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三峽集團招標淪為腐敗溫床

      “三峽集團每年招標的工程總規模至少在100個(ge) 億(yi) 以上。2014年以前,絕大部分都沒有經過正規招標,說暗箱操作是客氣了,實際上全是‘明箱操作’。”2月25日,一名多次參與(yu) 三峽工程招標的匿名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三峽工程,目前為(wei) 止是中國最大規模的工程項目。為(wei) 建設三峽,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於(yu) 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為(wei)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30日,[香港公司注冊(ce) 查詢 服務]中央第九巡視組對三峽集團公司進行巡視,問題冰山才開始破出一角。近日,巡視組更是直指三峽集團存在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暗箱操作、分包及親(qin) 友插手工程建設等問題。此外,三峽集團在重大事項決(jue) 策方麵,不規範不透明,選人用人決(jue) 策問題非常突出。

  “巡查已引起集團內(nei) 部大地震。在三峽內(nei) 部,領導及相關(guan) 親(qin) 屬染指工程招標、輸送利益的事不計其數,已是公開的秘密。領導,分門別派,甚至個(ge) 別退休的老領導,也繼續插手其中。目前集團上下人心惶惶,隨時牽一發而動全身,拔出蘿卜帶出泥。”三峽集團一名不願具名的內(nei) 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感歎道。

  此外,審計署連年的審計報告都在不斷指出,三峽工程存在 “違規資金管理”、“移民款項被挪用”、“消費管理製度不完善”等多種財務問題。

  針對巡視組日前反饋的巡視情況,三峽集團緊急做出反應,表示正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將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嚴(yan) 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曾被評標評委索賄100萬(wan) ”

  在三峽工程的建設中,招投標環節成為(wei) 了滋生腐敗的溫床。

  連日來,多名知情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舉(ju) 報稱,三峽集團位於(yu) 三峽壩區的培訓中心,目前正處於(yu) 施工過程中,但當時的中標者—中國華西企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員卻並沒有進場,而是將工程轉包給其他公司。而按照國家相關(guan) 規定,建築單位工程中標之後,不能全部轉包,或全部分包給其他單位施工。

  這其實是一樁發生在兩(liang) 年前的離奇投標舊案。

  提起此事,武漢某公司的員工劉虎(化名)至今仍感到頗為(wei) 氣憤。“我們(men) 的報價(jia) 最低,隻有7000多萬(wan) ,另一家企業(ye) 是8000萬(wan) ,最後卻都被一家報價(jia) 1億(yi) 的企業(ye) 擠走。最可氣的是,三峽方麵明知該企業(ye) 存在違規投標行為(wei) 仍讓其中的。”

  2012年3月12日,三峽集團作為(wei) 招標人,委托其全資子公司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對其位於(yu) 三峽壩區的培訓中心,進行建築、室內(nei) 裝修及景觀改造的工程招標。

  當時,三峽方麵對投標人的業(ye) 績作了明確規定,同時,為(wei) 了防止投標人的項目經理在其他在施建設工程項目中擔任項目經理,招標文件中還特別強調投標人必須將項目經理的《一級建造師執業(ye) 資格證書(shu) 》和《一級建造師注冊(ce) 證書(shu) 》作為(wei) 投標文件的一部分,壓在招標公司,直至招標人確定中標人後退還。

  當年4月,劉虎向三峽集團招標委員會(hui) 發出實名舉(ju) 報信,舉(ju) 報投標人之一的中國華西企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投標存在違規行為(wei) 。主要的舉(ju) 報內(nei) 容是,華西公司的項目經理何大平、項目技術負責人吳曉鳳均有在施建設工程項目,且查明該項目是四川省圖書(shu) 館新館建設項目;其次,華西公司主要人員何大平、吳曉鳳並無酒店精裝修業(ye) 績。最重要的是,該公司提交的相關(guan) 證書(shu) 涉嫌造假。

  同月,三峽集團最高層、招標委員會(hui) 以及招標公司向相關(guan) 部門轉發了舉(ju) 報,並展開調查。

  隨著調查的深入,劉虎發現重大秘密,即經成都市建設委員會(hui) 建築管理處的查詢顯示,華西公司於(yu) 當年5月2日辦理了四川省圖書(shu) 館新館建設項目項目經理的變更手續,而何大平作為(wei) 該項目的項目經理,其《一級建造師注冊(ce) 證書(shu) 》在此之前卻一直壓在成都市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建築管理處。這意味著,華西公司提交給招標公司的何大平的《一級建造師注冊(ce) 證書(shu) 》是仿製證書(shu) ,這個(ge) 猜測經四川省建設廳執業(ye) 資格注冊(ce) 中心得以證實。

  但令劉虎極度意外的是,三峽方麵依舊宣布華西公司為(wei) 中標候選人。

  “2012年5月22日,三峽招標委員會(hui) 按照三峽集團某領導的要求,書(shu) 麵答複我,稱異議事項均不屬於(yu) 招標文件規定的重大偏差,[瑞豐(feng) 成立離岸公司|開設離岸帳號服務]華西公司的投標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及招標文件的規定。隨即,招標公司向華西公司發出中標通知書(shu) 。”劉虎不斷感歎說,在當年舉(ju) 報的過程當中,三峽的某位領導曾親(qin) 口向其表示,工程中造假的問題很普遍,在三峽就更普遍了。就算舉(ju) 報的問題是事實,但是集團這麽(me) 多年的規矩是,一旦宣布中標,就不會(hui) 進行撤除。

  據劉虎回憶,當時在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hui) 評委曾向其索要100萬(wan) 賄款,以保證穩當中標。不過劉虎拒絕了其索賄,並保留了相關(guan) 證據。

  對於(yu) 上述舉(ju) 報問題,時代周報多次撥打華西公司總部電話,但均未能聯係上華西公司進行求證。而時代周報記者2月26日撥通了三峽國際招標公司相關(guan) 辦公人員楊林的電話,對方在得知記者采訪意圖之後,拒絕了采訪要求。

  “2014年前招標全是明箱操作”

  今年是張西川(化名)承接三峽各種工程的第八個(ge) 年頭。不過他決(jue) 定洗手不幹了,因為(wei) “三峽沒有規矩,投標的環境太差了” 。

  張西川在三峽投的最後一個(ge) 工程,是宜昌長江電力鋼結構檢修廠的改造工程。

  “當時第一輪綜合報價(jia) 等各方麵排名第一,進入第二輪評審,根據招標文件,評分的時候具有3A資信的企業(ye) 應加1.5分,但專(zhuan) 家在這一欄卻給了個(ge) 0分。”據張西川回憶,“當時中標的企業(ye) 明顯是三峽內(nei) 定的,原本在第一輪差了十幾分的企業(ye) ,經過專(zhuan) 家的操作,反而多了0.9分,硬把我們(men) 擠掉了。”

  最後,由於(yu) “工程內(nei) 定”太過明顯,引起其他8家企業(ye) 不滿,三峽集團給予每家企業(ye) 6萬(wan) 元“賠款”。

  而來自成都的王金平(化名)則告訴記者,三峽招標有個(ge) 要命的潛規則,就是評標委員會(hui) 的專(zhuan) 家私相授受,毫無監督可言。

  “三峽內(nei) 部自己有一個(ge) 30多人的專(zhuan) 家庫,每次評標組5-7名委員中都由集團內(nei) 部派出一人,擔任組長的角色,再從(cong) 專(zhuan) 家庫裏搖出其他幾位專(zhuan) 家。按規定評標前各位專(zhuan) 家身份應該保密,但三峽卻會(hui) 在評標前組織開會(hui) ,貫徹領導的‘指示’,影響評標結果。在評標時間頻頻出來與(yu) 投標人密會(hui) ,碰頭,受賄的場景司空見慣。”王金平表示。

  而按照國家規定,評標委員會(hui) 的專(zhuan) 家成員應當從(cong)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guan) 部門提供的專(zhuan) 家名冊(ce) 或者招標代理機構的專(zhuan) 家庫內(nei) 的相關(guan) 專(zhuan) 家名單中確定,評標委員會(hui) 成員不得與(yu) 任何投標人或者與(yu) 招標結果有利害關(guan) 係的人進行私下接觸,不得收受投標人、中介人、其他利害關(guan) 係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上述的行為(wei) 明顯不被法律允許。

  據張西川透露,三峽工程暗箱操作、內(nei) 定人選的情況極為(wei) 普遍。例如,三峽位於(yu) 成都地區的四大總部之一,耗資4億(yi) 豪華裝修的三峽大廈,就存至少兩(liang) 個(ge) 問題招標。三峽大廈室內(nei) 裝修工程第一標段施工工程,原本中標的是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公司。但是由於(yu) 集團內(nei) 部某位領導的插手,最後真正進場施工的卻是浙江亞(ya) 廈裝飾公司。

  “此外,成都三峽大廈簡直是建築工程行業(ye) 的一個(ge) 笑柄,因為(wei) 截至去年底,建設局還沒對其驗收,沒下驗收合格證,但三峽的員工照樣搬進去,這相當於(yu) 是違規建築。”據張西川表示,這是因為(wei) 當時華西集團裝飾公司公開借廣東(dong) 裝飾總公司的資質違法獲得的裝修二標段的工程,但人員、社保等都對不上號,規劃局更曾向其提出警告,一係列必要的手續自然也下不來。

  對此,三峽集團官方人士向時代周報表示並不了解情況,需作進一步了解。

  隨著巡視組調查的深入,三峽集團個(ge) 別領導已開始接受調查。此前三峽集團機電工程部原主任饒道群被傳(chuan) 已於(yu) 2013年11月起接受紀檢部門調查。

  拿地建“釣魚台”疑利益輸送

  2月23日,宜昌開發區發展大道,對外稱呼為(wei)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宜昌生活基地的住宅項目正處於(yu) 熱火朝天的施工中,樓盤取名為(wei) “釣魚台2號”,也頗為(wei) 霸氣。

  不過,這個(ge) 霸氣外漏的住宅項目,在宜昌本地卻十分低調和神秘。

  時代周報接觸的多位三峽集團內(nei) 部員工均向記者表示,釣魚台2號是三峽集團集資建的福利房,早在2012年10月,[瑞豐(feng) 成立汶萊公司|創立汶萊公司服務]單位就通知內(nei) 部員工進行登記,小區每平方米的價(jia) 格是3200元左右,但是不管員工有車與(yu) 否,每戶至少需要捆綁購買(mai) 一個(ge) 7萬(wan) 元的車位。

  三峽集團子公司長江電力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內(nei) 部認購時,單位小區隻有一張圖紙,但是員工必須先交4成左右的預付款。待房子建成以後,需要按職位級別和工齡進行搖號選房。

  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釣魚台2號自去年7、8月開始施工,預計明年上半年會(hui) 完成,這個(ge) 樓盤規劃建立8棟32層的住宅。

  三峽集團職工活動中心離退休辦的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證實,目前正施工建設的釣魚台2號地,所建住宅是普通職工居住,而釣魚台1號地上的房屋將建在梅子埡水庫邊,都是些低矮的小高層,是給三峽集團高管配置的。“給領導配置的1號小區均價(jia) 差不多是3600元每平方米,隻比2號區多幾百塊錢,但是地段等各方麵優(you) 勝不少,我們(men) 相當於(yu) 是給領導‘平均掉了’。”一退休職工說。

  但記者卻發現一個(ge) 奇怪現象,按正常程序進行招拍掛的從(cong) 頭到尾隻有一家名為(wei) 湖北東(dong) 亞(ya) 實業(ye) 有限公司的企業(ye) ,那這塊地跟三峽集團又有什麽(me) 關(guan) 係呢?

  招拍掛信息顯示,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1月6日,名不見經傳(chuan) 的武漢企業(ye) —湖北東(dong) 亞(ya) 實業(ye) 有限公司分別摘得G(2011)78號、79號兩(liang) 宗土地,土地麵積分別是136.46畝(mu) 、161.45畝(mu) ,分別耗資1.2562億(yi) 元、1.4630億(yi) 元。兩(liang) 宗地土地單價(jia) 約為(wei) 90萬(wan) 元,每平米約1350元。

  據記者了解,湖北東(dong) 亞(ya) 此前從(cong) 未在宜昌當地從(cong) 事房產(chan) 開發業(ye) 務,實力一般。而發展大道新區被宜昌市列入規劃的新生態園林示範居住片區,項目周邊已有清江潤城、未來城等樓盤,聚合效應凸顯,土地寸土寸金。當地行業(ye) 人士分析,如果不是三峽集團憑借業(ye) 內(nei) 影響獲得當地政府支持,湖北東(dong) 亞(ya) 想在這個(ge) 地段拿到土地,或許不會(hui) 太順利。

  2013年,湖北某拍賣公司發布未來城項目背後一宗商住用地,起拍價(jia) 已到每畝(mu) 180萬(wan) 元,毗鄰的郭家灣夷G(2013)77號地塊,商服用地起拍價(jia) 每畝(mu) 205萬(wan) 元。而夷G(2012)13號宗地,湖北晉遠投資拿的商服土地單價(jia) 超過198萬(wan) 元,夷G(2012)12號宗地,商服土地單價(jia) 也有118萬(wan) 元。

  三峽集團內(nei) 部員工對此也諱莫如深,隻是表示:“這塊地是集團公司跟政府談下來的,裏麵的關(guan) 係很複雜。”

  這是否意味著,三峽集團暗藏於(yu) 背後,利用湖北東(dong) 亞(ya) 完成表麵手續,以達到拿地建福利房的目的,同時湖北東(dong) 亞(ya) 也相應獲得開發房地產(chan) 的利益。

  記者獲悉,湖北東(dong) 亞(ya) 股權結構為(wei) :毛振華持股50%,杜兵持股30%,毛振亞(ya) 持股10%,毛振東(dong) 持股10%。毛氏三人為(wei) 同胞兄弟。實際承接釣魚島項目的宜昌東(dong) 亞(ya) 置業(ye) 有限公司則是湖北東(dong) 亞(ya) 的子公司,占股99.9%,法人毛振東(dong) 占股0.5%。

  毛振華一手創立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並於(yu) 2006年與(yu) 全球著名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簽訂協議,[瑞豐(feng) 注冊(ce) 外商代表處服務]成立合資公司中誠信國際。多年來,三峽集團及旗下子公司是中誠信國際的重要客戶。

  湖北東(dong) 亞(ya) 實業(ye) 有限公司負責業(ye) 務的胡先生向記者表示,“三峽跟我們(men) 有協議,委托我們(men) 開發,2號地是給三峽代建的,相當於(yu) 三峽內(nei) 部員工的福利房,將來剩下的房子則會(hui) 當商品房賣”。

  毛振東(dong) 也向時代周報表示,樓盤是為(wei) 三峽定向建設,是三峽的集資房,“我們(men) 和三峽之間實際上是一個(ge) 團購的協議。”

  麵對集資建福利房的問題,三峽集團官方人士則向記者一口否認:“小區是商品房,不是福利房。”

  壟斷資源被指侵占公共利益

  三峽集團所壟斷的資源之巨,也令人瞠目結舌。

  截至2012年底,集團資產(chan) 總額3749億(yi) 元,淨資產(chan) 2250億(yi) 元;從(cong) 業(ye) 人員16193人。目前,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共有11個(ge) 全資和控股子公司。

  國家授權其開發建設金沙江下遊溪洛渡、向家壩、烏(wu) 東(dong) 德、白鶴灘四個(ge) 巨型電站,正是目前三峽集團的國內(nei) 重大開發項目。三峽集團計劃到2020年,裝機規模將達到1億(yi) 千瓦。依賴於(yu) 國家層麵授權開發、運營重大水利水電工程,三峽集團的體(ti) 量迅速龐大,即便對工程附屬旅遊資源的霸道攫取也變得順理成章。

  正因如此,三峽壩區旅遊資源也由三峽集團下屬公司長江三峽旅遊發展公司來獨家經營。此前,政協委員炮轟三峽壟斷公共資源,一度成為(wei) 輿論焦點。在更早前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渝鄂兩(liang) 地代表就三峽大壩收取高額參觀門票提出質疑,“全國人民通過在電費中交納三峽電力基金、各省市通過對口支援三峽工程移民的方式,無償(chang) 支援三峽工程建設”,因此,“全國人民應該有權來免費看看三峽大壩”。

  不過,在12位專(zhuan) 家上書(shu) 事件後,長江三峽旅遊發展公司辯稱絕非壟斷,隻是獨家經營。僅(jin) 2012年,三峽大壩旅遊區年接待遊客180萬(wan) 人,營業(ye) 收入突破3億(yi) 元。從(cong) 1996年算起,三峽大壩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數量超過1500萬(wan) 人。

  記者了解,任何公司、旅行社和個(ge) 人必須買(mai) 門票才能獲準進入景區。三峽壩區旅遊門票票價(jia) 每人105元,交通費35元,宜昌大三峽國旅工作人員表示,隻有購買(mai) 門票,才給車輛開具有效期一天的通行證,到壩區景區後,還得換乘三峽旅遊公司的大巴。

  根據行業(ye) 測算,三峽大壩旅遊區每直接收入1元,民航、鐵路、公路可增加收入20元,相關(guan) 消費業(ye) 可增加4.3元,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10.7元,三峽庫區每年百萬(wan) 遊客為(wei) 宜昌貢獻約11%的GDP。

  “三峽壩區旅遊應該放開,更應該免費。”中國水運報記者桂慧樵觀點明了。68歲的桂慧樵曾在2006年發起成立反三峽旅遊壟斷聯盟,向全國發布反三峽旅遊壟斷倡議書(shu) ,呼籲開放三峽專(zhuan) 用公路,讓該道路的使用權和管理權回歸社會(hui) 、服務人民,讓壩區旅遊得到充分競爭(zheng) 。

  [記者手記]誰的三峽?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三峽工程,由於(yu) 其照亮中國的美好願景被廣泛宣傳(chuan) ,國家的自然資源,人民的血汗心力,全部為(wei) 其所用。

  當初決(jue) 定建設三峽工程,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解決(jue) 的辦法就是建立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有媒體(ti) 估算,從(cong) 1992年至今,全國人民交給三峽工程的錢超過5000億(yi) 元。

  三峽是名副其實的“人民的三峽”,但事實卻是,20年過去了,隨著三峽工程發電量的增加,三峽集團的收入節節攀升,百姓生活中實際收取的電費卻遠高於(yu) 當時預算的價(jia) 格。

  不僅(jin) 如此,三峽淪為(wei) 私人定製的牟利機器才叫人痛心疾首。

  根據巡視組和審計署的報告,三峽集團內(nei) 部人員多年來利用各種方式侵占國家資產(chan) 、壟斷公共資源、貪腐浪費、輸送利益,幾乎到達失控的地步。

  有人向財政部、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三峽集團、國資委、國家電網申請公開三峽基金的信息卻處處碰壁。三峽集團開發舉(ju) 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成為(wei) 世界數一數二的水電開發企業(ye) ,因國有獨資背景,其央企身份在各種社會(hui) 事務中如魚得水,受到特別“保護”,多年來基本不受監管。正因如此,三峽工程到底肥了誰才更應該被追問。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