資者的協議,瀏陽河酒業(ye) 董事長彭潮和瀏陽河酒業(ye) 曾共同承諾:2012年銷售收入不低於(yu) 12億(yi) 元,淨利潤不低於(yu) 3億(yi) 元;2013年銷售收入不低於(yu) 16億(yi) 元,淨利潤不低於(yu) 4.2億(yi) 元;2014年銷售收入不低於(yu) 22億(yi) 元,淨利潤不低於(yu) 6億(yi) 元,若新公司2012年、2013年和2014年3年經審計的淨利潤低於(yu) 上述約定數額,那麽(me) 低於(yu) 部分的差價(jia) 折合成相應的股份,由控股股東(dong) 補償(chang) 給PE機構投資者。
然而由於(yu) 瀏陽河酒業(ye) 混亂(luan) 的管理,使其並沒有在期限內(nei) 完成經營目標。根據大元股份披露的資產(chan) 重組公告,2012年,瀏陽河酒業(ye) 營業(ye) 收入1.8億(yi) 元、淨利潤1379萬(wan) 元,2013年1至9月實現營業(ye) 收入5471.24萬(wan) 元,預計全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2.4億(yi) 元,淨利潤為(wei) 2710萬(wan) 元。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從(cong) 今年2月份到目前,瀏陽河酒業(ye) 的銷售回款不足500萬(wan) 元,公司麵臨(lin) 倒閉狀態。
雖然瀏陽河終止收購的原因是大元股份的非公開發行存在不確定性,但事實上瀏陽河已將橄欖枝拋向了另一家白酒企業(ye) 皇台酒業(ye) ,而幕後操盤手則是德隆係舊部。
對於(yu) 瀏陽河酒業(ye) 現在的大股東(dong) 彭潮來說,不斷地尋找投資方,借殼上市已經成為(wei) 解決(jue) 資金問題的關(guan) 鍵。
本報記者從(cong) 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注冊(ce) 馬紹爾公司]目前擔任瀏陽河總經理的是梧桐資本的沈魏,而沈魏曾擔任德隆行政總經理。
記者了解到,皇台酒業(ye) 的控股方為(wei) 上海厚豐(feng) 投資,厚豐(feng) 投資的三名自然人股東(dong) 分別是盧鴻毅持股40%、劉靜持股40%、趙涇生持股20%。其中,趙涇生為(wei) “德隆係”舊將,曾在德隆係的金新信托任部門經理。由於(yu) 沈魏與(yu) 趙涇生同為(wei) 德隆舊部,瀏陽河轉投皇台酒業(ye) 似乎並不難理解。
然而皇台酒業(ye) 的業(ye) 績也一度出現虧(kui) 損。3月20日晚間,皇台酒業(ye) 發布了虧(kui) 損的201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1.08億(yi) 元,同比下降19.4%;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2931萬(wan) 元,同比銳減389.2%。公司表示,麵對行業(ye) 增速放緩,公司2013年開發省外市場使銷量略有增長,但由於(yu) 中高端產(chan) 品銷售的比重下滑,致使營業(ye) 收入下降。
公開報道顯示,梧桐資本董事長劉長樂(le) 於(yu) 2011年創立梧桐資本時,其手下“得力”幹將即是原德隆集團總裁向宏。除此之外,梧桐資本的要職也由德隆舊部擔任。而由梧桐係操刀的上市公司收購手法頗有點德隆風格:借款購股、迅速清洗高管、受讓股權一個(ge) 月內(nei) 全部質押。
德隆舊部如何運作瀏陽河上市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在梧桐資本進入瀏陽河之前,瀏陽河酒業(ye) 原總經理劉敏的團隊於(yu) 2014年年初陸續離職。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劉敏團隊離職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是由於(yu) 市場銷售問題,而是因為(wei) 瀏陽河為(wei) 了借殼上市,想把不理想的業(ye) 績通過做報表和假賬的方式使其看起來更好看,但劉敏團隊成員拒絕在假報表上簽字,隻能選擇離職。
知情人士表示,劉敏團隊離職後,彭潮引進了梧桐資本,而沈魏雖然比較懂資本層麵的運作,但對瀏陽河的市場並不懂。知情人士估計從(cong) 今年2月份到目前,銷售回款不足500萬(wan) 元,公司麵臨(lin) 倒閉狀態。
對於(yu) 瀏陽河酒業(ye) 現在的大股東(dong) 彭潮來說,不斷地尋找投資方,借殼上市已經成為(wei) 解決(jue) 資金問題的關(guan) 鍵。
“沒有資金支持,經營團隊根本運營不了瀏陽河的市場,市場沒有大的起色,這也導致他們(men) 對經營團隊總是不滿意,頻繁換人。”
“目前瀏陽河欠很多員工的工資,不僅(jin) 沒有出差的費用,連工資也發不下來。同時還欠供貨商的貨款四五千萬(wan) 元,物流的錢也欠著,生產(chan) 處於(yu) 停滯狀態,幾乎陷入崩潰境地。”知情人士表示。
據了解,2013年4月,劉敏團隊進入瀏陽河,公司賬麵上幾乎沒有錢,在零資金的情況下啟動市場,很多動作都是在解決(jue) 品牌回歸問題。到今年2月份,主營酒和開發酒銷售額完成3億(yi) 多元,其中主營產(chan) 品銷售1億(yi) 多元,賬麵有3000多萬(wan) 元的利潤,但這些錢並沒有用於(yu) 瀏陽河的發展,而被轉移走。
在這種情況下,瀏陽河隻能拖欠供貨商供貨的包材款,導致供貨商停止與(yu) 瀏陽河合作,而沒有包材就無法生產(chan) ,而拖欠物流運輸的費用,也使已經生產(chan) 出來的酒沒有人運輸出去。資金鏈瀕臨(lin) 斷裂,市場沒辦法再運作,這也是導致劉敏團隊離職的原因之一。
對於(yu) 經銷商和渠道問題,知情人士表示,一個(ge) 年銷售額2~3億(yi) 元的白酒根本談不上有渠道。因為(wei) 欠經銷商的費用很多,好多年都不怎麽(me) 賣貨了。加上沒有銷售量,也談不上有渠道合作了。北京鴻興(xing) 恒發商貿中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men) 曾經代理瀏陽河6年,現在已經不再代理,原因是賠錢,市場銷售不好。每年銷售幾百萬(wan) 元,代理的前兩(liang) 年也賺一些錢,但最後兩(liang) 年都賠進去了,因為(wei) 瀏陽河將產(chan) 品授權給個(ge) 人後,市場比較混亂(luan) ,尤其是與(yu) 五糧液合約到期後,瀏陽河的酒瓶上不再印有“五糧液”字樣,嚴(yan) 重影響了銷售。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瀏陽河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問題,彭潮所犯的錯誤根本不能用時間來解決(jue) 。當時他在各領域的投資比較多,[香港注冊(ce) 公司]欠賬也比較多,出現資不抵債(zhai) 。自從(cong) 瀏陽河與(yu) 五糧液結束合作後,瀏陽河幾乎沒有發展。2011年融得第一筆資金也並沒有用於(yu) 瀏陽河的廣告投放和市場發展,而是被用於(yu) 還債(zhai) 或挪作他用。
“沒有資金支持,經營團隊根本運營不了瀏陽河的市場,市場沒有大的起色,這也導致他們(men) 對經營團隊總是不滿意,頻繁換人。”知情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6年,瀏陽河方麵曾宣布投資8億(yi) 元,在瀏陽市的永安鎮打造1500畝(mu) 的國家級大型白酒生產(chan) 基地,年生產(chan) 能力可逾10萬(wan) 噸,但兩(liang) 年過後,白酒基地遲遲未動工。瀏陽市永安鎮政府該項目負責人胡先生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瀏陽河白酒基地土地是政府免費供其使用,總共建成300畝(mu) ,隻是一個(ge) 框架在那裏。
本報記者拔打瀏陽河官方網站所留電話已無人接聽,所留招商手機也已停機。瀏陽河酒業(ye) 策劃副總裁蘇紅山則以在高速路上為(wei) 由拒絕接受采訪。4月24日,記者多次致電彭潮,希望就瀏陽河酒業(ye) 的有關(guan) 事宜進行求證,但其手機已轉入移動秘書(shu) 。截至記者發稿前,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瀏陽河酒業(ye) 能否通過德隆舊部運作成功上市不得而知,但是瀏陽河的資金鏈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即使再去掩蓋仍然無法阻擋問題的顯現。不管瀏陽河的資本運作如何巧妙,背後雲(yun) 集的資本高手如何高明,他們(men) 都不得不麵對的就是市場銷售問題。
目前瀏陽河產(chan) 品包括主營產(chan) 品和開發產(chan) 品,其中主營產(chan) 品包括瀏陽河生態年份酒、瀏陽河綿雅、正品金世紀、醇香口杯酒、瀏陽河年份酒、青花瓷、瀏陽河曲係列、新金世紀等係列產(chan) 品。而開發產(chan) 品則不勝枚舉(ju) ,由於(yu) 授權混亂(luan) ,市場存在的問題不言而喻。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最近兩(liang) 年,瀏陽河酒業(ye) 主要通過商標授權經營方式,將特定品牌的產(chan) 品授權湖南中商瀏陽河酒銷售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運營。
瀏陽河一產(chan) 品開發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主營的瀏陽河開發產(chan) 品在全國招商,隻要首批定貨在2000件以上,就可以獨立開發一個(ge) 產(chan) 品,由河南新鄉(xiang) 的生產(chan) 廠為(wei) 其代工生產(chan) 。產(chan) 品對外可以使有“瀏陽河”品牌,但是選擇什麽(me) 樣的包裝,怎麽(me) 定價(jia) 都可以自己說了算,賣到哪裏也不受限製。
該人士表示,對於(yu) 啟動資金的多少,首先考慮的不是生產(chan) 的成本,而是選擇什麽(me) 樣的包材和瓶子,檔次高的包材和瓶子與(yu) 差的每瓶要差出幾十元。代理商可以自己采購,也可以使用代工工廠的包材。此前他已經與(yu) 瀏陽河簽訂了授權合同,每年的銷售額在幾百萬(wan) 元。
然而,正是瀏陽河這種隨意的授權,使得終端市場特別混亂(luan)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質量高低不同,而市場監管形同虛設。無序的市場開發,不僅(jin) 使經銷商的利潤難以保證,而且還砸了品牌。
白酒營銷專(zhuan) 家肖竹青認為(wei) ,瀏陽河的品牌目前已經被邊緣化了,作為(wei) 一個(ge) 區域白酒打著全國的品牌卻沒有自己的根據地。目前江蘇市場主要是今世緣、山東(dong) 是景芝、河南是杜康、陝西是西鳳,而湖南卻是酒鬼酒和湘窖,瀏陽河連自己的大本營都無法堅守,市場很難有起色。
由於(yu) 業(ye) 績不佳,瀏陽河高層隻能不斷更換銷售團隊,這也使得新的銷售隊伍不斷開發新產(chan) 品,不斷推出新政策招商,然而這些舉(ju) 措對老經銷商則是一種傷(shang) 害。甚至有經銷商在網上發帖稱,做瀏陽河的經銷商簡直就是跳樓,公司向經銷商亂(luan) 承諾最後兌(dui) 現不了,瀏陽河在重慶已經做死了不少於(yu) 30家經銷商。
在經銷商選擇離去後,瀏陽河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yan) 重性,而是繼續遍地開花地招商、授權,從(cong) 而導致市場一片混亂(luan) ,最終影響了資金回款,直至資金鏈告急。這時的瀏陽河隻能靠“輸血”來延緩生命,但能走多遠仍是個(ge) 未知數,因為(wei) 不管資本運作高手如何長袖善舞,上市這條路最後考驗的還是瀏陽河的資產(chan) 是否還有現實價(jia)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