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年土地市場迎來成交高峰。而與(yu) 土地市場的高位開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樓市供應的持續低迷。
中國房地產(chan) 報記者經多方調查後發現,1月份,“剛需”與(yu) 高端市場同時陷入供應低迷的窘境,前半月出現“零供應”。[馬紹爾公司介紹]而從(cong) 1月份的成交情況看,商住項目及中高端樓盤的成交卻表現“搶眼”。2014年在北京計劃供應的住宅用地中,普通商品房供應被擠壓至30%。
從(cong) 目前的供應結構看,在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普通商品房的三元組合中,普通商品房供應被擠壓,在地價(jia) 上漲、高端限價(jia) 的情況下,房企的業(ye) 務模式也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商住及含商業(ye) 的項目供應加大,成交走高。中國房地產(chan) 報記者采訪的多家中介機構均表示,未來商業(ye) 及高端產(chan) 品將成為(wei) 開發商新的利潤增長點,充當起市場供應主力的角色。
房企急補倉(cang) 緩放糧
2014年1月第二周,北京土地市場共成交了8宗土地,迎來首個(ge) 成交高峰,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成為(wei) 主力,商品房供應出現斷檔。北京市建委發布的信息顯示,1月前兩(liang) 周,新建商品住宅市場出現“零供應”。而去年同期,鏈家地產(chan) 的數據也表明,彼時曾有兩(liang) 個(ge) 項目共計168套房源入市,而今年的供應量則為(wei) 連續4年來同期的最低水平。
思源經紀總經理助理李昕煒認為(wei) ,1月份的“零供應”或受兩(liang) 方麵影響:一是2013年年底政府的“限漲”政策執行力度大,導致部分開發商被動推遲了開盤計劃;二是進入2014年以後盡管政府的“限漲”力度依舊,但已經上報的預售申請仍未獲批,這使得一些開盤意願較為(wei) 強烈的開發商仍處於(yu) 等待預售證的階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剛需”盤在1月份也沒有任何供應,很多業(ye) 內(nei) 人士猜測開發商在地價(jia) 上漲與(yu) 房價(jia) 上漲預期中捂盤惜售。對此,偉(wei) 業(ye) 顧問副總經理趙鐵路表示,開發商真實的意圖並非是惜售,而是想跟政府講一些條件,“拖著,畢竟現在地價(jia) 漲得太快”。
亞(ya) 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指出,2013年樓市銷售火爆,2014年開年伊始,房企正處於(yu) 一年中資金流最為(wei) 充裕的時候,此時更易出現由於(yu) 庫存不足造成推盤積極性普遍降低的局麵,加之2014年北京加大自住型商品房用地供應,使純商品房的供地量受到擠壓,而房企對於(yu) 土地的補倉(cang) 意願依然強勁。
商住盤擠進供應主體(ti) ?
在2013年12月份房企營銷策略的轉變下,[馬紹爾公司注冊(ce) 流程]樓市供應結構也出現了較大調整,中高端項目與(yu) 商住項目成為(wei) 供應主力,1月份樓市成交結構也由此向中高端及商住項目偏移。
在低端、中端、高端區別對待的三元格局下,房企的業(ye) 務模式也更加多元化。商業(ye) 及高端產(chan) 品或將成為(wei) 新的利潤增長點。據亞(ya) 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月第二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套數排行前10的項目中,包含順義(yi) ·綠地啟航國際、中糧萬(wan) 科FUNMIX半島廣場、紅石座、熙悅睿府·書(shu) 香、珠江四季悅城、中國鐵建·梧桐匯等在內(nei) ,共有7個(ge) 項目全部為(wei) 商住產(chan) 品。
李昕煒認為(wei) ,商品住宅市場成交情況一直與(yu) 供應是正相關(guan) 的,而商住樓同樣也具有這一特征。從(cong) 需求角度看,自北京實施“限購”以來,商住樓市場憑借“非限”優(you) 勢逐步活躍,若“限購”長期實施,商戶樓市場需求有望逐步壯大。
對此持不同意見的趙鐵路則認為(wei) ,因國家政策限製審批商住項目,所以判斷商住樓將很難成為(wei) 未來的供應主力,此種住宅產(chan) 品將很難有大的發展空間。
除商住產(chan) 品外,中高端項目在1月份也表現“搶眼”。排名首位的京投萬(wan) 科·西華府項目屬位於(yu) 北京市豐(feng) 台區的中高端住宅項目,在其469套周成交量的強力帶動下,北京市四至五環間的住宅產(chan) 品由之前一周的2%成交占比,大幅提高到第二周的22%。與(yu) 此同時,總價(jia) 在300萬(wan) 元至500萬(wan) 元之間的產(chan) 品占比也提高了近10個(ge) 百分點。
對此,任啟鑫分析指出,當前受限價(jia) 令限製,“剛需”項目惜售情緒加重,推盤積極性顯著降低,房企轉而依靠中高端項目及商住項目兩(liang) 種產(chan) 品線以提高利潤,這也是一種“曲線救國”的策略。
任啟鑫預測,未來商住項目及中高端項目將作為(wei) 房企的主力開發及盈利產(chan) 品,被持續推向市場。