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電器(00493.HK,下稱“國美”)本月已三次回購,股價(jia) 也得到提升。
去年,國美已經實現扭虧(kui) ,但是它線上線下融合的“答卷”還有待進一步展開,這才能使國美獲得長期提振股價(jia) 的動力。
4月15日,國美斥資1400萬(wan) 港元,[注冊(ce) 香港公司的專(zhuan) 業(ye) 年審服務]回購公司1000萬(wan) 股股份,每股認購價(jia) 1.4港元。國美在當天的公告中表示,回購行動是根據2013年6月國美股東(dong) 大會(hui) 給董事會(hui) 的授權,下一步是否購回更多股份會(hui) 視市場情況而定,並由董事會(hui) 決(jue) 定。
這已是國美本月第三次回購股權。4月7日,國美以2616.4萬(wan) 港元,回購2000萬(wan) 股股份,每股認購價(jia) 約1.3港元;4月11日,國美又以3683.2萬(wan) 港元,回購2578.2萬(wan) 股股份,每股認購價(jia) 約1.4港元。上述三次回購合算,2014年4月上半月,國美共斥資近7700萬(wan) 港元,回購了約5578萬(wan) 股股份。
今年3月21日,國美舉(ju) 行2013年業(ye) 績說明會(hui) 並公布O2M全渠道戰略,當天國美的開盤價(jia) 為(wei) 1.21港元/股。受去年業(ye) 績扭虧(kui) 及新戰略刺激,國美股價(jia) 明顯拉升。為(wei) 什麽(me) 此時還要通過回購來進一步提振股價(jia) 呢?
國美首席財務官方巍昨天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回購是為(wei) 了體(ti) 現公司對新戰略的信心,想說明公司價(jia) 值被低估。”
他對比說,國美在香港股市的市值約30億(yi) 美元,蘇寧在國內(nei) 股市的市值約80億(yi) 美元,而京東(dong) 在海外的估值達100億(yi) 美元。外界認為(wei) 國美仍麵臨(lin) 宏觀經濟、電商崛起等壓力。
為(wei) 了傳(chuan) 遞戰略轉型的決(jue) 心和信心,[注冊(ce) 汶萊公司,無需做帳報稅服務]自3月21日起一個(ge) 月內(nei) ,國美在香港、新加坡、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地做路演。方巍坦言,花的力氣“不亞(ya) 於(yu) 2004年國美上市”。
有人猜測,國美回購是大股東(dong) 黃光裕“回歸”、貝恩資本淡出的前奏。方巍否認了這一傳(chuan) 聞。他說,貝恩熟悉國美情況,新一輪成長才開始,不會(hui) 現在離開,“貝恩與(yu) 我們(men) 一起參與(yu) 全球路演”。
國美全球路演的底氣,來自於(yu) 去年扭虧(kui) 了,而且“量利雙增”。2013年,國美銷售收入564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4%;淨利潤8.92億(yi) ;綜合毛利率18.4%;可比門店的同店收入增長13.7%。
他表示,2013年,國美庫存周轉天數從(cong) 74天縮短至61天;現金及等價(jia) 物90億(yi) 元,同比增長27.58%;加權平均營業(ye) 麵積362.6萬(wan) 平方米,每平方米銷售收入15555元人民幣,同比上升20.64%。這些都反映國美的經營質量在改善。
扭虧(kui) 之後,如何發展?國美2014年製訂了“開放型全渠道零售商”的新戰略,欲形成“線上+線下+移動終端+其他社會(hui) 化渠道”的全渠道銷售平台,把原來隻為(wei) 自身渠道服務的封閉式供應鏈平台,變為(wei) 向社會(hui) 開放的供應鏈平台。
國美總裁王俊洲透露,國美已在浙江與(yu) 聯華、在北京和天津與(yu) 物美、在廣州與(yu) 摩登百貨等進行合作,國美替這些超市和百貨公司打理家電業(ye) 務,包括采購、銷售、庫存,不一定打上國美的LOGO。
GFK(中國)總經理周群認為(wei) ,這是國美隱性、低成本擴張實體(ti) 門店的方式。電商不僅(jin) 衝(chong) 擊國美,對超市、百貨也有衝(chong) 擊,國美想把握線下整合的機會(hui) ,當然線上也不會(hui) 放過。
外界質疑,這樣“開放平台”是否意味著國美“終端”能力在減弱、供應鏈的能力已經超出自己“終端”的能力了?方巍回應說,開放是為(wei) 了更好地打造國美供應鏈的采購、物流、IT能力,今後國美供應鏈80%~90%的能力仍然將服務於(yu) 國美實體(ti) 店和國美在線。
王俊洲認為(wei) ,依靠大規模訂製、自行掌握零售價(jia) 的方式,國美去年供應鏈在“低價(jia) 格、高毛利”上取得突破。這是國美去年扭虧(kui) 為(wei) 盈、增加門店客流量和成交量的關(guan) 鍵所在。
創維彩電事業(ye) 本部總裁劉棠枝向本報記者表示,國美去年聚焦實體(ti) 店,國美在線收縮、將質量做上來,取得成效。國美采取一步到位價(jia) 采購的方法,減少廠家損失而得到支持。
做好供應鏈還不夠,電商迅速發展,[杭州香港公司注冊(ce) 查詢 服務]國美如何把實體(ti) 店與(yu) 電商結合?如何走出自己特色的線上線下融合(O2O)的道路呢?
方巍坦言,電子商務發展很快。預計到2017年,國內(nei) 消費電子市場增至1.7萬(wan) 億(yi) ,電商約2500億(yi) 元到3000億(yi) 元。
因此,電商發展快,但占比有限。方巍認為(wei) ,在歐美市場,沃爾瑪、宜家等實體(ti) 店仍然經營得很好,核心在於(yu) 供應鏈是否擁有競爭(zheng) 力。未來國美的旗艦店,會(hui) 往新品展示、生活享受的方向發展。
這不意味著國美放棄電商。2013年,國美在線與(yu) 國美實體(ti) 店的采購、物流、售後體(ti) 係進行嫁接,降低物流成本,通過大單訂製包銷實現“高毛利、低價(jia) 格”。
方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披露了國美電商的規劃。2013年,國美電商收入約30億(yi) 元人民幣,綜合毛利率6%;2014年,國美電商收入將達50億(yi) ~60億(yi) 元,綜合毛利率8%;希望2015年,國美電商收入做到100億(yi) 元,綜合毛利率10%。
國美已經放棄了電商平台之爭(zheng) 。方巍坦言,國美在線希望成為(wei) 家電網購的專(zhuan) 業(ye) 網站,做到規模與(yu) 利潤之間的均衡發展。“我隻盯國美在線的三個(ge) 數字——銷售額增長率、綜合毛利率和移動終端的增長率。”
全國消費電子渠道商聯盟秘書(shu) 長吳鹹建分析說,從(cong) 去年家電網購市場看,估計天貓600億(yi) ,京東(dong) 約400億(yi) ,蘇寧約120億(yi) ~150億(yi) ,國美通過國美在線、天貓、當當等渠道做到幾十億(yi) 。如果國美能在線上做到前五,線下做到前二,將有利於(yu) 獲得供應商的溢價(jia) 條件,從(cong) 而保持規模、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和毛利競爭(zheng)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