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成城股份被孫公司拖入高利貸深淵

      2013年11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就一樁民間借貸糾紛作出終審判決(jue) ,成城股份孫公司江西富源貿易有限公司被判償(chang) 還6750萬(wan) 元本金及利息,成城股份及實際控製人成清波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如今終審判決(jue) 下達已近三個(ge) 月,尚未見成城股份就此進行任何信息披露。成城股份相關(guan) 高管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BVI離岸公司的簡介]對這筆年化利率109.5%的“高利貸”毫不知情,也不了解借貸糾紛的一審和終審情況。

  中國證券報記者翻閱曆史資料和多方采訪發現,在2010年收購過程中,成城股份涉嫌隱瞞了早已控股富源公司的事實,披露的富源公司財務數據與(yu) 工商資料中的連年虧(kui) 損不符。而且,近年來成城股份多次為(wei) 富源公司借款提供擔保,但數額龐大的資金並沒有用於(yu) 富源公司的貿易經營。在登記住所“南昌市石泉村綜合樓”,中國證券報記者也未見到富源公司的蹤影。

  披露信息與(yu) 工商材料不符

  隱藏在富源公司身上的秘密遠不止民間借貸那麽(me) 簡單,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相關(guan) 資料發現,自2009年以來,成城股份所披露富源公司的信息多處與(yu) 工商登記材料相矛盾。

  成城股份是在2010年9月宣布收購富源公司股權的。當時的公告稱,成城股份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成域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擬以富源公司截至2010年3月31日經審計的淨資產(chan) 為(wei) 基準,收購易明超持有的富源公司65%的股權,收購陳保華持有的富源公司35%的股權。雙方確定的交易價(jia) 格為(wei) 43,305,258.07元。由於(yu) 是一次性收購富源公司100%股權,成城股份在當時的公告中特意強調,“本次收購不構成關(guan) 聯交易”。

  然而,事實卻可能並非如此。中國證券報記者調取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09年11月9日,富源公司曾召開過一次股東(dong) 大會(hui) ,同意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成為(wei) 新股東(dong) ,持股比例為(wei) 51%,並在11月16日進行了工商登記變更。其中,[BVI公司注冊(ce) 程序和費用]股東(dong) 易明超將持有公司65%股權中的33.15%股權、陳保華將持有公司35%股權中的17.85%股權轉讓給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而在2010年10月27日的工商登記變更中,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隻是將剩餘(yu) 的49%股權收入囊中,而不是公告中的100%。

  依據工商資料,從(cong) 2009年11月起,成城股份已經成為(wei) 了富源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dong) 。不過,在2010年8月的擔保公告中,成城股份依然表示,富源公司與(yu) 公司及所屬分支機構無關(guan) 聯關(guan) 係。在2010年9月的收購公告中,成城股份也未披露自己是富源公司的實際控製人。

  通過翻閱公告可以看到,成城股份曾經在2009年8月披露過一份《關(guan) 於(yu) 收購江西富源貿易有限公司51%股權的議案》,提出了控股富源公司的想法。不過,在當時信息披露中,這份議案被描述為(wei) 遲遲沒有履行。成城股份曾明確表示,需要待擬收購目標資產(chan) 的審計工作完成後,公司將再次召開董事會(hui) 審議該事項。

  如果工商登記材料是正確的,那麽(me) 事實可能是,成城股份雖然表態收購的前提是需要再次召開董事會(hui) 審議,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私下於(yu) 當年11月直接完成了51%的股權收購,並在工商登記變更之後也一直未予披露。

  早在正式收購之前,成城股份就一直在給富源公司進行融資擔保,並聲稱聘請了專(zhuan) 業(ye) 機構對富源公司進行規範和審計。然而,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得知,在成城股份2010年的收購公告及之前的擔保公告中,關(guan) 於(yu) 富源公司的財務數據與(yu) 工商登記資料矛盾。

  在2010年9月的收購公告中,成城股份披露,富源公司有成熟的業(ye) 務渠道和較好的綜合資源,2009年實現淨利潤381.74萬(wan) 元,2010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80.20萬(wan) 元。

  不過,工商登記資料的信息卻清晰記錄著:富源公司2007年淨利潤虧(kui) 損111.67萬(wan) 元,2008年淨利潤虧(kui) 損106萬(wan) 元,2009年淨利潤虧(kui) 損2935.82萬(wan) 元。從(cong) 工商登記數據看,富源公司是一家連續多年虧(kui) 損的企業(ye) ,遠非成城股份描述中的“成熟的業(ye) 務渠道和較好的綜合資源”並持續盈利的樣子。尤其是收購之前的2009年,成城股份披露的富源公司淨利潤為(wei) 381.74萬(wan) 元,而工商登記資料裏卻記載為(wei) 虧(kui) 損2935.82萬(wan) 元,可謂是天壤之別。

  富源公司蹤跡難尋

  為(wei) 了探尋成城股份這家孫公司的經營情況到底如何,中國證券報記者專(zhuan) 程趕赴江西南昌,可是卻未找到富源公司的蹤跡。

  工商資料載明,富源公司曾與(yu) 石泉村村委會(hui) 簽訂租房合同,租用村綜合樓三樓共計610平米區域作為(wei) 辦公場所,租期自2007年9月9日至2008年9月9日。自2008年以來,富源公司在工商局登記的法人住所便一直在此。

  2014年2月10日下午,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石泉村。多位村民向記者指認,綜合樓位於(yu) 石泉村農(nong) 民公寓小區,該小區共有27棟公寓,綜合樓就是小區門口的那棟5層小樓。上述說法得到小區保安的印證:綜合樓一層為(wei) 石泉村便民服務站;二樓部分房間被一家幼兒(er) 園租用;三樓一部分房間緊鎖,另一部分房間為(wei) 村委會(hui) 的辦公室;四樓皆為(wei) 村委會(hui) 的辦公用地;五樓房門緊閉。

  那麽(me) ,三樓部分緊鎖的房間中,是否有富源公司的辦公室呢?“這裏沒有任何公司。”石泉村村委會(hui) 接待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斬釘截鐵地說道,該棟樓內(nei) 隻有村委會(hui) 與(yu) 幼兒(er) 園。他建議記者到小區門口另外兩(liang) 棟樓找找,那裏也曾被喚作綜合樓,一棟是灰色的6層小樓,另一棟是黃色的3層小樓。

  在灰色的6層小樓內(nei) ,富源公司亦不見蹤影。該樓一層為(wei) 臨(lin) 街店鋪,二樓為(wei) 網吧,三樓是暢想賓館,四、五、六樓是類似於(yu) 單身公寓的宿舍,[購買(mai) BVI公司]不少在市區上班的務工人員租住在此。暢想賓館的一名負責人證實,其開賓館有許多個(ge) 年頭了,未見過本棟樓內(nei) 出現過“富源公司”。

  黃色3層小樓同樣難覓富源公司的蹤跡。“我們(men) 這棟樓隻有兩(liang) 家公司,一家是九州教育學校,另一家是房地產(chan) 公司。”九州教育的前台工作人員介紹。

  巨額借款遭改變用途

  翻閱成城股份曆年的公告可以發現一個(ge) 蹊蹺的現象,富源公司並不是一家資產(chan) 占比較大的下屬公司,業(ye) 績也平淡無奇,但是成城股份卻對其分外看重,2009年以來先後10次發布為(wei) 其提供銀行借款擔保的公告,曆次擔保金額合計總額高達6.22億(yi) 元。

  為(wei) 何富源公司頻繁借款,成城股份又屢次提供擔保?一個(ge) 可以說得通的理由是:富源公司是一家國內(nei) 貿易的企業(ye) ,需要大量的現金進行貿易往來的資金周轉。然而,讓人吃驚的是,當中國證券報記者翻閱富源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時發現,2012年富源公司的銀行存款餘(yu) 額隻有1160.97元,其他貨幣資金為(wei) 35416.69元。

  根據公告,富源公司不應是一家缺錢的公司。2013年11月的擔保公告顯示,富源公司2012年資產(chan) 總額為(wei) 1.33億(yi) 元,淨資產(chan) 為(wei) 1.20億(yi) 元。

  錢去哪裏了?2012年年審資料顯示,富源公司的其他應收款高達1.33億(yi) 元,幾乎是其資產(chan) 總額的全部。其中,對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其他應收款餘(yu) 額1.03億(yi) 元;對吉林成城置業(ye) 有限公司其他應收款為(wei) 3008.47萬(wan) 元。據此可說,富源公司的資金全部被關(guan) 聯方占用。上述兩(liang) 家公司均是成城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持有富源公司的100%股權。

  事實上,2010年被成城股份全資控股,是富源公司資金“變臉”的分水嶺。在2010年,富源公司的資金狀況還看不出大的異常,銀行存款216.47萬(wan) 元,其他貨幣資金20006.8萬(wan) 元,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總額約為(wei) 1.16億(yi) 元。其中,應收賬款主要來自上海智立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物資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應收款主要來自江西省隆騰實業(ye) 有限公司、深圳捷銳金科技等。上述財務數據符合一家貿易公司的特征,往來公司也都屬於(yu) 貿易相關(guan) 企業(ye) 。

  而到了2011年,富源公司的資金狀況便一落千丈,應收賬款餘(yu) 額從(cong) 前一年度的5216.41萬(wan) 元,減少至隻有47.78萬(wan) 元;其他應收款卻從(cong) 前一年度的6420萬(wan) 元,暴增至30450.6萬(wan) 元。作為(wei) 一家貿易企業(ye) ,富源公司不僅(jin) 應收賬款萎縮了逾90%,客戶也僅(jin) 剩下了兩(liang) 家,分別為(wei) 上海智立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中天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更為(wei) 異常的是,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中,此前的隆騰實業(ye) 、捷銳金科技等客戶全部消失,超過3億(yi) 元的資金在一年之內(nei) 被三方人員“瓜分”。其中,吉林市成城觀山房地產(chan) 開發有限公司以內(nei) 部往來名義(yi) 借用了2億(yi) 元,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同樣以內(nei) 部往來的名義(yi) 借用了10330.53萬(wan) 元,此外富源公司的原股東(dong) 易明超及陳保華還拖欠了120.08萬(wan) 元。

  一方麵以經營為(wei) 借口大額借款融資,另一方麵將資金轉移給關(guan) 聯方使用,成城股份和富源公司不斷重複著這樣的“把戲”。2011年11月擔保公告顯示,成城股份同意為(wei) 富源公司的銀行承兌(dui) 匯票之敞口部分共計8000萬(wan) 元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成城股份表示,為(wei) 富源公司擔保是“為(wei) 進一步支持富源貿易的經營發展”。然而2011年年底的財務數據卻說明,富源公司的巨額銀行借款並沒有被主要用於(yu) 自身的貿易經營,而是被成城觀山房地產(chan) 、成域進出口貿易公司等關(guan) 聯方挪作其他用途。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