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在解決(jue) 車內(nei) 異味問題上的“不給力”,表現出的傲慢之態讓消費者不斷詬病。從(cong) 去年開始,《證券日報》刊登了多篇稿件反映奔馳車主維權的艱難。從(cong) 2013年的3·15至今,時隔將近一年時間,記者再次詢問相關(guan) 車主,除了奔馳象征性地、有選擇性地給部分車主更換了一次地毯之後,奔馳再無其它解決(jue) 異味問題的措施。
車主們(men) 希望的召回更是至今不見蹤影,[杭州注冊(ce) 香港離岸公司服務]不少車主繼續奔走在維權的漫漫長路上。《證券日報》與(yu) 《北京娛樂(le) 信報》聯合調查發現,不少奔馳車主們(men) 準備在即將到來的3·15之際,集合各種投訴平台上的車主信息,開始組織相關(guan) 活動集體(ti) 維權。
曾是奔馳維權QQ群群主的王先生認為(wei) 奔馳車的異味已經影響到了其身體(ti) 健康,他已經賣掉了自己的奔馳轎車。維權群裏的不少車主表示對奔馳已經失望了,不願意繼續耗下去,紛紛選擇了退群賣車。
異味問題廠商至今未解決(jue)
“從(cong) 去年到現在,奔馳從(cong) 來沒有給出一個(ge) 實質性的解決(jue) 方案,奔馳還是比較狂的,4S店隻會(hui) 根據廠商給其的答複來回複車主。”來自北京市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奔馳曾提出了更換地毯的方案,其實大多數車主都知道,問題並不在於(yu) 地毯,換了地毯,異味問題繼續存在。
這也是陳先生自己的遭遇。“去了4S店很多次,期間更換了一次地毯異味問題絲(si) 毫沒有解決(jue) ,之後4S店的維修人員說要把整個(ge) 車拆了更換零部件,我沒有同意。我征求了其他奔馳車主的意見,很多人都拆過了,問題照樣存在,車子也無法恢複原樣,再賣就不好賣了。”
關(guan) 於(yu) 拆車問題,記者在去年對奔馳異味的跟蹤報道中,曾有不少車主向記者反映,把車裏的座椅等全部可以拆卸的東(dong) 西拆除,車裏仍有異味,也就是說,異味不僅(jin) 與(yu) 奔馳認為(wei) 的地毯無關(guan) ,與(yu) 車裏的其它零部件也無關(guan) 。車主們(men) 認為(wei) ,該異味隻能來自於(yu) 車架或底盤。
陳先生也認為(wei) 異味是從(cong) 底盤散出的,尤其是C級車味道很大。“其它車型也有味道,隻是程度輕重的問題。這個(ge) 味道有時候像新車的類似橡膠味,有時候像蠟筆的味道,冬天會(hui) 好很多,集中爆發的時期就是夏天,味道特別重,尤其在太陽暴曬之後車子根本沒法開。”
對於(yu) 異味的來源,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宋健告訴記者,把車子拆了還有異味,原因可能來自於(yu) 車架或底盤。這個(ge) 問題從(cong) 技術角度上就不好操作了,也不是4S店可以解決(jue) 的問題,日常出現的問題多是為(wei) 了降低噪聲加一個(ge) 隔音板之類的問題。
可以說,奔馳的異味問題自去年3·15之後,車主投訴便進入了一個(ge) 高峰期,時隔一年時間,奔馳似乎並沒有認真對待這個(ge) 問題,[瑞豐(feng) 注冊(ce) 美國公司]解決(jue) 方案遲遲未見。與(yu) 之相對應的是,車主們(men) 的抱怨與(yu) 日俱增,關(guan) 於(yu) 奔馳的質量投訴問題,不僅(jin) 沒有減少的跡象,反而居高不下。
記者從(cong) 國內(nei) 一家汽車質量投訴網上統計得出,涉及奔馳的投訴達到了640條。其中,奔馳E級車的投訴達到180條,集中問題多是機油濾底座漏油、發動機異響等問題。奔馳C級車的投訴達到120條,查看具體(ti) 被投訴原因,多與(yu) 異味有關(guan) 。
另外一家汽車投訴網上,涉及奔馳的投訴為(wei) 550條,奔馳C級車的投訴近120條,主要質量問題仍集中在異味方麵。
部分車主身體(ti) 不適選擇賣車
猶記去年8月份,奔馳車主們(men) 自發形成的QQ群,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人數已經突破千人。群主王先生和眾(zhong) 多奔馳車主一道開始了維權的漫漫長路。
今年3月3日,記者再次采訪了王先生,他告訴記者,因為(wei) 家人和自己工作的原因,他已經沒有心情繼續“討個(ge) 公道”了。“我本人已經把車賣了,退出維權群了。很多維權的車主都放棄了,直接把車賣了,真的很疲乏也很累。奔馳太讓人不理解了,怎麽(me) 都不給車主解決(jue) 問題。我自認倒黴,不玩了。”
陳先生也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開過奔馳了。“我沒有那麽(me) 多時間去維權,隻好開其它品牌的轎車。”
然而,感覺很累自認倒黴隻是王先生決(jue) 定賣車的其中一個(ge) 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wei) 異味已經影響到了身體(ti) 健康。“奔馳C級車的異味問題最嚴(yan) 重,根本讓人無法忍受,其它車型還好一些。我從(cong) 2010年購買(mai) 奔馳之後,在車裏待時間較長時,經常會(hui) 出現頭暈惡心的情況,每年體(ti) 檢白細胞總數都偏高不少。2012年我辭職休息,去山裏居住了一段時間,每天堅持跑步,其它指標都很正常,就是這項總是降不下來。從(cong) 去年3月份開始,我換開其它品牌的轎車,今年1月份去體(ti) 檢,各項都正常了。”
他認為(wei) ,這與(yu) 奔馳的異味有很大關(guan) 係。“身體(ti) 和車很難有關(guan) 聯性,在維權群裏,我所了解的車主中經常會(hui) 出現胸悶、惡心、頭暈等問題,但是無法證明這些身體(ti) 不適與(yu) 車有關(guan) 係,走法律渠道根本立不了案。”
就此,記者向北京市一家三甲醫院相關(guan) 醫生詢問,如果車裏異味明顯,車主經常呼吸刺鼻的空氣,對身體(ti) 的危害幾何?對此,[快速專(zhuan) 業(ye) 注冊(ce) BVI公司]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個(ge) 人在轎車這樣相對密閉的空間裏,經常吸入甲醛、苯超標的空氣,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頭暈、惡心、胸悶,心率加快,甚至會(hui) 引起一些呼吸道疾病,長期吸入在慢性刺激的作用下也會(hui) 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車主準備集體(ti) 維權
記者也從(cong) 已經退出奔馳維權群的王先生那裏得知,雖然與(yu) 去年相比,大家的維權積極性已經有所下降,但是其他奔馳車主們(men) 仍舊準備在即將到來的3·15之際,集合各種投訴平台上的車主信息,大家開始組織相關(guan) 活動集體(ti) 維權。
“去年鬧得最厲害的時候,奔馳隻是出了一個(ge) 更換地毯的聲明,真是讓我們(men) 非常失望。到現在,奔馳也拿不出具體(ti) 的解決(jue) 方案。”陳先生認為(wei) ,現在奔馳的問題是自個(ge) 想解決(jue) 可能也不好解決(jue) ,又不是單個(ge) 零件的問題,明顯就是設計的問題。如果實施召回,涉及麵太廣,奔馳的損失會(hui) 非常大。
雖然去年車主們(men) 費盡心力的維權活動並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他們(men) 希望看到的解決(jue) 方案或者召回行動,一個(ge) 都沒有實現,但是,從(cong) 2013年奔馳在中國的銷量可以看出,產(chan) 品質量問題對奔馳的打擊不可謂不小。
三大豪華品牌中,2013年奧迪在華銷量達到48.8萬(wan) 輛汽車,同比增長21.2%。寶馬銷量為(wei) 36.2萬(wan) 輛,同比增長19.4%。與(yu) 之相比,的數據,奔馳2013年在中國(不含中國香港)的銷量約為(wei) 22.8萬(wan) 輛,同比提升11%。無論從(cong) 銷量數據上還是同比增幅上,奔馳遠遠落後於(yu) 奧迪和寶馬。
長時間參與(yu) 維權活動,研究異味問題,曾是維權群群主的王先生對奔馳的銷量同樣也非常關(guan) 注。“去年車主維權、媒體(ti) 報道集中在4月份到7月份,奔馳新車市場受到影響較大。我個(ge) 人感覺,二手車市場並沒有受到影響,我購車的價(jia) 格是40萬(wan) 元(含稅),後來該車同款升級車型價(jia) 格約為(wei) 30萬(wan) 元,我賣了18萬(wan) 元,並沒有受到異味問題的影響。”
律師稱奔馳不可能召回
“像異味這種問題,沒有法規規定必須召回,因為(wei) 它不影響行車安全,隻是影響了車主乘車的舒適度,除非有證據可以證明異味是含有有毒氣體(ti) 的。不能證明有毒,通常廠商不用實施召回。”有不願具名的律師告訴記者,隻能看廠商對消費者的負責程度了。
王先生也告訴記者,維權群裏也有不少律師,均認為(wei) 異味問題取證很困難,廠商不給解決(jue) ,車主隻能自認倒黴。
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奔馳如此傲慢,麵對消費者的投訴近乎不聞不問,在異味問題上從(cong) 來不提召回二字?
“國人對德係車的印象一直都是質量好,性能好,品牌好。召回成本高,並且,慣有思維是召回越多,質量越差,所以廠商為(wei) 了維護品牌形象,能不用召回就不召回。”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德係車在供應鏈上是非常僵化的,隻要轎車不改款,供應商就不更換。從(cong) 全球範圍來看,奔馳異味問題出現很多年了,與(yu) 原材料肯定有很大關(guan) 係。這麽(me) 多年一直都沒有解決(jue) ,與(yu) 其供應商係統僵化不無關(guan)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