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馬航事件 中國房企“躺槍”

      碧桂園(02007.HK)不曾料到,去年憑借一個(ge) 項目就成為(wei) 馬來西亞(ya) 最大房地產(chan) 開發商,如今卻要麵臨(lin) 馬航事件帶來的風險。

  “我們(men) 本身也是一個(ge) 受害者。”碧桂園一名管理人士昨天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說,現在去馬來西亞(ya) 旅遊的人變少了,去看房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從(cong) 馬航事件後的第一個(ge) 交易日3月10日到3月27日,[注冊(ce) 意大利公司優(you) 勢]碧桂園的股價(jia) 從(cong) 4.11港元跌到了3.17港元,降幅超過20%。盡管股價(jia) 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業(ye) 績未達預期、發展模式麵臨(lin) 風險等,但馬航事件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馬航失聯事件謎團待解,這一突發事件的蝴蝶效應已經波及布局馬來西亞(ya) 的中國房地產(chan) 企業(ye) 。在本報記者采訪的多名房企和行業(ye) 人士眼中,在馬中國樓盤的消費主力軍(jun) 部分來自中國,如今的一些負麵情緒將對這些項目布局造成影響。

  目前,“走進”馬來西亞(ya) 的中國房企還包括富力地產(chan) (02777.HK)、綠地集團、雅居樂(le) 地產(chan) (03383.HK)和新華聯(000620.SZ)等。和政府打交道是開發商的必修課,而此次馬航事件讓全世界“見識”了馬來西亞(ya) 政府的效率。

  馬來西亞(ya) 賣房記

  房地產(chan) 資訊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經理朱一鳴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馬航事件對碧桂園的馬來西亞(ya) 項目銷售肯定會(hui) 產(chan) 生較大影響,因為(wei) 大部分客戶都來自中國。

  碧桂園戰略管理中心相關(guan) 人士則向本報記者表示:“馬航事件發生後,部分國人對馬來西亞(ya) 有負麵情緒,這種情緒在短期內(nei) 會(hui) 對項目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但也應該看到,在東(dong) 南亞(ya) 地區兩(liang) 年的經營,碧桂園已經積累了較高的知名度,在馬來西亞(ya) 的項目都會(hui) 按計劃推進。”

  碧桂園是第一家進軍(jun) 馬來西亞(ya) 市場的中國房地產(chan) 開發商。

  公司財報顯示,目前馬來西亞(ya) 有三個(ge) 項目。戲劇性的是,最晚但是獨自開發的項目早已經熱銷,另外兩(liang) 個(ge) 合資項目進展緩慢。

  2012年初,碧桂園與(yu) 馬來西亞(ya) 一家地產(chan) 商組成合營公司(碧桂園占55%的股權),合作開發馬來西亞(ya) 加影和萬(wan) 撓兩(liang) 幅土地。[在意大利設立辦事處程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碧桂園財報發現,這兩(liang) 個(ge) 項目位於(yu) 馬來西亞(ya) 的雪蘭(lan) 莪州,靠近吉隆坡,總建築麵積均超過30萬(wan) 平方米。

  由於(yu) 股權限製,且對馬來西亞(ya) 當地的法律、政策環境不熟悉,項目進展緩慢。本報記者從(cong) 本月12日碧桂園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獲悉,位於(yu) 加影的鑽石城項目直到2013年10月底才推出首期約5億(yi) 元的別墅貨量。

  2012年年底,碧桂園以21億(yi) 元拿下了地理位置毗鄰新加坡的地塊開發金海灣項目,2013年8月11日,項目開售,僅(jin) 一個(ge) 月時間,首期推出的105億(yi) 元房源售罄,這樣的銷售規模也讓碧桂園成為(wei) 了馬來西亞(ya) 最大的房地產(chan) 開發商。

  上述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碧桂園財務副總監劉嘉毅表示,金海灣項目總貨值160億(yi) 元,還剩餘(yu) 55億(yi) 元房源待售;鑽石城項目總貨值22億(yi) ,目前已推出的近5億(yi) 元房源已經被認購完。

  那時已經是馬航事件發生的第四天,在業(ye) 績發布會(hui) 現場,碧桂園管理層並沒有表示過多擔心。劉嘉毅還稱,預計會(hui) 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上述兩(liang) 個(ge) 項目的剩餘(yu) 貨量,而且還會(hui) 推出一個(ge) 總貨值22億(yi) 元的全新項目。

  朱一鳴分析,對於(yu) 已經進入馬來西亞(ya) 的開發商來說,必須要調整相應的營銷策略。以碧桂園為(wei) 例,此前通過樓盤折扣將大批中國客戶吸引過去,現在這種做法的效果將因馬航事件而大打折扣,碧桂園需要針對馬來西亞(ya) 的本土客戶推出更多優(you) 惠措施。

  當被問及是否會(hui) 對馬來西亞(ya) 項目作出降價(jia) 促銷時,上述碧桂園戰略管理中心相關(guan) 人士並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說“碧桂園目前在馬來西亞(ya) 的銷售推進工作正在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上述另一名碧桂園人士則稱,突發事件的影響應該不會(hui) 延續太久,公司並沒有對此事進行危機公關(guan) 。

  “進軍(jun) 大馬潮”風險幾何

  2013年11月30日,富力地產(chan) 也將馬來西亞(ya) 作為(wei) 其首次進軍(jun) 海外市場的嚐試,以約人民幣85億(yi) 元收購馬來西亞(ya) 柔佛州新山地區的六幅地塊,總麵積約為(wei) 116英畝(mu) ,土地總價(jia) 將於(yu) 3年內(nei) 分4期支付。

  數據顯示,2013年,馬來西亞(ya) 成為(wei) 中國房地產(chan) 海外投資的首選,在馬來西亞(ya) 的房地產(chan) 投資占海外房地產(chan) 投資總額的37%。

  進入2014年,這種勢頭有增不減。

  今年初,[注冊(ce) 德國公司德國公司注冊(ce) ]新華聯披露旗下公司擬出資約3億(yi) 元人民幣購買(mai) 馬來西亞(ya) 柔佛州一總用地麵積約4.73萬(wan) 平方米地塊(總建築麵積約合19.16萬(wan) 平方米),用以開發南洋度假中心。

  雅居樂(le) 也披露,其控股七成在馬來西亞(ya) 成立合資公司,於(yu) 1月20日以約人民幣3.43億(yi) 元的價(jia) 格簽約收購吉隆坡一塊約4.1萬(wan) 平方米的土地。

  綠地集團也於(yu) 2月28日就馬來西亞(ya) 新山市兩(liang) 個(ge) 項目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斥資近200億(yi) 元人民幣進行投資建設。此次簽署協議的兩(liang) 個(ge) 項目分布在新山市的東(dong) 區和西區,沿柔佛海峽,與(yu) 新加坡隔海相望。

  仲量聯行國際資本集團亞(ya) 太區總監米道斯(Alistair Meadows)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於(yu) 馬來西亞(ya) 的土地市場較為(wei) 寬鬆,與(yu) 新加坡、悉尼相比,在馬來西亞(ya) 買(mai) 地更便捷、更便宜,而且馬來西亞(ya) 有大量華人,所以對中國的開發商有較大的吸引力。

  這樣的優(you) 勢在馬航事件發生後是否還在?

  “短期內(nei) ,一些原本打算進入馬來西亞(ya) 市場的中國開發商將望而卻步。”盛富資本和協縱國際總裁黃立衝(chong) 表示,長期來看,開發商應該選擇美國、歐洲、澳大利亞(ya) 等發達地區,因為(wei) 這些地區的政治、經濟都更為(wei) 穩定,風險更低,投資開發的回報率也跟國內(nei) 差不多。

  碧桂園方麵表示,馬來西亞(ya) 隻是碧桂園全球布局中的一部分,碧桂園會(hui) 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調整。

  中國商人的吐槽

  馬來西亞(ya) 國際(中國)商貿中心集團公司總裁宋偉(wei) 比上述開發商更早進入馬來西亞(ya) ,他表示,馬航事件對其公司在馬來西亞(ya) 的業(ye) 務產(chan) 生了較大的影響。

  25年前,宋偉(wei) 所在公司便在馬來西亞(ya) 開始從(cong) 事貿易。馬航事件後,宋偉(wei) 擔心,自己的工作將開展得更加艱難,因為(wei) 現在不少客戶對馬來西亞(ya) 的信任度和信心大打折扣。

  宋偉(wei) 表示,該國在技術、管理和原材料方麵相對於(yu) 中國仍具有不小的優(you) 勢,但是馬來西亞(ya) 政府結構導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慢”是宋偉(wei) 反複提到的字眼。宋偉(wei) 舉(ju) 例稱,其公司門口有一座橋,看著它修了三四年,但似乎從(cong) 未變過。不僅(jin) 如此,在吉隆坡市中心一處圍起來的工地長達十幾年仍無施工進展,而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思議的。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